查看原文
其他

【天文云大会·问答视频】计算机能否模拟宇宙的形成

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 2019-04-08

天文云大会·延伸阅读

黑洞·伽马射线暴·引力透镜·宇宙起源

武向平·戴子高·毛淑德·何子山

问答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1424q16t2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字版

Q

您认为通过虫洞进行时空旅行可能吗?你讲到黑洞,非常迷人。还有另一个叫白洞的概念,应该还有另一个什么“洞”将白洞和黑洞连接起来。您认为未来可能通过这个洞人们可以进行时空旅行吗?到达非常远的空间,比如几十亿光年以外,您认为可能吗?谢谢!



何子山

你的问题很好。你的问题是白洞和虫洞是否存在?理论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上个月墨子沙龙请到的Kip Thorne写了一本这方面的书,但科学家认为这只是一个理论想法,很可能根本不能在实验上证明。原因是白洞的存在就是黑洞的时间反转的版本。白洞不但不会把物质吸进去,反而会喷射出物质。

 

根据理论,要使这种天体存在,里面连一个原子都不能存在。如果存在任何物质,它就会立刻坍缩成黑洞。所以自然界中非常不可能满足这种条件。但假如它们真的存在,如果可以通过所谓的虫洞将黑洞和白洞连接起来,当然就可以穿越到完全不同的时空,包括时间旅行也有可能。

 

再次声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专攻这方面的专家说这些天体极不稳定。即使虫洞打开,也仅仅持续一个普朗克时间的尺度,10的-32次方秒。如果想持续足够更长的时间来迅速挤进去,就像开车或开宇宙飞船一样,就需要让它一直打开。但是保持打开状态需要叫做反引力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只可以在数学上实现这些假设。而现实中,我认为大部分科学家都不会花费职业生涯等待奇迹出现,但这个想法很好。

潘建伟

其实上个月我女儿也问Thorne教授关于虫洞的同样的问题。但对我来讲,虫洞的概念是不是违反了局域因果原理。我是说在物理上讲,局域因果律是物理中的终极原理之一,那么这种情况下怎样理解虫洞呢?

 

Thorne教授没有正面回答,他说也许可能,而没说真的可能。对,他只说很可能可以。我也跟其他人多次谈起,大家都说虫洞很可能只存在理论中,但不能真正被物理原理接受。我不明白,你怎么看?



何子山

我也不知道。对我而言,我是非常实际的实验物理学家。如果不能做实验,甚至是思想实验,那就不再科学的范畴里了。所以物理学中很多想法很大胆,可能不能用实验证实,所以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不会花时间在这方面做实验。


Q

两个中子星碰撞的时候,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中微子发射,如果有中微子发射的话,目前理论上认为中微子还是有质量的,它到达地球上速度毕竟有一点区别,尽管很接近光速。我们说伽玛射线、引力波到达的时间,和中微子到达的时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距离很远嘛,这次事件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戴子高

你刚才提的问题非常好,两个中子星并合的时候,确实有大量中微子辐射,因为在并合的过程中,里面的温度非常高,所以可以有10个MeV以上的中微子出来,而且人们在1989的时候就已经计算过确实有大量的中微子出来,但是它离我们太远了,观测中微子也非常难,等中微子距离我们相当于40 Mpc的距离,到我们这儿的时候流量已经非常得小了。


这次中微子探测器有观测,但没有观测到中微子辐射,它距离我们还是太远。其中有一次中微子辐射相当的辐射是1987A,那一次超新星爆发,离我们只有50几个Kpc,比这次小3个量级的距离,那一次探测到了中微子,但这一次距离远3个数量级,所以最后没有探测到。


将来如果在我们更近的地方,能够探测到中微子,能够探测到引力波辐射,还能够探测到电磁波辐射,这样我们可以对中微子的质量,对引力波的速度给出很强的限制,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好。


Q

引力波现在非常热门,2015年发现到现在,2017年是多信使时代,我想问我们是怎么判断引力波源的距离的?因为我们总说引力波信号来源于多少光年之外的黑洞碰撞,LIGO是怎么判断引力波源距离我们多少光年外的,因为我们是去年才看到光学对应体,如果连光学对应体都看不到,是怎么判断这个距离?



戴子高

我们从引力波的波型,可以得到两个中子星的质量,然后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做模拟,模拟跟引力波的波型比较,这样就可以把距离确定出来。因为有了两个中子星的质量,就可以得到引力波的强度。我们观测的是引力波的strain,根据数字模拟比对,可以把这个距离体现出来,实际上就是通过引力波的(波形)跟数字模拟比对得到距离。


Q

一直在讨论从光线、视觉、引力和辐射来观察宇宙,但是宇宙一直都是运动的,运动就有磁场,我们能不能从磁场角度观察宇宙?

毛淑德

电磁波本身就是电场和磁场产生的,磁场和电磁波还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不知道你问的是在光以外有没有其他办法研究天体,刚才戴老师讲的可以用中微子,还有宇宙射线和引力波这样不同的手段来研究天体,这是不同的手段。但是你刚才提到磁场,磁场在天体物理里面确实随处可见,但这可以说是天体物里面的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


我们在很多研究里面,其实把它忽略了,但是不是真正能够忽略,这是不太清楚,比如像恒星形成啊、我们提到的星系团里面磁场到处都有,它们到底有多少作用,其实天体物理里面(还不清楚),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研究,所以说也许你长大以后可以来研究。



Q

戴教授,在听您介绍伽玛射线暴的时候,我想到另外一个非常相似的东西,就是快速射电暴,请问两者之间的额区别在哪里?以至于我们对快速射线暴了解如此甚少,甚至关于它的形成机制没有办法给准确的答案。



戴子高

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伽玛射线暴的机制基本有很多观测的证据,表明某些伽玛射线暴产生大质量恒星的塌缩,某些产生于双中子星的并合,也有可能有其他的机制。你刚才讲的快速射电暴是当前研究的非常热门的课题,但是关于它的形成机制、产生的起源还很不清楚,基本大家都认为,可能由于它的时间非常短,持续时间只有毫秒。


所以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它可能来自于中子星,而且是磁场非常强的中子星,但是这种中子星究竟在什么环境下产生(快速射电暴),就像我们地球上产生地震一样,究竟产生于新震还是来自于与其他东西相互碰撞,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观测证据表明快速射电暴的机制。


当然也有人提出其他一些机制,各种各样的模型都有可能,但基本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可能产生于中子星,所以现在为止没有统一的机制。


Q

我想问目前据天文学家探测,在距地球大概10万光年的地方,有一个跟地球差不多的行星,是不是因为它跟地球差不多,所以会跟地球的待遇一样呢?

毛淑德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3728颗系外行星,确实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有一些性质包括质量大小越来越接近地球,当然理论上可以算,它有可能有一些性质跟地球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很多东西是理论的计算,我们并没有观测到,比如说我们可以探测到地球的大气的成分,所以很多的结果,现在还是猜的,所以没有特别多的观测证据。


所以你说是不是跟地球一样的待遇,这个我不知道,但如果主星和太阳一样的,距离也差不多,我们可能可以猜测跟地球接近,但是没有实验上观测的证据。


Q

如果计算机可以模拟黑洞的形成,那计算机能不能模拟宇宙的形成



何子山

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很多模拟,特别是毛教授展示的结果,就是关于几乎整个宇宙的模拟。这些模拟不是从大爆炸开始,而是从大爆炸后30万年后开始,可以很快模拟到现在,所以已经模拟了宇宙超过130亿年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如何模拟星系、黑洞和宇宙中的任何其他东西。理论很复杂,真的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做模拟,但是已经在做了。

 

关于大爆炸本身,也有很多关于宇宙早期的数值模拟。里面的物理更困难,因为早期宇宙极其紧密,极其稠密,最终会涉及到量子力学,量子效应变得很重要。大家可能知道,需要用到引力的量子力学理论才能计算星系核黑洞,而引力和量子力学还没有统一,这是理解大爆炸后短时间内早期宇宙的物理前沿。

 

但是确实已经有很多计算机模拟尝试涉及这个问题,这也是将来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领域。中国有大型计算机,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我想我们已经准备好做出重大贡献,或许你将来会做这些工作。


Q

想问一下戴子高教授,关于伽玛射线暴的问题,观测是为了观测对于地球的好处还是对于世界的弊处?

戴子高

对于科学家来讲,应该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发现伽玛射线暴来自于宇宙的深处,甚至宇宙的边缘,发现它的能量非常非常巨大,这就要求它的物理过程非常极端,现在已经发现它应该是很极端的一种物理过程,也许将来随着引力波的观测,多信使的观测,也许伽玛射线暴可以提供一种检验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信使,人们主要对它有研究兴趣。

    

至于你说伽玛射线暴对我们有什么害处,在报告里面提到,伽玛射线暴也许会导致生命大灭绝,可能恐龙的灭绝都有可能,但是不要担心,伽玛射线暴在我们银河系里爆发概率很小,大概一千万年左右爆发一次,人类究竟是什么样的演化和发展,完全不用担心伽玛射线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Q

      想问一下到底怎么称宇宙的重量?

毛淑德

我想有很多种办法称星系的质量,一种是武向平老师讲的用恒星的运动学,黑洞的质量可以用运动学来测量,还有刚提到的引力透镜可以用来称天体的质量,当然你问的可能是怎么来称宇宙的重量,这个有各种方法,比如刚才提到的像微波背景辐射,可以看到温度通过随着角度的变化,然后我们也可以通过模型,把观测到的pattern给重复出来,这是现在来说最精确的对宇宙里面暗物质,暗能量的重量测量的办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用超新星爆发,它定出来的标准烛光测出的距离,也可以称出宇宙的重量。

    

天文学家其实是用很多种办法,很多种天体来称宇宙的重量,所以有一些细节方面,可能要等你读天文学博士会比较清楚。

想要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讨论科普问题,获得墨子沙龙小秘书贴心服务,及时获取各类科普活动通知吗?扫码加墨子沙龙小秘书,拉你入墨子沙龙超大群。

墨子沙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以上海研究院为基地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的科普对象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热爱科普的民众,力图打造具有中学生学力便可以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科学资讯的科普讲坛。

关于“墨子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