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你说这就是性冷淡,我想她会笑而不语

阿改 象外 2021-09-2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摄影:阿改

部分图片由艺术家本人及应空间提供



李青的画就像她的人:既不真正内向,也不刻意社交。



她是安安静静的,她的画也如此。


《转角No.1》,90x70cm,布面油画,2016


时不时会有一些朋友问:到底要如何看一张画?


同是圈外人,我又怎敢妄言——其实,你只要安安静静地看就好了。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据说是青、红、黄、白、黑。但老子说这话的意思,并非让我们闭上眼睛,而是劝诫我们:不要耽于感官,而已。


既不舍弃,又不沉溺,这种分寸感难得。


而李青的画是有这种分寸感的。


《转角No.2》,90x70cm,布面油画,2016


她所画之物,常常不过是一面墙。


那墙或是清水水泥,或是水磨细石,或是格子状和条状的马赛克,不过无一例外,那些墙面上,自己叙述着故事,传达着某种氛围。


让我稍微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一点点,说说从前的李青。





生于1986年的李青,是一个没有乡愁的人。


“乡愁”对应的是“故乡”,是“乡土”;而李青是移民的移民后代。


其祖辈自建国后便辗转于山东、东北,到了父辈,终于因三线建设落地四川自贡。李青便是在自贡一家国有锅炉厂里长大的。


在自贡,李青的童年可以不说当地的方言,因为那是一个封闭的小环境,所有的生活都可以在厂里解决。


如我们在很多影视剧里所见到过的,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生活在厂子里的人会觉得,“世界就是工厂那样的”。


小时候的公园一角,以及基于此创作的

《故园之一》,19×25cm,纸本素描(炭笔),2012


“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每个家庭都很像。”她说,“在这个东西没有被打破之前,大家很有安全感,因为国家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帖了。”


所以那一代人没有太多个体意识,也没有太多选择。


直到去重庆读川美附中,李青才发现生活还有那么多形态,还有那么多“怪人”。


“比如班上有一个画画特别好的同学,后来突然退学不画了,跟他爸去开卡车,现在还在开,也给汽车杂志撰稿”;


“还有一个是音乐学院老师的孩子,每天上课就坐在最后一排作曲,附中一读完,就回去读音乐学院了”。


李青没有放弃画画。她在川美读完本科,接着读研究生。


一开始,她不可避免地通过绘画来回溯自己的经历,比如公园的一景:


《故园之八》,18.5×20cm,纸本素描淡彩(炭笔、水彩),2012


工厂里或者子弟学校里的一角:


《蓝窗帘》,布面丙烯,91×73cm,2012


我看过她的一些小稿——那里有被废黜的厂房,荒凉的办公室,但落到布面上的时候,那些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现实的故事的元素,就被统统剥离。


“我总是看局部,比如会对一个墙面看很久。”当细节不断地从局部中涌现而来的时候,喜欢凝视其中的李青就得到大乐趣。


她也喜欢那些寂静的场景。“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做减法,不希望画面里出现人。”


《皮肤II》系列,纸本油画,尺寸不一,2014


跟随她的眼睛,你也“看到”了那些平日熟视无睹的空间:一个突出的转角,一个凹下的角落,弧形的护墙以及直愣愣的立面。


在中国,触目都是人。人太多,便难得安宁。


李青把人都抹去,世界顿时得了安静。


《空间》系列,木板油画,尺寸不一,2014





但李青的本意,不在于仅仅画得美。


她的画,不是“设计”美学,不是程序性地玩弄构图形式,而是为了表达自我。


比如画一个转角,转折处却有深入的空间,断然不知所向;


《洞穿(1)》,布面油画,80×100cm,2015 


画两面墙,墙后却似宇宙洪荒处;


《洞穿(2)》,布面油画,80×100cm,2015 


画一个凹进去的“窗”,内里也有不可知的深渊,遑论窗前还有一个铁球,黝黑得莫名其妙。


《午后》,布面油画,180×150cm,2015 


这样的场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日常的视觉经验,掺杂想象,构于小稿,最后落于布面。



因此一段地下通道,可以变化为一个莫须有的涵洞入口:


《洞穿No.3》,60x90cm,布面油画,2015 


一个公园里的圆形水池,可以转换为两个相连的干涸圆环——至于竖起来的那一圈椭圆是什么,谁又能说得清楚?


《投射No.1》,110x150cm,布面油画,2016


好的绘画,是引导观者深入画面,而不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地,浅尝辄止。


李青的画,是对一种痕迹的留存——历史的痕迹,人的痕迹。


在空无一人中,其实藏匿着一个观察者、记录者、想象者。


我对李青说,画面越单纯,那个自我越强烈,“众人已经消失,但独独你还在。”





李青的画,轻且薄。


她把油画处理得像水彩一样,在微小的变化里控制画面的最终效果。


比如这个系列的最初起点,画的不过是一面墙的瓷片局部,但局部中有丰富的变化:


作为引子,既为作品也为手稿的《故园之二》,12×14cm,纸本素描淡彩(水彩、炭笔),2012,精致的镜框也是网上淘的


至于后来的作品,其实是一脉相承,在理性、冷静乃至有些抽离的描摹中,表达感性的欲求。


“画这个主题,还是因为对‘永恒’有需求。”她说。


“这个时代越喧嚣,对平静和永恒感的需求就越强烈。”


但李青并没有走向纯粹的抽象,你知道在她的那些形式下面,有不可知的情感的参与。


像这张《转角No. 3》,看上去是楼顶的局部,但左上角那个黑洞,和右侧的蓝色圆块,都在传达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情绪。


《转角No.3》,70x90cm,布面油画,2016


我问她为什么要画那个“黑洞”,她说:“还是因为有一种不安感——那种平静其实是一种假象。”


“我看上去是在一种平静或者隐忍的状态里,但实际上甚至有一种危险感在牵引我。”


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应空间,李青更多的画作正在空白的空间里无声存留。




李青:安全出口


应空间

2017.01.07~03.12




“我有朋友说我的画面有一种挑衅感——我本意不是为了挑衅谁,但确实我不满足那种平静的状态,我还是需要一种撕裂感,一种刺痛感,它会让我感觉更接近生命更真实的状态。”


《洞穿No.5》,60x90cm,布面油画,2015


展览现场,《出口》,布面油画,260×150cm,2016

及《出口》局部,你可以借此看看作品的细节,无论是颜色还是笔触


“我觉得本质上自己还是一个悲观的人。”她说。


“比如这张,看上去就特别添堵。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感觉。”那时候我们坐在她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里,她说的就是她身后那张画——一段凭空出现的台阶,似乎通达天地,但台阶的中部被一块黑色堵住了。


李青在她的工作室,身后那张就是给人“添堵”的画


如前所述,你可以说李青的画有“叙事性”,有“文学性”,或者有“诗意”,但显而易见,她以一种安静的、干净的,而非意象繁杂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这种感觉。


她喜欢著名的德语诗人保罗·策兰,原因之一,我猜想是她不喜甜腻的东西,而钟情于轻微的涩,那些“属于欢愉的另一面”的气质。


她曾经写过一篇短小的书评,推荐的是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论及书中的《环形废墟》一篇,她写道:


“人们常热衷于谈论它情节中的悖论和循环关系:魔法师创造了不会被火烧伤的幻影少年,而在他面临死亡之际,发现自己亦无法被火吞噬,是他人梦中的幻影。在这里,创造与被造,梦与被梦,真实与梦境的关系模糊……都指向周而复始的无限。”


“而我更愿意去享受它们之间的诗意属性:关于‘火’的意象贯穿始终,带着浓烈的象征意味:火神庙宇被焚毁,留下断壁残垣的环形废墟;少年被造,火带着少年身世的秘密;火最终帮魔法师认清自己的虚幻本质。‘火’代表的死亡作为对抗虚无的最后的拯救已无法生效,无处生根的时空内,是让人近乎无法承受的轻盈。”


在李青这里,“视觉的想象力和文学的想象力相互流窜”,很难想象如果截断文学和诗歌对她的影响,她的绘画会变成什么样。


李青工作室一角


不过,李青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开墙、打洞、刷漆,工作室虽然不大,但改造和装修全是她亲力亲为。


她上网挑选所有的材料,买空气净化器、画架、橱柜桌椅,兴致来了还把所有的画桌的脚装上了轮子。


李青工作室,第一张是磁力墙,她自己买了含有磁铁粉的油漆粉刷而成


关于李青,其实没有太多峰回路转的故事——没有八卦,没有狗血,甚至连落差也没有。换而言之,如果你想找一个好听的故事,她或许不是一个最佳的女主角。


我们倒是可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如何看一幅画;或者问:艺术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每次采访完一个艺术家,我也总会这么问自己。但这次,在李青这里,我的想法是:


或许什么结论也不用说,安静一回就好。




.

END

.


这回没有新东西卖,

但你还是可以去象外的店逛逛~




把艺术拉出圈外


-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你将在这个公号中看到的:


〇(quan)外人的视角讲艺术家和TA的创作故事


能看懂的方法讲如何欣赏艺术


还有,普通人怎么投资艺术


即便不投资,如何买到更符合自己品味的艺术品

哦,还有,替我们喜欢的艺术家们代售作品

或者其他稀奇古怪玩意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象外的微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