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马云说:未来三十年,不学艺术将会找不到工作

刀娘 象外 2021-09-2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 Robin Davey

这篇文章或许是谈:

当正式开启 人 VS 机器人 模式时,

人要怎么竞争过“机器”?


看到标题,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傻了眼?


马云说:未来三十年,不学艺术将会找不到工作。


先不论这句话说得对不对,马云什么时候成了艺术的行家?


虽然人家写的字可是在慈善拍卖上拍出过468万的。


字长这样:


活禅、话禅傻傻分不清楚(这大红背景简直辣眼睛)



和曾梵志合作画的油画更是登上苏富比,拍出了4600万港元。


画长这样:



“拍卖结束后媒体随即曝光了买家身份,马云的好友,浙江宁波人钱峰雷,环球国际(香港)控股集团董事长。”

(没毛病,我朋友有时也愿意花几块钱买个冰激凌让我高兴一下。)


不过,等我去查完马云的演讲全文,了解了他说上下文的语境后,我不得不承认马爸爸这句话说得没毛病,马爸爸的首富不是白当的,这段演讲说得蛮在理的。


(虽然这大蓝背景依然让人吐槽无能)


这是马云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的演讲,讨论的主要是人工智能将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所以这是一篇关于“明天”的演讲。


注意,是“明天”,不是“后天”。


也许我们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还停留在“后天”——“后天”的意思是听说了一下alpha go它挺厉害的,机器人不会有天觉醒后反攻人类吧?但这一切就和世界末日一样,时不时也会去想象一下但和我今天要上的班、要撸的串并没什么关系。


马云告诉你,有钱人今天吃着饭的时候就该担心明天的饭了,这样你才会发现下顿不一定有着落,因为很有可能在明天你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抢走。



未来的三十年会把很多今天看来很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不可能,会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以前的二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20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


马云在演讲中的这段话不是耸人听闻,未来20年,首先,至少技术上,人工智能将能实现在很多方面接替人类的工作。


比如被讨论的最热门的即将消失的职业:司机。


真正抢走出租车生意的可能不是Uber而是无人驾驶车,司机这个职业也可能会像电梯操作员一样消失。担心这不安全?不,或许在未来你会觉得人类驾驶才是不安全的,很多道路不会允许人类上路,毕竟比起机器来说,人类才是不可预测、难以控制的驾驶员。


谷歌正在测试的无人驾驶车


我觉得判断什么职业会被机器取代有个很简单的方法:看什么工作会被抱怨“不是人做的”,“我每天像个机器一样工作”。


比如快递员。很多人抱怨快递员态度差,其实如果让你和他们一样一天12个小时都用来和并不友善的交通,并不友善的公司,和不一定友善的陌生人打交道,你可能也难免情绪化。如果换成一个机器人上门送货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梅德赛斯开发的送货机器人


并不只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像过去一样蓝领工人被机器取代,在未来大量白领做的知识密集型工作也会被更聪明的机器取代。


事实上,取代早就开始了。比如近些年新闻媒体行业人才普遍出走,背后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技术让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门槛降低,信息不再需要记者从各个地方报道才能传播出去。在网络时代,如果只是组合信息的写作,机器完全能搞定,事实上,现在你浏览的新闻,很可能已经是机器写的了,比如这篇: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在未来,机器只会越来越聪明。


聪明到有一天,现在最热门的程序员们也有可能会面临失业,因为在未来应用会自己编自己——机器学习算法将会让机器自己分析数据来改进自己。


AlphaGo的胜利呈现了一种机器学习的威力,这种方法并不是将聪明的策略编入电脑中,而是建造了一个能学习制胜策略的系统,让系统在几乎完全自主的情况下,通过观看实例来学习。


AlphaGo的胜利之所以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原因是,计算机在围棋领域的胜利,展现了它们有能力用另一种不同于人类思考的方式突破“波兰尼悖论”。


因为围棋虽然是一个策略性游戏,但和象棋不一样,围棋的走法比宇宙的原子还多,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也只能计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没有人能解释顶尖水平的围棋是怎么下的,顶级棋手本人也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下得那么好,对于这种我们拥有,却不自知的能力,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1966年提出:“我们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表达的”。(本段引用自根据纽约时报文章《AlphaGo是怎么学会下围棋的》)


波兰尼的观察在时间上要远远早于计算机时代,但是他发现的悖论——即我们对世界的隐性知识往往超过了显性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预言了过去50年的计算机发展史。


虽然电脑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但一些对于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却很难自动化,比如围棋、驾驶车辆、识别物品等等。


但很明显,事情在改变。



“记者和专业评论人士夸大了机器取代人力的程度,却忽略了两者之间存在极强的互补性。人类从事的许多任务都需要适应性、尝试和创新能力,机器人要想取而代之,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大卫•奥特尔在一个关于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中说。


我觉得对于这个话题其实讨论的重点并不应该放在机器是否会取代人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力,而是人类相较于机器的优势:适应性、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这也属于“知道却不可言说”的那部分能力应该怎么提升——为什么一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更具适应性,更有创造力?仅仅就属于不可言说的天赋吗?



这大概也是马云接下来做出后面论证的原因:


我们诞生石油之后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一定跑不过火车、飞机,从人类第一次发明计算机之后,我们就会预感,原来定义这些东西将会重新定义。我们一定搞不过机器传统计算、储存、理性、持久度上胜过它。


在人类知识急剧爆发情况下,人类过去两千年来,知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看到月亮,人争取走到火星上,但是人类对于智慧我认为两千年来几乎没有进步过。无论孔子、道子,儒家、佛家这些思想,今天看来比我们还是聪明。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智慧是一种体验。


所以,我们人类和机器竞争是体验的竞争,这对我们今天最大调整是教育体制改革,如果我们继续以前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学会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过去一百年是知识的时代、科技的时代,未来一百年是体验的时代、是服务的时代,机器将会取代过去两百年来很多知识和技术。


在马云看来,体验是有用的,艺术是有用的,它能帮你在未来三十年找到工作,在机器时代赢得竞争。


先别忙着反驳马云这段话对艺术理解的庸俗和功利,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可能会让我们颇为意外。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为什么?



艺术伴随人类的进化产生,在所有人类文明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我们从来不知道艺术的作用,甚至不愿意谈艺术需要“有所作用”。



为什么艺术美丽?因为艺术无用。为什么生活丑陋?因为生活充满了目的、目标和意愿……

——佩索阿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现代神经科学的泰斗级人物埃里克·坎德尔在2012年出版的《洞察的时代》里试图讨论艺术欣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他相信艺术不仅仅是进化的副产品,更是人类生存和进化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因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情和同情心,对他人的理解和社交能力等等重要品性都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巩固。


而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是源于每个人的大脑不同,艺术不确定性的本质关联着每个人大脑的创新能力。

这是电影《异形:契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一心想要拥有创造能力的仿生人大卫教另一个仿生人沃尔特吹笛子。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认为比起机器擅长逻辑运算,人类思想非常合适的正是“涉及洞察力、直觉以及为得到意外结果而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组合的过程”。

而我们会发现艺术创造的过程主要依靠的正是人类的洞察和直觉。


艺术家米尔顿·格拉泽曾说过自己16岁时给母亲画像的一个经历:


“一天晚上,我刚在她面前坐下,拿出画纸和素描笔。我突然意识到:关于我母亲的模样,我毫无概念,我头脑中母亲的形象还是我一两岁时记忆的样子,此后丝毫未曾改变过。我正在给一个已不存在的女人画像。”


“为母亲画像的经历告诉我很多关于心智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注视’(look),但从未真正地用眼睛‘看到’(see)。”


梵高,《星空》

这或许就是梵高感觉到的星空。


而艺术欣赏也是观众调动自己的洞察和直觉的过程。


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认为,艺术欣赏的过程有两步:从下至上,视觉接收外在的信息,得到一个总体印象,这个能力是天生的;从上至下,观赏者应用既有的知识,记忆和情感,把接收到的信息分析处理,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新的意义,这个能力需要学习和积累。


克利姆特,《吻》

而你又会在这幅画中感受到什么?


这一切有什么用?


一个艺术家或一个艺术爱好者可能会回答:没什么用。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喜欢。


“我喜欢”往往是一种强大而且获得了解释豁免权的情绪力量。


而在前面提到的埃里克·坎德尔的书里,他提出“人的情绪不仅仅是主观感受和社交的方式,不是理智的对立面,而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元素。”“观赏者通过模拟他人的内心世界,来增强调节自身情绪和设身处地的能力。”


席勒,《自画像》

席勒扭曲的人像处理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内心的焦虑


所以当一个喜欢艺术的人说艺术没什么用的时候,他们大概只是强调自己对艺术的喜爱的非功利性。


事实上,不管将来是否要以创造艺术为职业,创造和欣赏艺术的经验都有利于我们进行整体思维、发现联系、发现更大的问题、分清主次——而这是在未来,具体的程序化工作都可以交由机器去做,设计与创新利用人工智能的人们所需要的思维能力。


也许我们是时候放弃像机器一样学习,重新回归人类的思考方式,去体会艺术思考带来的的“知道却不可言说”的意义。


而让它发生的唯一方式就是运用你的洞察和直觉去真正感受到它。


.

END

.


是时候给自己打个广告了:

把艺术拉出圈外


7月,象外正式成立一周年了。


预告一下,我们接下来将会准备一系列神秘的,我们自己一提起来都很兴奋的线下活动,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艺术。


让你真正地看到自己的视觉、听到自己的听觉、摸到触觉、体会到自己的动觉,体会到自己离欣赏和创造并不遥远。


来,和象外一起去未来。



你当然应该关注中国唯一会替你担心未来的艺术媒体


外!

铛铛铛铛~



-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关注象外,留意我们最新动态


也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Artha象外

以及主编微博 @象外的阿改

去象外的店看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