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梵高可能是穿越来的,他的星空画的竟然是这些……

刀娘 象外 2021-09-2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梵高,星空


明亮得难以置信的星月,

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

人类井然有序的村庄还没有醒来,

还没有察觉到夜空中那股难以名状的,

永恒的旋风般的力量,它将席卷一切。


对很多人来说,《星空》只是一张耳熟能详的名画,

你会由衷地赞叹,但也许并不知如何观看。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

你所赞叹的一切从何而来。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第三部里,当人类被二向箔攻击,整个太阳系都被二维化成一个平面后,呈现的图案就是梵高的《星空》:



“天啊,星空!”AA失声喊道。程心知道她说的是凡·高的《星空》,像啊,太像了。她脑海中那幅画的记忆,与眼前的二维太阳系几乎完美地重叠在一起。太空中充满了巨大的星体,这星体所占的面积甚至大于它们之间空间的面积,但星体的巨大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实在感,它们像是时空的旋涡。


宇宙中,空间的每一处微小的部分都在惊惧和疯狂中流动着、翻滚着、颤抖着,像燃烧的火焰,却只散发出酷寒。太阳和行星,所有的实体和存在,只是这时空乱流产生的幻象。


程心现在回想起两次看到《星空》时奇怪的感觉:画面中星空之外的部分,那火焰般的树,暗夜中的村庄和山脉,都呈现出明显的透视和纵深;但上方的星空却丝毫没有立体感,像挂在夜空中的一幅巨画。因为星空是二维的。他是怎么画出来的?



对啊,他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


一百多年来,人们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梵高当时的世界。


有人试图用影像去还原梵高遥望星空时的真实场景:



有人试图用视错觉追溯梵高那一刻的晕眩幻觉:


(如果一直盯着漩涡中心看,不久你就会看见画面动起来了)


有人试图从梵高的人生中了解一二:


1889年6月,梵高在法国南部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里画下这张画。在上一年的12月,梵高刚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再次精神崩溃的他主动要求住进了这里。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


梵高,圣雷米圣保罗精神病院,1889


关于梵高的传奇人生有很多版本,那些故事真真假假,包括他最后的死因,甚至都没有定论,我们曾经写过一篇“唱反调”的文章——


还以为梵高又穷又疯?那他怎么会成为全球icon?|你知道的梵高故事可能都是错的


而关于这个星夜,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曾有提及:


“今早,日还未出之时,我久久望着窗外的村景。除了晨星,空空荡荡的,显得异常的宽广。”


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更多线索了。


在圣保罗,梵高的病情时好时坏,为了让他能继续作画,梵高一直以来的资助人——弟弟提奥特意租了两个房间,一间作为病房,另一个看得见户外风景的房间给他作为画室。


梵高,工作室的窗口,1889


在这的一年多里,梵高一共完成了150多幅油画和100多幅素描:


《星夜》素描



梵高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




比如这些开始张牙舞爪的树木,不是本身长这样,而是是为了表现他内心的情感。


到此为止,还是我们常规的认识:


梵高的画是基于自己的观察、想象、回忆和情感描绘的,不再只是单纯写实。


比如《星夜》里教堂的尖顶类似于梵高本国荷兰的那些,而不是法国的那些:



所以那些与我们平时观看的星空迥异的、像海浪或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应该也不是写实,而是梵高反映自己精神状态的夸张或者变形:



但2006年,来自墨西哥的一个科学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


梵高“精神错乱”时期作品里的漩涡并不是随意勾画的,

它们非常严密地遵循了自然界中湍流的数学结构。


湍流是什么?


我们先看几张图:



这是2004年,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观测到一颗遥远恒星周围的气体和尘埃云。



这是位于天空北方的猎犬座,距离地球两千三百万光年的涡状星系M51。



这是201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根据空间卫星对海洋的多年监测结果绘制的一幅高分辨率的洋流运动趋势图。


是的,实际的洋流运动并不是我们记忆中课本里描绘的这样:


洋流运动趋势图


实际上,由于不规则地形的限制和水流自身的不稳定性,洋流呈现出繁复的漩涡图案:


(洋流运动局部图)


是不是都和梵高的星空有着难以置信的异曲同工之妙?


当全新的高精度数据出现在人们前面时,即使是绘制图像的程序员自己也被眼前图案的美感打动了。


而这些不规则的漩涡实际上就是湍流。


“湍流”现象在物理上指的是:


在流体(气体、液体)运动里(小到血液流动,大到大气、洋流,甚至恒星形成的影响都是流体运动),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运动外,还有向其它方向的随机的运动,从一开始的有序流体慢慢分裂为许多看似不可预知的漩涡。


用的是“看似”,是因为在梵高画完《星空》60多年后,俄国数学家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推进了我们对湍流的数学理解,他提出:


长度为R的湍流的能量与R的三分之五次幂成正比。


实验显示柯尔莫哥洛夫的结果与湍流的实际运动规律极其近似。


前面墨西哥的科学团队也正是基于这个公式,测量出梵高在精神焦虑期的许多画作中都隐藏着显著的湍流结构的模式。


除了《星空》,还有这张《有丝柏与星星的小路》。


不过即使找出了一些规律,湍流现象至今也没有被数学完美地解释。


物理界有个梗: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海森堡曾说过:“如果我见到上帝,我要问他两个问题:为什么创造相对论?为什么创造湍流?我相信他对前者有个解释。”


因为海森堡曾经因为博士论文写了湍流,差点毕不了业。


在物理学家眼中,这些随处可见的“不可预知的”漩涡是比相对论更难解释的存在。



那么梵高又是如何准确地捕捉到它的模样的?

他看到的是风?是遥远的星系?

还是真的只是精神失常的幻觉?

如果是幻觉,那么这么富有“流体规律”的精神失常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真如科学研究者们所推断的:

“我们认为梵高在漫长的精神病式兴奋状态下

获得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于是描绘出了湍流。”


从“湍流”的角度看,我们以为的星星的样子——“一闪一闪亮晶晶”,并不是星空本来的样子。


而梵高画的那些难以理解的震颤的空气,那些不可预知的漩涡其实才是这个世界中真实的(虽然并不都能靠肉眼看见的)存在。甚至,它们才是永恒的存在。



而那些井然有序的村庄、教堂,人类创造的一切规矩、概念其实才是人造的、稍纵即逝的事物,就像“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一样。


再来看梵高的《星空》,你会不会因此有不一样的感受?


“继续走很多路,并且热爱自然,因为这是学会更好地理解艺术的途径。”


“画家理解自然,热爱它,然后教会我们观看。”——1874年,梵高刚刚来到巴黎,想要成为一名画家,他在信里写道。


后来他真的教会了我们观看。



图为英国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第五季关于梵高的第十集剧照截图


.

END

.


标注了END,但还没结束—— 


其实梵高还画过一幅同样有名,但是更为平静的星夜——《罗纳河上的星夜》,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罗纳河上的星夜》,梵高


在这幅星夜里,天上的星星和河里的影子仿佛融为了一体,画面底部的老夫妇仿佛走着走着就要走到天上去。


梵高这样解释自己这幅画:


"当我望着天上的星星时,常常产生好像地图上代表城镇的黑点的幻觉。我问自己,为什么天空中闪亮的点,不像法国地图上的黑点那样容易接近呢?我们可以搭火车到塔拉斯康或者卢昂,我们却不能到星星上去。……所以我想,霍乱、肾结石、肺结核、癌症可能是去天国的旅行工具,一如船、汽车和火车是地上的旅行工具一样。寿终正寝者,就是慢慢步行到天国去的。"


梵高的这幅星夜

最近被兴业银行用在了最新发布的一款

(发现星夜和兴业正好谐音耶……)


艺术主题信用卡


上,这三款卡面,

用的正是由法国国家博物馆联会(RMN)授权首发的:


梵高的《罗纳河上的星夜》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莫奈的《晨之睡莲》


三幅世界知名油画。

方寸之间,即可领略艺术之美;

随身携带的,就是百年经典。



如果你对这三款别致的信用卡感兴趣,

可以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办理。


🙋

本期有奖Topic:

关于星空,你有什么想法想和我们分享?

(将在留言读者中择优选出)


今天有奖Topic的礼物由兴业银行提供

10份 价值300元的法国护理品牌欧舒丹礼盒

(含一瓶沐浴啫喱与一只润手霜)



别忘了评论之后再回来看看中奖没有

开奖时间:10月16日晚上10点




点击阅读原文,办理兴业艺术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