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气候的设计 (二)干热和湿热气候区
建筑设计总是涉及到人体的热舒适度问题,在理解当地气候的背景下,建筑设计可以利用被动式的设计策略,创造人体舒适的建筑环境。
来源: Alfredo Fernandez-Gonzalez 的演讲,下文不再赘述
干热气候区一般分布在赤道两侧纬度10度之40度的区域,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当室外的温度超过了蓝色的供冷线,空气的湿度仍然比较低,蒸发冷却是很好的被动式策略。另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夜间冷却,当室外的温度低于供冷线时,可以将建筑打开通风。
在炎热气候区,需要减少通过玻璃、屋顶和室外空间进入室内的热量。因此室外遮阳比较重要,有时设置水景,水的蒸发可以帮助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干热气候区,当地的城市建筑创造了大量的遮荫的墙、窗户和室外空间。在西班牙的Grazalema,建筑的窗户上都有室外遮阳装置,当地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遮荫装置,例如遮阳伞、树木等。
狭窄的街道也提供了遮阳,浅色的建筑立面有助于反射太阳辐射并减少得热。这样街道的环境就很舒适。
庭院帮助建筑获得采光,有助于建筑通风变得凉爽,以及与自然的接触。
Zion游客中心,位于美国Utah州的Springdale,是干热气候区。
建筑的特色包括南向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较小的建筑进深;在被动式供暖上采用Trombe wall和直接太阳得热;在被动式供暖上,采用了蒸发冷却塔引入冷风,建筑也采用夜间冷却的策略。
建筑沿着东西向展开,较小的进深促进了对流通风和采光。在冬季, Trombe wall和南向的高窗提供了直接太阳得热。合适的遮阳避免在夏季或昼夜温差大的时节获得过多的热量。
高窗的设计考虑了太阳的高度角,在冬季将阳光引入室内,在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室内。
当室外温度较高时,风塔将室外的风引入,在通过加湿和蒸发冷却降低了风的温度,将冷风引入室内。高窗和南向的窗户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
风塔的设计中,需要在引入风的同时,让风通过潮湿的媒介,风的湿度增加,温度下降,进入室内后可以提供舒适的温度和通风。
湿热气候区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在焓湿图上,湿热气候区位于右上方。室外温度和湿度往往超出人体舒适的范围,因此需要防止建筑过热并进行供冷。遮阳能够减少得热,自然通风可以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室外。
来源: Pablo La Roche 的演讲,下文不再赘述
湿热气候区的传统建筑一般进深较小以利于自然通风,并提供良好的采光,东西向的立面较小,建筑的层高往往较高,屋顶向外挑出以提供遮阳,减少围护结构的得热。
我们可以总结这些经验,CallisonRTKL设计了一个项目Xylem,考虑遮阳、通风,并在土壤中埋设水管,水管降低了降低地面金属板的温度——辐射供冷。这一方式不但考虑空气流动和室外气温,也考虑了辐射温度。我们也考虑了这些装置的整体布局,当我们组合设置这些装置,可以减少热岛效应,并提供舒适的室外环境。
在湿热气候区,我们考虑建筑的围护结构和热流动,需要减少辐射和传导的热,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尽可能自然通风,提供辐射冷,减少室内的热负荷。在建筑设计上,要提供遮阳、围护结构的隔热构造,提供凉爽的和植被覆盖的表面,促进通风。
风的流动
对流通风可以减少得热。可以将室内温度控制比室外温度仅高1.5摄氏度。
增加空气流动的速度可以提升汗液蒸发的速度,从而提升人体舒适度。室内可以安装吊扇和小型风扇。
遮阳装置
在设计遮阳装置时,需要理解气候特征,了解何时气温高,何时气温低。可以使用气候顾问或者别的软件工具来辅助设计,考虑何时需要遮阳,何时不需要遮阳,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的哪些部分需要进行遮阳。当我们有初步方案时,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测试,同时也考虑到采光、眩光、太阳得热和建筑能耗等问题。如果设计结果令人满意,就采用这一方案;如果效果不好,就换一个方案。
深圳高层建筑竞赛
这是一个深圳的竞赛项目,在大型的建筑中采用了被动式的设计策略。在设计中我们先查看深圳的天气,了解全年气温情况,在建筑的高层部分设计了庭院,促进采光和通风。我们用软件模拟了采光以及遮阳装置的效果。整栋建筑的设计贯彻了被动式的设计原则。
Guadalajara机场二号航站楼
设计过程首先查看气候情况,发现建筑全年都需要进行遮阳,特别是在3月至7月间,太阳辐射很强,气温也高。
项目的设计策略包括:蒸发冷却,屋檐挑出形成遮阳,项目利用自然采光并减少眩光,减少空气渗透。我们的设计考虑了西向的幕墙,比较了有悬挑装置的方案和没有悬挑装置的方案,悬挑的方案可以减少一半的太阳辐射,设计方案采用了玻釉玻璃将进一步减少室内的得热。
设计也考虑了眩光的控制,悬挑的遮阳装置和建筑立面上的玻釉玻璃也能减少眩光。
项目也分析了建筑各个立面的全年辐射情况,建筑的东立面的辐射量较高,因此该立面下方为不透明的幕墙,减少辐射得热。
未完待续
下期将介绍温和气候区的设计方法及案例
如果你对呼应气候的设计感兴趣,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视频。
建筑2030
微信公众号
净零碳设计|低碳城市|可持续的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