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11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苏联为何不否决联合国的朝鲜战争决议?

风未央 历史之瞳 2018-11-10

前言

前几天联合国安理会就一份与叙利亚化武袭击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俄罗斯投下反对票。想起来68年前关于联合国军出兵朝鲜的提案,苏联当时为什么不投反对票呢?众所周知,联合国参加的战争,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国投票表决,只要有反对票,就不可能出战。

简单梳理一下




正文

  1950年金日成将军为了统一祖国,让朝鲜人民都能够沐浴在金将军温暖的目光下,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向南方发动了正义的进攻。多方解密资料都已经证实,朝鲜战争是金日成得到斯大林同意后发动。

  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有多个决议,6月25日通过82号决议谴责朝鲜侵略,6月27日通过83号决议建议联合国成员援助韩国抵抗入侵。7月7日,更是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9月15日,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


关于苏联代表在战争爆发之际没有否决朝鲜战争决议案的问题,一直以来,有以下几种解释:


  1、苏联无法投票说。苏联为抗议中国代表权问题而一直缺席,所以无法投票。

  2、斯大林神机妙算说。从1950年初苏联退出安理会,到斯大林同意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再到战争爆发后拒绝返回安理会,都是斯大林精心设计好的计划。

  3、苏联扩张革命说。苏联在试制原子弹成功和中共1949年夺取政权后,改变了冷战爆发以来谨慎、保守的政策,开

始鼓励各国革命。朝鲜战争就是一个开端。

 

  

随着苏联档案的大量解密,结合现有的中美资料相互印证,上述几种说法都不成立。沈志华先生在《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中,清晰地梳理了苏联关于联合

国出兵朝鲜的决议案的决策过程,

  一、1950年初苏联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是为了按照自己的意图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

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斯大林被迫让步,签订一个新《中苏条约》。

1950年初美国决策层激烈辩论美中关系,结果是国务院主张抛弃蒋介石而尝试和中共建立关系的意见占了上风。1月5日杜鲁门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演说,声称台湾是中

国的领土,如果在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冲突,那是中国内战,美国不会干预。

美国的态度给苏联造成了很大的刺激,所以苏联在其“联合国开除国民党代表的提案”被否决后,1月13日宣布退出安理会。

斯大林之所以要退出安理会,是向毛表明态度:苏联将全力帮助中国进入联合国。其目的有二个,一是期望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大大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是让毛感恩,为下一步中苏谈判中毛的让步做准备。


  二、斯大林在1950年1月底同意并鼓励金日成发动进攻的前提,是预计美国不会或来不及进行武装干涉。(此处简略N字)


  三、苏联代表为什么没有及时返回安理会,不过是想在事情明朗化之前置身事外。

  联合国军9月15日出兵朝鲜后,毛就主张中国军队入朝作战,但是在1950年10月前,斯大林一直不表态,直到金日成政权危在旦夕之际,斯大林才要求中国出兵。


  下面是安理会决议出台前,各方的沟通协调过程。

  6月25日下午,美国驻莫斯科大使柯克要求紧急会见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得到答复是周日领导人都不在莫斯科;

  6月26日下午,联合国秘书赖伊致电苏联外交部,通报安理会6月25日决议;

  6月27日中午(美国时间),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在长岛的斯德哥尔摩饭店举行外交午餐会,这是苏联人在抵制期间定期的社交活动之一,以便与安理会其它成员国保持联系。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坐在美国代表格罗斯和苏联代表马立克中间。午餐快要结束时,赖伊告诉马立克说,他同其他外交官将前往安理会举行会议,询问马立克是否准备参加,并说:“我认为贵国的利益是要求您出席的”。美国代表格罗斯听后大惊,因为苏联代表如出席会议,无疑将使用否决权。但此时马立克摇摇头说:“不,我不去”。

  当天下午3点,安理会举行会议。辩论长达数小时,随后又体会几小时,供印度和埃及代表等候各自政府的指示。临近午夜,联合国决议案获得通过,授权“提供韩国必要的援助以帮助其击退武装入侵,恢复国际和平及该地区的安全。”

  6月27日一整天,美国大使柯克设法约见苏联外长,未获成功。下午5时柯克派人向苏联外交部转交了美国政府的备忘录,请求苏联政府向金日成施加压力,停止军事进攻。

  6月29日,赖伊向苏联通报安理会27日决议,莫斯科才作出正式反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会见美国大使,向他提交了苏联政府的声明。声明说,对朝鲜战争负责的应当是南朝鲜当局,苏联政府将继续遵循不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则,而苏联政府无法参加安理会,是因为美国拒绝中国出席。

  斯大林也清楚地知道苏联不参加安理会会议的后果。米高扬回忆说,他曾建议斯大林让马立克回到安理会,斯大林回答说:“依我看,苏联代表不必参加安理会的决议。”莫斯科此时只能采取置身事外的立场,因为如果苏联代表返回安理会,必将陷入二难选择的困境----不使用否决权(或弃权)就意味着对朝鲜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背叛,使用否决权则等于承认在平壤背后站着莫斯科,从而导致与美国和世界舆论的直接对立,这都是斯大林不愿看到的结果。因此苏联才会对安理会的邀请和期待采取沉默、回避的态度。

  休息一下,插个广告

  从各方记录,看一下斯大林的真实态度。

  6月25日朝鲜的进攻开始时,斯大林下令召回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苏联顾问。苏联当时在朝鲜军队的每一层级配有顾问,最低到营一级,总共有七千多名顾问。惊讶的赫鲁晓夫询问其中的原委,斯大林说:“我们的顾问留在那里太危险,他们可能被俘。我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这是金日成的事情”

  7月4日因为朝鲜前线部队行动迟缓及缺乏组织性,苏联大使什特科夫请求斯大林批准给人民军每个军团派两名苏联顾问,并希望军事总指挥瓦西里耶夫与前线指挥部一起驻在汉城。对此,斯大林根本不予理睬,只答复说:瓦西里耶夫“住在平壤更为适宜”

  7月8日什特科夫又电报要求派苏联顾问,随后金日成直接给斯大林写信,请求派遣苏联军事顾问。面对如此情况,7月8日斯大林给什特科夫回电:

  你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因为你事先没有询问我们,就答应朝鲜人给他们派苏联顾问。你应该明白,你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

  按所要求的数量派出我们的顾问,让他们穿上便装,作为《真理报》的记者到前线参谋部和军团司令部中。你本人将对苏联政府负责,保证我们的顾问不要落入敌人手中。

 

  可以看到,斯大林早期的战略方针是非常明确,就是“外线防御、内线进攻”,即对美国采取保守和防御的策略,而集中力量对阵营内部进行整肃,统一思想和步调,以稳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

  比如,斯大林拒绝正在领导国内武装斗争的希腊共产党参加情报局会议;驳回召开多瑙河流域和北欧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的决议;以及因铁托在援助希腊革命问题上的过激行动而最终将南共赶出教门。这些事件都表明当时苏联的冷战战略不具进攻性,且希望避免/推迟与美国的直接冲突。

  这完全是基于美苏二国综合实力的考虑,事实上,二战中如果没有美国人对苏联大规模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苏联能否对抗纳粹德国坚持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苏联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欧洲,而在亚洲地区,苏联以保持维护沙俄时期的特权为战略目标,共产党情报局建立以后,斯大林仅在口头上号召亚洲落后国家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并非鼓励和支持他们搞武装斗争。

  在联合国通过84号出兵决议后两个月,苏联才返回安理会。因为现实让斯大林意识到,苏联的缺席并没有对联合国成员国执行安理会决议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使自己因置身联合国之外而无法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




小结

  作为朝鲜战争发动方的幕后操纵者,苏联当时完全有时间有条件用安理会否决权制止联合国出兵。美国政府亦对苏联使用否决权一度非常担心。

  苏联代表的有意缺席,表明了斯大林并不愿意与美国在亚洲直接对抗,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将被推到与美国对抗的第一线,并成为直接对抗的主力。

  朝鲜战争这样的开局,已经预示了未来战争中各方承担的角色,以及将来可能的命运。


参考资料

《毛泽东 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沈志华著

《朝鲜战争 未曾讲述的故事》约瑟夫·古尔登著


相关阅读

俄国侵华简史

打倒阿萨德的狂欢

一个“外逃者”眼中的苏联

从苏芬战争看“战斗民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