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故事:勺子挖运河
前言
很多讨论实在困难,主要还是基本观念的差异。今天剖析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故事吧,虽然很多人解读过,但依然值得探讨。
话说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亚洲某国考察,他看到很多工人在用铲子挖运河,但没有使用重型机械,便问为什么?陪同的当地官员答:“用铲子是为用了创造更多就业。”弗里德曼回复道:“噢,原来是就业计划,我还以为你们是在修运河呢。既然是想创造就业,那别用铲子了,用勺子挖吧。”
看来:政府(管制)创造就业,让大家都有工作。效率低点没关系,重要的是大家都有活干。持这样的思维的官员和民众,并不少见。问题在哪里?
首先要发现真问题。
--人们为什么工作?
为了挣钱,为了过上富足的日子。
--那大家用勺子挖运河能挣钱吗?
......
下面是的二个经济学基本常识,实在看不懂的可以取关。
一、财富从哪里来?
“劳动创造财富。”
很多人象条件反射一样。
劳动真的能够创造财富吗?未必,家庭主妇拖十遍地洗十遍碗,除了腰酸腿疼浪费水之外,毫无意义;农民在山里种十亩土豆,除了自己吃掉的小部分,如果没有商贩来买只能烂在地里;峰哥就算用几年时间把二十四史抄一遍,除了浪费时间增加白头发,不会有一分钱打赏。
看来,劳动可能创造财富,也可能消耗财富。亚当斯密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宰业者、酿酒业者、面包业者的恩惠,而仅仅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利益的顾虑,我们不要求于他们的爱他心,只要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
用大白话说,市场经济规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从“自利”出发实出“利他”,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通过大规模的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创造财富。经济学家说,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所以人类都有交换的倾向,你给别人需要的,你也会得到你所要的。制衣工节约了人们制作衣服的时间,交通警察节约了人们堵车的时间,教师节约了人们重复体验的时间。人们在市场中实现双赢博弈,皆大欢喜。当年武大郎挑个烧饼摊,就能够在市镇安居,并养活潘金莲。说明宋朝的商业活动相当繁荣,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比后面什么康乾盛世强多了。
二、如何看待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是正常社会的标志,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家庭不同、能力不同、努力不同,所以必然有差距。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可能加剧这个倾向,亚当斯密同样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手头有本法国人编的一本厚书《世界不平等报告》,用详实的数据描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然后下结论: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平等啊。法国人这个脑子,连平等和平均的概念都不认真区分,实在是够了。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等于“不平等”。前文说过,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关键是看穷人的比例。当穷人比例增加,吃福利的人越多,说明社会在变糟。奥巴马任上美国领食品券的人口翻番增加到四千万,就可以判断奥巴马是个说漂亮话做龌蹉事的混账总统。当穷人的比例减少,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奋斗进入中产阶级,不管富人有多富,说明社会在变好。
所以,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减少贫困人口,这是任何社会学说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通常有二个解决思路:
一个是改善市场环境,激励个人努力在市场交易中挣到更多的钱,这是川普正在努力的事情。还有一个是把问题归结到他人,问题在于富人(或异教徒),要求增加管制多收税多发福利,这是默克尔、马克龙、马杜罗正在努力的事情。相信这些人都没有认真读过亚当斯密的文章。
各国的文明层次,与市场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市场的发达程度,和产权的保护水平成正比。毫无疑问,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都有着良好的私产保护。这个结论,反过来也成立。亚当斯密说的市场之手,依然能够清晰地解释现实的世界。以前的文章说得很多,就不展开了。
从亚洲到欧洲到南美洲,大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们对致富的态度。本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皇权专制之所以贬低商业、打压有产阶层,按照商鞅的说法,人们在赤贫状态中,忙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无暇思考,而封闭的环境人们也不会缺乏对比而产生“贫困感”,于是形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僵化社会,这有利于皇权的稳定。长期的封闭和贫穷,人们形成了强大的平均主义倾向,普遍忽视产权、缺乏契约观念,这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是背离的。
回到最初的故事。当我们理解了财富的基本概念,就会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管制本身,就是市场的敌人,也是财富的敌人。在最强的管制下,人们可以保持100%的就业,所有人一起用勺子挖运河,最终实现了共同贫穷的伟大理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