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9年11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伊斯兰解析:圣战篇

worldpupil111 历史之瞳 今天

前言

  阅读本文,有助于理解三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要慎重对待中东难民?
  2、英国脱欧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3、欧洲大陆的未来前景如何?
  再次声明,文章谈的是观念,不是好人坏人。观念是自由的,好人坏人是指行为。


  圣战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词。比如,奔赴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是圣战,在伊拉克支持萨达姆抵抗外国联军是圣战,在美国劫民航飞机撞大楼是圣战,在伦敦炸地铁公交是圣战,在戛纳开卡车撞异教徒是圣战,投奔巴格达迪支援伊斯兰国是圣战。
  参考一下2017世界十大恐怖组织的名字:

  这十个极端组织中,以伊斯兰圣战之名的有七个,除了FARC在南美,二个在北非,其余的都在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区。

伊斯兰扩张图

什么是圣战?
  顾名思义,就是“神圣的战斗”。
  伊斯兰的圣战精神源于公元六二四年三月的巴德尔之战。在麦地那西南17公里处发生的这场战斗中,先知带领三百名信徒,奇迹般地战胜了三倍兵力的麦加军队。于是,巴德尔精神在伊斯兰世界广为传播。《古兰经》告诉信徒,真主决定一切,胜利不是来自他们的武器而是来自于真主的力量,只要有坚定的伊斯兰信仰,信徒就能够以少胜多。如果战斗失败了,那是因为信徒不够虔诚。
  先知啊!鼓励信士们战斗吧!如果你们中有二十个坚韧的人,就能战胜二百个敌人;如果你们中有一百个坚韧的人,就能战胜一千个不信道的人。因为不信道者是蒙昧的人。(古兰经 8:65)
  到了第二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北边率部抵抗古莱氏人的反攻,但这次他的队伍被打败了。先知一方面痛斥他的战士懦弱无能,不够虔诚,同时明确激励政策,对战利品的分配作出了规定。很明显,贫瘠荒漠上的游牧民族充满了对外部土地和财富的渴望,意识形态的狂热+财富激励机制,给穆罕默德的队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冲啊杀啊,跟着先知打仗就能过上好日子,信真主就能进入天堂享受美女美食。很显然,伊斯兰是一种崇尚武力的文明,专业术语就是“殉教是穆斯林的义务,胜利是安拉的责任。”穆罕默德时代,恰逢希腊与波斯帝国长年对抗两败俱伤的历史机遇,伊斯兰共同体得以从阿拉伯半岛快速扩张,迅速建立横跨北非与西亚的大帝国。

伊斯兰扩张图

圣战的历史
  近代的历史学者,把圣战分为二种类型,即扩张性圣战和防御型圣战。
  扩张性圣战,是指伊斯兰共同体从七世纪建立到十世纪的时期。穆罕默德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开始血与火的征程,在他632年离世之际,已经征服了大部分阿拉伯半岛。在随后的一百年里,阿拉伯人所向披靡,从恒河流域到安达卢西亚,伊斯兰达到了扩张的极限,版图远远超过罗马帝国鼎盛期。

  到了十一世纪,随着欧洲共同体的意识觉醒,基督世界开始了七次十次军东征(1096-1291年),于是产生了防御性圣战的说法。

  紧接着蒙古帝国征服时代,穆斯林的反抗就是典型的防御型圣战。近代奥斯曼、波斯、莫卧儿三大帝国渐次遭到现代欧洲国家的入侵,防御性圣战也成为部分穆斯林反抗的伦理依据。
  历史在这里变得有趣。如果向前推一千年看历史,那么我们看到是基督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不断进攻,伊斯兰世界是防守方。如果向前推二千年,那么我们看到是沙漠游牧文明对古代商业文明农耕文明的不断进攻,基督世界是防守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现代第一次防御性圣战----阿富汗战争。为了击溃苏联的进攻,在美国的支持下,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主要是来自巴国、沙特、也门、埃及、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圣战士们前往阿富汗前线战斗。

  阿富汗战争的后果很复杂,苏联轰然解体,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随之撅起。敌我角色很快转换,最悲催的是美国人,原先的援助对象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现代第二次防御性圣战发生在海湾战争期间。1990年萨达姆侵入科威特,遭国际联军反击。1991年初全球伊斯兰主义运动的部分领袖聚集巴格达,发表声明支持萨达姆所称的“圣战”,来自约旦的伊斯兰长老甚至提议萨达姆担任“伊斯兰共同体的哈里发”。因为国际联军中有沙特、约旦、叙利亚等众多伊斯兰国家军队参与,所以此次圣战未获得广泛支持,但原来的圣战士组织纷纷把矛头对准美国为首的非伊斯兰世界,2001年911恐怖袭击成为标志性事件。

  关于防御性圣战,一些历史学者给了这样的定义:如果一个穆斯林依据伊斯兰教义生活的权利遭到压制,那么他就有权利反抗,那么他就是生活在“战争之家”,而“圣战”变成了责任。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听着有点正当防卫的意味。学者们之所以要把圣战分为扩张性与防御性,目的是通过论述扩张期的宽容性和防御期的正当性,证明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这包含着一个潜在结论:既然伊斯兰是和平的宽容的,那么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尊重信徒们的生活方式。


《查理周刊》: 你用笔,我用枪

宽容的剖析

  关于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有很多学者认为“执刀传教”说并不成立,乍一看很有道理。伊斯兰世界的大部分人,包括蒙古人在内(指帖木儿帝国)的中亚游牧民和东南亚的一些部落民,确实不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去信仰伊斯兰教的。这里面有二个方面因素:

  1、伊斯兰之所以能够在上述群体中快速传播,说明了伊斯兰简单、封闭、重复、平等的普世教义给处于原始部落态的群体提供了某种社会规范,满足了很多地方部落统治者的需求。而在更发达地区,比如基督世界和东亚世界,伊斯兰的传播并不顺利。
  伊斯兰起步的阿拉伯半岛不过是荒蛮之地,其人文与物质底蕴,与高度发达的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波斯人被伊斯兰武力征服,原有的高等文明也会走出不同道路。波斯人在被迫接受伊斯兰的时候,发展出了和主流逊尼派对抗的什叶派教义,在被伊斯兰化一千多年,伊朗民间依然保持强大的力量反思伊斯兰的控制。道理很简单,波斯人没有了伊斯兰还是波斯人,但阿拉伯人没有了伊斯兰就啥都没有。
  2、前文谈过,伊斯兰的扩张设计,是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武力只是其中的一项。在宽容的旗号下,如果你信仰了伊斯兰教的话,你的身份会提升,你的税收会被减免。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圣战的一部分。就象现代的所谓优待政策,你只要声明是信徒,那就会有食品补贴、考试加分,连墓地都有特供。人们在巨大现实利益的驱动下,信徒们积极保持原来的宗教身份,不少非信徒努力改宗以获得优待。
  正所谓,硬刀子可以传教,软刀子也可以。
  在伊斯兰帝国的扩张过程中,确实展现出对异教徒一定的“宽容”。相比对无神论者的严苛,佛教在发源地被灭了,伊斯兰对其它一神教并不苛刻,历史上犹太教徒与伊斯兰信徒关系不错。但是,这并非是简单的“宽容”,而是体现了沙漠游牧民族的斗争智慧。
  同样是游牧民族,无论是阿拉伯人、突厥人还是蒙古人,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军事征服者,为什么他们大都皈依了伊斯兰?因为先知和四大哈里发,以及后面的统治者,共同设计了一套相当有政治智慧的社会系统,一方面是宣传人人平等的伊斯兰理想,一方面是强化等级分明的身份制度。这套以一神教观念为核心的四等身份设计,远比以血统观念为核心的东亚蒙色汉南四等身份设计,高明很多。
  为了获得充分的扩张资源,伊斯兰伦理中规定了四级身份。头等身份是阿族信徒(沙漠部落民),次等身份是皈依信徒(非阿族),三等身份是其它一神教徒(犹太、基督徒),末等身份是异教徒(无神论者、佛教徒,叛教者)。这样的制度设计影响深远。
  头等身份的阿族信徒在先知去逝后队伍分裂,支持阿里的少数群体被主流群体打压,他们与后来皈依的二等身份的波斯人获得共鸣,这就是什叶派的由来。什叶派的特点就是悲情,可以参考阿舒拉节。
  三等身份者在承认伊斯兰秩序的前提下,通过缴纳人丁税,获得一定的宗教和结社自由,其角色相当于军队的后勤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基督徒允许保留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社区。现在东南亚的印尼大马,还能看到类似的状况,虽然社会依照欧洲体系运行,但非伊斯兰信仰的华裔和印裔,处于次等身份的状态,在经济活动中需要向当政者交纳特别的费用。
  那些曾经接受天经的人(犹太人和基督徒)中,那些不归信安拉和末日的、不遵守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信奉真理的人。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卑微地亲手交纳人丁税。(古兰经 9:29)

  末等身份者处于社会最底层,类似奴隶。比如叙利亚伊斯兰什叶派中的德鲁兹派,不履行五功不设清真寺,被虔诚的逊尼派视为异端,ISIS在占领区把德鲁兹女性当作奴隶拍卖。经常有读者问,如果华夏被伊斯兰化会怎么样,根据教义,你我处于最末等,很惨。

  关于宽容与否,只需要判断一个问题:能否自由的信?能否自由不信?能否批评?如果能,那传播就是宽容的。如果不能,那该宗教本身就不宽容,谈传播的宽容就毫无意义。

  回归《古兰经》和《圣训》,我们无数次看到,只要是有利于伊斯兰的传播,信徒的行为都是不受限制的,都是被鼓励的。扩张,是伊斯兰教义的根本目标,这是伊斯兰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后记
  所谓圣战,就是伊斯兰扩张性的体现。扩张性圣战,就是扩张有理;防御性圣战,就是抵抗有理。核心就一个意思:伊斯兰是和平的,扩张是正常的。
  我们假设这样的说法成立,但问题马上来了。抵抗外界的进攻才能叫防御,很明显,防御型圣战有个成立的前提:伊斯兰信徒必须处于自己的世界。现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悖论:
  二十世纪的全球化年代,群体的边界并非那么清晰,信徒们在全球流动。如果信徒是分散的个体,那对原有社会影响不大,但信徒们一旦聚居,作为极度封闭和排外的群体,那必然会激发伊斯兰伦理的“圣战”责任。这时候我们看到,所谓的防防御性圣战,在广大的非伊斯兰世界转变为进攻性圣战。
  于是我们看到,从伦敦东区、巴黎第十八区,到布鲁塞尔的莫伦比克区、悉尼的西南区域,越来越多的禁入区Forbidden Area出现。在那些区域,信徒们要求原住民按照他们伊斯兰规则来生活。
  有人马上跳出来,把这样的区域与城乡结合部的概念类比,这完全搞错了讨论的范畴。城乡结合部说的是同一秩序下的贫富差异问题,而信徒聚集区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社会规则。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城乡结合部你可以喝酒,但你去禁入区试试,信徒自己不喝,还禁止他人喝,这是什么法?当然是伊斯兰教法。再举个例子,禁入区女性会被恐吓着装不符合规范,会被商店拒绝服务,这是什么法?当然是伊斯兰教法。再举个例子,在这个区域传播其它宗教则会被威吓,只有伊斯兰可以公开自由传播,这还是原来的社会吗?俨然国中之国。这些禁入区,意味着新秩序的萌芽。什么秩序呢?当然是伊斯兰秩序。
  长期以来,对于这种不对等的状态,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比如在世俗国家,吃饭本来就是个人事务,想吃啥就吃啥,想不吃啥就不吃啥,爱吃不吃。但现实情况是,信徒们理直气壮地要吃宗教餐(清真),拒绝非宗教食品;而非信徒们如果理直气壮地拒绝宗教食品,却成了问题。仔细想想,这是多么黑白颠倒的事情。
  还有人说,我接触的信徒都不错,这个没啥问题。分散的信徒在非伊斯兰世界自由度高,能够安静地接受其它规则。正如一位澳洲的朋友所述:穆斯林个体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有着强烈的伊斯兰道德感,但从群体来看,非伊斯兰世界的信徒聚居区至今都未能建立模范社区。社会秩序的优劣,最简单可靠的判断是人口的流动,人们都是从较差的秩序向较好的秩序流动。无论信徒们在嘴上喊着多么动听的口号,却从未停止向外面移民的脚步。
  虔诚的信徒们向非伊斯兰世界迁徙,无论是以移民、劳工或是难民的形式,他们一面享受着现代文明秩序,一方面却要求建立伊斯兰秩序。在他们在看来,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法律的源泉,是社会秩序的指南和个人行为的仲裁者。回顾前面防御性圣战的定义:如果一个穆斯林依据伊斯兰教义生活的权利遭到压制,那么他就有权利反抗,那么他就是生活在“战争之家”,而“圣战”变成了责任。只要形成聚集社区,在虔诚信徒们的引领下,就会激发伊斯兰教义中的集体性、排他性和进攻性,于是“圣战”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关于最初的三个问题,不难得出答案:
  难民问题很复杂,国际社会应当优先考虑就近安置,慎重接收中东难民;
  英国脱欧的核心目标是要切断与欧洲大陆的直接联通,类似于美国在边境建墙以维持自身秩序,但形势不容乐观;
  法国、德国和瑞典等欧洲主要国家,已经接纳了以百万计的中东(北非)的难民和劳工,信徒们形成了稳定社区,已成无解之局。


相关阅读
中东沼泽
中东难民问题
伊斯兰是什么?圣训篇
关于伊斯兰的三个误解
伊斯兰教法:其实大家早就遵守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