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3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若言琴上有琴声(图)

2016-08-01 楚国农夫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

        若言琴上有琴声(图)

                               李奉先 原创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春光虽美,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青春正美,白发却已在悄然滋长。曾在繁茂的桃花园中,看花瓣随风如雨而落,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

你,我,他或她,欲待伸手挽青春,但最终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枝头和指间的几片残红。

几片残红终去也,不如把玩琴棋书画诗酒赏花之幽雅。近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首写琴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种绕口令似的通俗易懂的小诗,读来觉得很有意趣。两层假设,两处质疑,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只有主观和客观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演奏出和谐与共鸣。

 且读——

                  一、 神之

狂呼痛饮,及时行乐固然痛快,但是,即使秉烛夜游,人生又有几何,再回首已百年身,酒闲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独和空虚之感。而琴声自然可辨生命的主体对生活的敏感、豁达与执著。小大之差,庄周喜欢否定它,以求心灵的宽慰和淡泊;李贺则喜欢确认它、甚至放大它,以此宁愿悲愤伤感,宁愿陷入感性的深渊而不愿自拔。

幽幽古琴,蕴含着高深而玄奥的哲理。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巧合。清音妙曲就在丝丝琴弦与轻盈的指尖之间。一切看似偶然的东西,往往背后有其必然。《诗经》古风“关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娇美的少女,正是小伙内心的追求。关关雎鸠,水中采荇,环境的烘托,应是外在的条件;“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神圣的爱情。虽然人们对诗句理解多有不同,但“琴瑟”就像留在了人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开花结果,代代传承。


一曲“高山流水”,不仅体现了俞伯牙鼓琴的高超技艺,也反映出钟子期“知音”的绝妙与难得。“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一个人心中无形的音,却化成了另一个人心中有形的像,音与像,像与音,交互融合。琴音琴心,弹者听者,丝丝入扣,心有灵犀,也难怪钟子期去后,俞伯牙在其坟前失声痛哭,毁琴立誓,永不再弹。

我们在为伯牙高超技艺毁于一旦而惋惜的同时,也深深地为子期这样的“知音”难求而万分感动。千里马怎能少了伯乐,没有伯乐的千里马只能是忍气吞声。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为求一知己为满足。古琴幽幽,似乎从未停止过对真情的诉说。

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幽幽的琴韵中,竟有对牛而弹的影子。据说从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才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听着乐曲慢慢走动起来。现在这一故事成了一个成语,叫“对牛弹琴”,意在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也用以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一般是指和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但仔细想来,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现代农业以及胎教都多少有这方面的作用。

关于古琴幽韵,三国时期也留下丰韵的美谈。“曲有误,周郎顾”就是其中非常有情趣的一则。据说周瑜风姿俊雅,精于音律。每有宴饮,陪侍抚琴的歌女为了能让周瑜看自己一眼,就时常故意弹错。周瑜总能从很细微的地方听出一音半符的差错,令人叫绝。有一次,周瑜与孙策饮酒,让歌女演奏一曲《广陵散》。酒至酣处,周瑜畅论广陵散之好,说其初极为平和悠扬,犹如月照空山,风过花溪一般恬淡;突然如平地起一股激越之气,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直达心际深处;到尾处余叹无穷,大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那歌伎闻妙论心生爱意,不觉手下一颤,错一音符,被周瑜当即发现指出,甚觉惭愧。

如此精妙的古琴技艺,安不可排在文人雅事的头一桩?

            二、经之

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当诸葛亮弹琴退仲达时,诸葛亮的沉稳洒脱演绎了一出无与伦比的空城计。虽然司马懿也非等闲之辈,清音妙曲里绝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弹者听者完全是斗智斗勇,悠扬的琴曲里风光无限。

十面埋伏,腾腾杀气,高山流水,宁静安闲,哪一个才是高墙背后的真实?

琴音琴心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这世上的“知音”又多了一层理解和神秘。朋友是对手,对手也是朋友,谁如果离开了谁,不仅少了猫与鼠的关系,世界可能会变得一团和气。

说来说去,说古琴又怎能少了《广陵散》?又怎能少了哪位悲剧性人物嵇康嵇中散大夫。广陵散原名广陵止息,广陵是扬州的别名,散是一种操引乐曲。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

据说它背后有一个极凄婉悲壮的故事,东汉蔡邕的《琴操》里说,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是一名铸剑师,因为铸剑交期延误,被韩王所杀。聂政闻说韩王喜好音律,为报父仇,便上山学习琴艺十年,并将自已毁容。

十年后,聂政身怀绝技入韩,以惊为天人之曲引得韩王入痴入醉,聂政趁机从琴腹中抽出短剑,将韩王刺死,自己也壮烈身亡。“剑胆琴心”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既有胆识,又有情趣。



嵇康是三国后期著名的大才子,与阮籍齐名,“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为人率性洒脱,孤傲刚直,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最终被人陷害处死。临行前,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遭到拒绝。

但它向世人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而此时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弹罢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赴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嗟夫!丝丝琴弦上跳动着爱情友情人情世情,悠扬的琴声里居然蕴含着思慕、欣赏、遗憾与杀机。谁会想到,古木丝线圈就的史书,也是这般撕心裂肺且又纯真缠绵。

             三、病之

我有时候想,嵇康这么美,是因为其美的本质在洒脱飘摇的如是观中散发了一种奇特的妖娆凄凉的气息。这种挥洒不羁,和李白诗歌狂放自由的风格又有不同。

爆裂着琴体死亡时划过夜空的耀眼光辉,让人心碎。或曰:不是以悲证悲,而是以乐言悲。无法解脱的绝望和悲情啊,在华丽酩酊的场景中弥散,幻灭微醺,似乎又夹杂着飘忽不定的快意。

劝世人,不如镇日醉古琴,一日归黄土,纵是剑胆与琴心,弹一阙,也只是,琴人说琴话。我常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最具中国味的不单是唐诗,亦不是宋词,而是一种琴人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叫琴隐。中国古代一直是在动荡中曲曲折折前进的,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的不断更迭,在漫漫历史长夜中,不过是一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悲剧。

千古一悲剧,纵横五千年。明白了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便多了些看透历史与现实的琴人,这类人在历史的夹缝里苦苦寻求出路而不果,于是抛却世俗,进山或归田。

当初读到张养浩的一首曲子,有一句是“雨过天青驾小船,琴在一边,酒在一边”,心一下子被震撼了,天蓝水清,一叶扁舟轻帆卷,无风无浪,悠闲地漂浮在水面上,一孤翁横卧孤舟,右手边琴儿游走,左手边手持美酒。多美的景色,多好的人生,只是这样美丽的景色是隐居者的专属,纵王公贵族,高位权臣,士族豪门,纵使再有钱也难以买之几何?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一箪食,一壶浆,回也不改其乐。”洗去铅华,褪去世俗,就如来到一个崭新的人世间。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春雨、江南,充满江南意味的小镇,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纵然穷的只剩一种心态,也不改其乐。

千古一悲剧,纵横五千年。想到这,我不禁惋惜,这种清静无为的琴人方式在以经济建设为己任,努力赚钱,买房买车的现代社会似乎已经绝种……

李奉先,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号楚国农夫,凤凰网知名历史博主。

凤凰网文章(至今)总浏览量3亿5千余万,位列全国(两岸四地)第七名。

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一生有你》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本博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各大编辑约稿,图书出版,请联系Email:lifengxian009@163.com,QQ:513563052;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



上一篇 << 揭秘斯大林肆意屠杀我30万远东中…      下一篇 >> 燕飞来,啄皇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