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大使投否决票后遭英美围攻,现场脱稿愤怒回击!

2017-03-05 南部战区 北国春秋

来源:人民日报(ID:rmrbwx)、参考消息(ID:ckxxwx)

作者: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记者  史霄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80zly7h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又一次动用了否决权!


  在2017年2月的最后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就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中国与俄罗斯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联合国官网2月28日的会议视频显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的发言时间似乎比平时长了不少。尤其是,与之前乌拉圭代表不到1分钟的发言相比,刘结一讲的话显得“特别多”——他足足讲了7分半钟。


  ▲刘结一发言视频截图(联合国视频官网)


  诸多细节显示,中国代表的当日发言,算得上是一次罕见的“超长规格”。


  在安理会最新关于叙利亚决议的表决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刘结一的发言为何如此之长?




美英日代表无端指责“中俄损害安理会信誉”




  当天的会议上,拿到安理会15个成员面前的决议草案,旨在以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利亚进行制裁。这份草案由法国、英国和美国联合起草。


  在中国与俄罗斯行使否决权之后,几位西方国家代表“不干了”——


  “我对俄罗斯否决决议草案表示震惊,对中国同样行使否决权表示诧异和失望,”英国代表马修·里克罗夫特发言称,“这与他们(中俄)所宣称的支持不扩散原则并不一致。”“否决今天的决议,他们损害了安理会以及国际条约的信誉。”


  ▲英国代表里克罗夫特


  随即,美国、日本代表也出言附和。


  ▲美国代表与日本代表


  几位代表显得“有备而来”。只见他们对着发言稿,慷慨陈词。




中国代表脱稿回怼“某些国家不负责任”




  在几位西方国家代表轮番“发难”之后,终于,轮到中国代表发言了。


  ▲刘结一代表在会议中举手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


  刘结一在发言中是这样回应的:


  “中国在化学武器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化武, 坚决主张惩处任何使用化武的行为。中国本身就曾是别国使用化武的受害者,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有权表达对使用化武的谴责。”


  “我们都记得,某些国家曾以所谓‘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给中东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直到今天这些中东国家仍受战争后遗症影响。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汲取,否则难免重蹈覆辙。安理会刚刚表决的决议草案基于各方仍存分歧的调查结论,且在安理会成员严重分歧情况下强行付诸表决,此举无助于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无助于推进日内瓦和谈和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


  

  除了“要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方向”这样的一贯立场,刘结一还在发言中指出,“无端歪曲、攻击其他成员国庄严立场的做法,是极不负责任和荒谬的。这恰恰表明有关国家理屈词穷、别有用心。”


  ▲发言稿上似乎有临时写稿的痕迹。


  在最后的十几秒中,刘结一索性完全脱稿:“有关国家应当深刻反思,中东和叙利亚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局面的?不同国家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哪些是光彩的、哪些是不光彩的?只把‘人民’挂在口头上,是极其虚伪的。”


  在中国代表的发言全程中,英国代表里克罗夫特时常用手托着下巴,似乎若有所思。而刘结一发言完毕后,他与里克罗夫特四目相对(如下图),有没有感受到现场的“火药味”?



  事后,据记者从联合国总部了解,刘结一的不少发言内容确实不在原本的讲稿上,而是现场加词,有针对性地回应质疑。




该出手时当出手




  中俄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俄媒报道,当天除了中俄以外,玻利维亚也对这份决议草案表示反对。


  法新社梳理写道,叙利亚战争期间,俄罗斯已在安理会7次投反对票,中国则有6次反对。


  就在去年12月上旬,一份要求各方在叙利亚阿勒颇立即停止所有攻击的决议草案也因为中国和俄罗斯行使否决权而未获通过。


  ▲资料图片: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一名男子在建筑物废墟间行走。


  当时阿勒颇战事进行到关键档口,而该决议在付诸表决前几个小时才散发至安理会成员手中。时任俄罗斯代表丘尔金(已逝)表示,这首先违反了安理会流程,其次,停火使得作战者有喘息之机巩固力量,只会加剧平民的痛苦。


  在那一次的会议上,中、美代表也有一番精彩的“唇枪舌剑”。  


  针对当时美国代表对中俄的指责,刘结一行使答辩权。他说:叙利亚局势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中东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起源是什么?有关国家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历史记录是清楚的,安理会成员也十分清楚,这不是在安理会歪曲其他国家的立场就可以改变的。




中国外交官随机应变、临场反应能力的一次体现




  “刘结一代表的最新发言确实时间比较长,平时类似的发言一般比较简短。这说明了在中东问题、在叙利亚问题上,大国之间的分歧和不同看法比较多。”联合国问题研究专家、外交学院教授郑启荣说。


  他表示,英美代表“带头”向中国代表“发难”并不罕见,“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由于历史原因,中东地区曾长期处于一些欧洲国家的势力范围。现在在与中东问题有关的和谈中,欧洲国家也往往比较活跃”。


  “其实一直以来,面对外界的指责或者不解,中国代表都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有立场地发声。”郑启荣解释道。而在联合国舞台上的每次发声,既是展现中国外交官风采的一次机会,也是对外交官随机应变、临场反应能力的一次考验。


  他表示,随着美俄在中东问题上的角力愈来愈深刻、复杂,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声阐释中国立场、回应争议的场景可能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外界视野。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强奸犯站出来那一刻,世界为之感动!

“中.共.四.大.领.袖”不同时期排序之内幕

(组图)十大美男毛笔字,一个比一个漂亮!

史上最难被杀死的8个人,第一名至少被暗杀638次!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

热论|徐氏家祠构建始末及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后人现状(组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