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辉故事】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

2017-09-24 小七聚艺堂 新乡文史论坛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为卫辉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字莜忊,号悔斋,晚号抑斋)家私宅,解放后曾作为市委办公楼使用,位于城内道西街丽湖花园内,民国初年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楼砖木结构,青砖墙基,中西式结合,分上、中、下三层,高约15米,占地576平方米,下层为地下室,前面有半月形凉台,四周有双柱走廊,凉台左右侧各有耳房。穿过凉台是宽敞的会客厅,客厅东西各有一室相对,绕过影屏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尽头和东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间在“T”字形走廊两边,室室相对,约20余间,上下两层基本相仿,上下楼梯均在后部。


该建筑样式精巧,美观大方,坚固而拥,保存完整,是独具一格的近代优秀建筑。

1938年日本入侵汲县(现卫辉市),次年在县城西门里路北王家大楼设立日本警备司令部,成川为司令,并经常于王家大楼后坑和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后操场、纱厂木桥附近杀人,日本帝国主义经常在这里审讯强杀,死伤不计其数,该旧址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特别是在侵占卫辉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成为名符其实的日本侵华罪行遗址。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建筑可谓是中西合璧,西洋古典的比例,砖石的维护结构再加上传统样式的屋顶,这些都是清末民国初期建筑的重要设计元素。民国时期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建筑从古建筑到现代建筑的一个过渡时期,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对系统反映日军侵华的战争罪恶,进一步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罪恶企图,对青少年进行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无论从建筑方面、人文方面还是抗战史研究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小七聚艺堂”记

        聚艺堂,小七之堂号也。

        堂号,本谓厅堂、居室之名,由来久矣。究其源,或曰魏晋,或曰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迄今风习犹不绝尔。

     

        其初,多为世族徽号或代称,内容或铭记祖先之郡望,或彰扬祖先之功德,或承绪先祖之余烈,或传颂先祖之嘉言。李氏“陇西堂”、郭氏“汾阳堂”、朱氏“格言堂”、周氏“爱莲堂”、裴氏“绿野堂”是也。

        有宋以降,文人雅士则藉以签署于自作诗文书画,姓族堂号随之演化为斋号室名矣。每以庵、亭、轩、堂、馆、斋、园、阁、楼、庐、庄、居、舍、苑、台、山房、书屋、草堂、精舍、山庄等,冠以一字或多字而名之。取义颇多,词约指明。宋辛弃疾“稼轩”、清蒲松龄“聊斋”、梁启超“饮冰室”、 毛泽东“菊香书屋”是也。


        今者,堂以“聚艺”为名,其意有二。

        一则,意为一个汇聚艺术家、艺术品的殿堂。我希望能聚集天下艺术家和收藏家及艺术爱好追求者众乐一堂,发扬传承中国艺术文化,复我中华文化盛世。聚古今书画于一堂,艺生活之术于一家,堂煮众茗茶于一壶,不为钱财欲利,只为传承古今。

         二则,闲暇之时, 好友相约“聚艺堂”,煮清茶一盏品人生,听戏儿一曲观生旦净末丑,喷空畅谈艺术与摄影,备一纸笔墨绘丹青。“翰墨传情文友相交以诗书文乐,丹青寄语心花聚会将岁月作歌”。走过红尘岁月,看尽人世繁华,回归平淡人生,愿守一方净土,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有客笑问:“堂今何在”?小七答曰:“居无定所,不知所处。或在聚处,或在心中”。故以“艺”润志,悠然自得。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雅,唯以得生活之真趣,乐在其中而已!

    感谢关注小七聚艺堂!欢迎分享和转发!搜索小七聚艺堂微信号:xq673554599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小七聚艺堂与您一同感悟生活,品味艺术!



总编辑楚国农夫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新乡人物】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职务新动态

在四个重要岗位上的杨尚昆

是真的,阎王爷居然是延津人!

1979年,中央军委授予的79名战斗英雄今安在?

【悼张国荣】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写尽人世悲伤,仅需这两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