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故事】石婆固南秦庄秦氏渊流及南秦庄村名由来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秦雨 |原创
且说距县城西北约二十里有三秦庄:南秦庄、东秦庄、西秦庄。南秦庄位居其南,西临作家刘震云笔下的塔铺,东十余里接石婆固镇政府,位新公路从村庄穿过,是个街道整洁,民风醇厚,经济突飞猛进,充满活力的村庄。
然而关于南秦庄的来历,还颇有些坎坷和曲折。
秦氏族人公认祖先为山西长子县洪喜村人。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秦氏合族碑序“……吾始祖祥发西土秀毓长子奉例迁延邑北二十里唐儿谷居住,迄今三百余年矣”记载推算,秦氏祖先一支自山西迁入延津县西北唐儿谷,时年当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比明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体大移民时期晚一百余年。
延津史上多灾多难,战事频繁,加之明初北伐屠戮,中原人民生灵涂炭,天灾,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更使饥民流离失所,延津大地赤地千里,村落萧条,县西北二十里外人烟尽绝,饿殍遍野。
1938年2月,日本侵占县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难民外逃达2.2万之多。饥民命几不保,更遑论身出何处修碑续谱之事。故秦氏族人自唐儿谷后,一世二世三世直止五世名号具不可查,实为憾事。
自唐儿谷后,秦氏始祖膝下育有三个儿子,三子一门因灾荒之故于二世搬迁至河南通许柏子岗。长子、次子二门仍居原地唐儿谷。唐儿谷旁当时有两条官道,一条自山东至河南新乡的东西向官道,一条从延津至卫辉的南北向官道。南北官道传说当年慈禧太后避难时曾从此道经过。东西官道,兵荒马乱时期,时有山东响马从此路过。
响马,打家劫舍,掠夺资财,族人不堪其苦,于四世时,长门与次门举家搬迁至北五里秦家庄。至此,唐儿谷不复存焉。
秦氏“北老坟”
延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故风沙尤重。清道光年间,十三世祖有名秦方者,其通易经,懂风水之术,虑秦家庄受风沙之苦,非久居之地,故常于风雨交晦之时,栉风沐雨,遍察新居。后纠里士村内亲姚氏并铁匠段姓人南迁三里设庄。因庄仅有秦、姚、段三姓,故时称“三合庄”。后段氏无后,绝,外人有称“秦窑(姚)”者,因其名多有贬义,村人多有忿言者,以至于多有口角之争。渐后,便以“西地”“北地”称呼。后又几年,忽一夜之间,风沙扑压秦家庄,屋舍多被湮埋,村人有从窗户爬出逃命者。
于是,村人投亲靠友,有西移二里者,有东去三里者,有南迁三里“三合庄”者;建国后,政府加强了行政村的管理,于是,从秦家庄西移的叫“西秦庄”,东移的叫“东秦庄”,南移的叫“南秦庄”,至此,秦家庄不复存焉,徒留一井,父辈人尚有见者。
由此,自清朝咸丰年间先祖秦方等建“三合庄”始,至今,南秦庄已有160余年历史。
1911年春,通许柏子岗三门之后十四世孙秦义、秦相前来延津本土首次续宗派,宗亲相认,不胜唏嘘。遂定秦氏从十八世续宗派二十字: 文明运际昌,祖德庆延长。一本同源义,继述传守良。 (后,通许秦氏族人研究又新续宗派二十字:新兴培占立,显耀有成法。敬怀克广志,万事振帮家。)
1995年春,通许三门之后十八世孙秦文焕等又至延津,联同本土秦学,秦秀儒,秦伟,秦纯,秦有明,秦西义等人共叙家谱之事。走时留有通许秦氏家谱一本。后秦有明,秦伟等也回访通许,以联宗亲之谊。
秦氏“南老坟”
现秦氏宗族存嘉庆二十三年立“秦氏合族碑序”碑一硧,在原唐儿谷遗址西南二里许,称“南老坟”。1985年,新荷铁路从此处通过,老祖坟及石碑被迫北移一百多米。1987年,续家谱时,在老碑前又立碑记载此事。
后,秦氏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由东西秦庄族人牵头,1997年农历8月,又在秦家庄遗址北立碑续谱,记录了十六世以后子孙姓名。(秦家庄原有老碑一硧,1958年后下落不明,徒留“北老坟”之名!)
现观秦氏宗族“南老坟”之状,树木已伐,坟地被耕,徒留风蚀之残碑破砖,如不加以修萁抢救,一但碑敝漶灭,茔坟无踪,其后世则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恐祭祖无门矣!
秦氏“南老坟”秦氏合族碑序
纵观整个秦氏一族之家史,兼延津大地的千家万户,因生于斯,长于斯,命运几乎是相同的,饱经了沧桑和磨难。延津大地,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辉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的是历代人民坚强不屈,历万劫而不泯,奋勇抗争,辛勤耕耘的精神,秦氏族人也和众多延津人民一道,用勤劳和智慧在一代代的构建着延津的蓝图。新时期新面貌,我们坚信,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延津人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和辉煌!
作此村史,曾得到延津东街李平川(闲云野鹤)先生,村内前辈姚好学、秦中行、秦中彬、秦秀福、秦百岳、秦全禄、秦春等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秦雨 网名雨潇潇 延津县石婆固镇南秦庄人 喜欢看书,热爱文学,愿与真诚为友。作品有《一席话》《温暖的回忆》《我到底叫啥名字》《流泪的红蜡烛》《农民工,我亲爱的弟兄》等。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本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