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奉先 2018-05-25


倾国倾城

李夫人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她的父母兄弟均精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因犯法受宫刑,然后到宫中担任养狗的职务。其兄因擅长音乐歌舞,而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爱,每次演唱新作,听众无不感动。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唱道:

汉武帝叹息说:“好!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


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趁机对武帝说李延年的妹妹善长舞蹈,汉武帝便召见李夫人,见到李夫人后,发现她果然是美丽善舞,心里很喜欢她,于是将她纳入宫中为妃。 从此李夫人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刘髆。


后来,李夫人病重,武帝亲自前去探望她,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道:“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陛下。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汉武帝说:“夫人病重,大概不能痊愈,让我见一面再嘱托后事,岂不快哉?”


李夫人说:“妇人容貌未曾修饰,不可以见君父。妾不敢以轻慢懈怠的态度见陛下。”汉武帝说:“夫人如见我一面,将加赠千金的赏赐,而且授予你的兄弟尊贵的官职。”


李夫人:“授不授尊官都在于陛下,不在于见妾一面。”汉武帝还是坚持一定要见她,李夫人便转过脸去叹息流泪,不再说话。于是汉武帝不高兴地起身离开了。


汉武帝走后,李夫人的姐妹责备她说:“贵人您为什么不可以见一见陛下以嘱托兄弟呢?难道这样痛恨陛下吗?”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愿见陛下,正是为了能确实地托付兄弟之事。我因为容貌美好,得以从微贱地位获得宠爱。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则爱意松懈,爱懈则恩义断绝。陛下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来看我,正因为我平生美好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抛弃我,还怎么会记得怜悯录用我的兄弟呢!”


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果然思念不已。忽一日武帝梦到李夫人后,想与李夫人再见一面,便找来方士设坛作法。武帝在帐帷里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便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武帝又自作赋以寄恨焉。于是命画师将她的容貌画下来挂在甘泉宫。 


这位聪明又美丽的薄命女子,就这样走完了短暂的一生,连魂魄也不让汉武帝亲近。或许因为歌妓的出身,使李夫人早早看透了爱情的虚幻,色相的执迷与短暂!她其实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女性呀,即便到了最后一刻,依然冷静地掌握了汉武帝的心理,也因此能成为武帝一生中唯一珍惜的女人。


汉武帝直到最后都没有忘记李夫人,相传,汉乐府的著名诗篇《秋风辞》,就是武帝为怀念她而创作的。

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武帝少子刘弗陵继位,是为 汉昭帝。汉昭帝继位后,由大将军 霍光辅佐朝政,霍光依照汉武帝的平素意愿,在宗庙中以李夫人配享祭祀,并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无弦琴

苏轼《琴诗》云: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匝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

读几首陶渊明的诗,真是奢侈的清福: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这一句,犹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一句:“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当身心被凯风与阳光洒遍,我已是自在的我。所以说,陶诗是有知解的,他认识到了一个通透的自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墙上正挂着《饮酒一》,窗边也养着几丛菊花。国学大师顾随称赞这两句是“自然而然,无所用心;不觉欢喜,真是欢喜!”


得个半闲,放上几支无字歌或古琴曲,音乐淡而静好,一丝丝弥漫在屋子里,一份淡喜的心情随之流出,便品味出“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一点妙处了。你看啊:


那是一座古老的山,山边有一池清泉的温柔,苍凉的山顶,只有一株老松。一块青石,在树下醉卧了千百年。老松树下,有一抹沧桑的影子,一张古琴,横放在沉睡的青石板上。


这也是一张古老的琴,古老的琴身,布满了年月的尘埃与久远的的伤痕。这,是一张断了弦的琴,这是一张无弦琴。一声哀鸣,有如伤雁的凄号,颤抖地从七根空弦上传来,响彻了我的心肺,也响彻了天地的每个角落。

琴无弦,如同画无丹青书无墨。


到底这张七弦琴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抚摸着琴身,犹如抚摸着一段段触目惊心的故事。或许,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群文士被追逐到这里,走投无路的时候,只得将随身携带的古琴拿出来,挥剑断弦,以做最后的抗争;或许,那是一个隐者的古琴,在听说了国家有难的时候,毅然斩断了平时聊以自娱的琴丝,以示下山入世匡护正义的决心;也或许,这是一个深闺女子的琴,她在这座孤荒的山上等待着心上人的时候,但他却失约了,她生气得用剪刀剪断了琴弦,以断绝心中的情丝。


我读不懂古琴的原因与岁月,可当我抚摸着古琴身上沧桑的记忆的时候,我猜想着它的失落,应该从一千年前开始。但是无论如何,这张琴已经在这里了,带着七根空弦,守护了千年的寂寞。


从古琴遗留的眸光,我能联想到一千年前这张古琴的辉煌。或许,它曾独倚兰舟,为采莲女而歌;或许,它曾期待着一段花开的传说,摇映出江南如水的温柔;也许,它曾伴随着一盏青灯,唱出古老岁月里的珍惜;凭一弦清音,赢得了多少潇洒游缰。可是,这一切,包括那绕梁不去的琴声,却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现在的它,只是一张无弦琴。


这一千年来,,没有琴弦的日子里,它只能孤芳自赏、聊对清颜;在着一千年来,没有韵律的日子里,只能默守着四季的变迁,看周围景色的变迁与流逝;在这一千年来,听不到时间流动的日子里,寂寞也许成为了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这一千年来,它活在平凡而不甘心的日子里,它无法接受没有琴弦的现实,它在逃避,逃避着这不如意的生活,它也在追问,追问着生活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它。更多的时候,它是在回忆,回忆着那过往岁月里的琴声飞扬,回忆着那过往岁月里最美最爱的风景,回忆着那已断了的琴弦在千年前弹奏的美丽。在回忆中,它仿佛又感觉到了一双巍颤颤的的手触动了梦中的琴弦……


一千年,它都是在寂寞与迷惘中度过了。它变得苍老与无助。习惯了寂寞的感觉,它的心也如一潭死水般的寂静,昔日如何如何的雄心壮志如何如何的想要改变,早已消逝。


死亡般的感觉,在那潭死水上泛不起一丝波澜。。。。。。

 


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


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词云:


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人面桃花

出自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寥寥数字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足见这个因素,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铭记心中。第二句是描写佳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人去楼空。此时彼时,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崔护,唐代诗人。河北定州人。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云:


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年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白云苍狗


《可叹》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顷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王季友,唐朝诗人,他的嫌妻子他穷困,离他另就,但世人却说这是因为王季友有外遇。杜甫为此不平,并写了《可叹》诗为诗人王季友鸣不平。杜甫认为:这种把好人变成坏人的社会舆论,有如白云苍狗一样。
   诗云:
 
天上浮云似白衣,    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    人生万事无不有。”
    秋天高空白云聚成许多形状,看的人可以会意为各种动物或什物,但不大一会,就又变成别的形状。“白云”指白色云朵;“苍狗”指黑色的狗。白云与苍狗是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但世情之冷暖和舆论却能使他们发生关连和使之变化无常。起初可以像一件白衫,瞬息之间能使之变成黑狗。这种事古往今来都一样,人生世间是无奇不有!
    现在说“白云苍狗”已脱离杜甫为诗时的背景。泛指事情变化无常,使人莫测。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花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

 


青梅竹马

原来这么多熟悉的名句、成语都出自这位大诗人之口,譬如: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出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蜀道难》中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月下独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行路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将进酒》中的名句,还有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是以李白名作《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主线的作品,其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诗中原句。


李白信手拈来的一句古诗,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由此,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唐诗巨匠“诗仙”的语言魅力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李太白诗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无规无距,角色多变。如《长干行》中李白以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写“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有真情实感,正如我们常说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对方的内心,李白的诗就是敢如此下笔,才分外动情。


二、突破固有模式,善于创新。看惯了五律、五绝(每行五个字的诗叫做五言诗,八行的五言诗叫做五言律诗;四行的五言诗叫做五言绝句),再看李白的《蜀道难》感觉格式上差异甚大,蒋大师认为《蜀道难》大概是运用技巧最复杂的诗,包括押韵、文法、结构。《诗经》是四,《楚辞》加入了三,后来的四二二形式变成了五,又变成了七。《蜀道难》则是有一、有三、有四、有五、有七、有九,中间的变化是阶梯式的发展。


李白在古诗长短句间节奏的把握,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贝多芬的交响曲,跌宕起伏、震撼有力。

三、孤独之感随处可见。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众所周知的代表作,结构相同的五言,句句相连,环环相扣,把我们引入了他和月的孤独之夜,特别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让我们深感他的孤独、凄凉之心,蒋大师引领我在孤独的背后,感受到了李白对生命的慨叹:人生不过是无情之情,也许有一天在渺茫宇宙中还有相遇的机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达的正是如此。


四、洋溢潇洒、豪迈的诗作。李白是一个随处流浪的诗人,他的潇洒和豪迈是注入骨子里的,诗作《行路难》中明显体现了诗人豪迈的内心世界,前一句写太行山满雪阻碍,后一句又转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浪漫的诗句用梦将阻碍放置一边,多么洒脱的一位诗人。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把自己的豪言壮志表现出来,表达了他对苦难的不畏惧和对未来的向往,给生命了一个巨大的希望。


五、依依送别、浓浓我情。送别诗是唐诗的一大门派,李白的送别诗同样句句感人,精彩纷呈。《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问问这东流的长江水啊,离别的哀伤比他还长,这是怎样的一种难舍之情!


杜甫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的诗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他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无奈,任其自然,但又不失希望!

 


沧海桑田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首句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曾经沧海,对我而言则是:曾读此诗难为诗。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麼办呢?
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 

或许有两种可能: 
要么在记忆之海里继续沉浸,在往事裏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 


要么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
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 

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裏满是奇峰深谷,
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 

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 

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 
顶多只是远远地想像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 
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 
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 

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


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音。 

总编辑:楚国农夫

微信号:nrawbz1215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空姐遇害案”细节曝光后,搭顺风车带给我们哪些冷思考?

严书记终于出大事了!

最难忘《杨家将》主题曲《千年悲歌》《今天的烽火》

毛主席“粗话”欣赏!

新任宣传部长的博士毕业论文后记,催人泪下!

【连环画三国演义13】煮酒论英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