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棒!一口气看完古人怎么用墨

2017-04-01 跟名家学写字画画


古代的书家们,文采都不差,想象力又好,常爱比喻,对于用墨的理解,多是用“血”、“肉”来表示墨的存在,历代经典的书法作品中,都蕴含着精湛的用墨技巧,是书法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性。


目前可见的最早墨迹为殷商时代一陶片上的“祀”字,据专家说,最早的书法,还没有审美意识,主要是实用性,所以早期的书迹留存在甲骨、钟鼎等等实物上,些实物媒介上的文字虽为先书写后契刻(或铸造),但绝大多数不以书写之迹作为最终效果,因而这一时期的书法因其突出的实用性及书写载体等原因使得墨色无以展示。



到了两汉,当然书法还是重实用,但是已经有了对于艺术的追求,逐渐自觉了,这个时候的简牍和帛书出现了,多为浓墨书写。



至魏晋南北朝,这时候是中国书法的巅峰,文人墨客对于书法的艺术性的追求进入了自觉阶段。从流传下来的资料看,书家在笔锋落纸的时候已经注意着墨时的入纸角度了,认为浓墨“浆深色浓,万毫齐力”,能产生圆润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此时的书法,包括绘画,都喜欢用浓墨,有“浓墨如漆”的审美准则。



说魏晋是书法的巅峰,那么唐代也是一个“巨”峰了,书至唐时,书家对于艺术的追求愈加自觉,在用墨上,书法家们对用墨开始有了探讨,并且把墨法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比如,欧阳询认为“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则滞锋毫”,既反对用淡墨,又反对用极浓的墨,而孙过庭则认为墨色“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他的书法作品追求墨彩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一说宋人书法,就会想到“尚意”书风,同时,画坛的文人画开始兴起,墨作为必需品,其使用也开始慢慢改变,所以宋代文人开始对墨的浓淡变化进行探索。比如,苏东坡对于墨色的追求,虽然喜爱浓墨,但是已经由“浆深色浓”、“如漆“的浓墨追求,变为黑而光、“光清而不浮,赞赞如小儿目睛”的浓墨意趣了。从这种追求中可以看出苏东坡对于墨色的重视。



“宋四家”里面还有个性的两家,也对用墨有追求,相较于书坛大哥苏轼,黄、米墨色则偏淡了,总的来说,宋人用墨不再拘泥于前朝浓墨的风格,出现了多样化的取向,是尚意书风的重要探索。



上面说,宋代有了文人画,到了元代,文人画到了顶峰,“自宋以前,画家取笔法于书;元世以来,书家取墨法于画” ,也就是说,此时的书坛用墨受到了文人画的风格影响,而文人画则追求清妙简远的境界,墨色与浓淡之间,有层次,有趣味。比如元代的“书协主席”赵孟頫,用墨就偏淡,他追求回归晋唐,追求简远,因为对后世影响极大,最典型的就是到了明朝,董其昌,把淡墨用到了极致!



也就是说,到了明代,可以看到前朝各种用墨追求,此时就已经累积了很多的用墨技巧,不过总体来说,相较于后世,用墨的表现力还是不够。



在明末清初时期,受王羲之的后代王守仁同志个性解放的思想潮流影响,书法界也开始“浪漫”了,由书法的作品形式,审美倾向都开始改变,这个时候,生宣也出现在书法创作之中了,大家应该知道,生宣发墨很快,渗化效果好,在用墨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墨色变化,所以这时候的“流行书风”就是通过用墨来凸显个性,大尺幅作品干湿浓淡,可以说是书法史上重要的革新。



这个时候,值得一提的是“涨墨”的运用,其实在明朝以前,这种用墨方法是忌讳的,但是审美一直在变,可以说,明末清初时的审美意趣对现当代的书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涨、浓、干、湿并用极具渲染的视觉效果,是目前书法“展厅化”的一个前奏吧。


由此看来,中国书法史,不光有“千古不易的笔法史”还有由浓到淡,由淡到涨的墨法史,真是长知识了!~



知识归知识,我们书法爱好者也要从中有所得,比如,涨、浓、干、湿这些变化,除了墨本身的性能,还有一个潜在的角色——我们忽略了,水!水和墨的运用才能出现这么多的变化。


古人研墨,用墨块、砚台和水,比较麻烦,但是自己研墨有一个好处就是书写的时候非常流畅,因为含胶少。现代人用墨汁,但是在用墨汁的时候,最好不要往墨汁里面倒水,兑多兑少墨色都会发灰,时间长了还会变质,发臭!



所以建议备两个容器,一个盛水,一个盛墨,用的时候,笔尖先蘸水,再蘸墨,在用之前把笔蘸湿稍微刮掉一部分水分就行至于刮掉几毫升水合适,就需要你多试试了~


顺便再说两句,如果您喜欢用砚台磨墨的话,新买的砚台一般都会上蜡,所以很多人磨墨说不下墨,那是当然的了,所以新买的砚台,您最好用800目细砂纸打磨下砚堂,然后在磨墨,效果最佳。


当然,如果对文房很讲究,也可以挑一款“有型”、“趁手”的砚台留着,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挑选吧。



一起学写字画画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作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