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13世纪多民族佛教文化视域下的河西地区西夏石窟研究》”以高质量成果优秀结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贾维维副研究员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13世纪多民族佛教文化视域下的河西地区西夏石窟研究》(项目批准号:17CZJ022),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准予结项,获“优秀”等级。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课题组在在深入分析11-13世纪河西地区西夏艺术相关的文本与图像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以整窟为研究对象,对一些河西地区的精品洞窟展开综合论述,如榆林窟第3、4窟,东千佛洞第2、4、5、6、7窟,对各窟壁画的题材内容和配置内涵展开综合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以某一造像题材为研究对象,分节论述,从图像志、艺术史和佛教发展史等角度出发,分析西夏石窟具体的图像题材之衍变轨迹、其所反映的宗教内涵以及西夏社会不同群体的信仰倾向。此外,本课题还从西夏与多民族文明多元互动的视角出发,将一些艺术现象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深入考察,力图还原中国汉、藏、西夏、甚至印度、尼泊尔等区域文明关系发展、凝聚、创造、重构的关键历史时期。
课题最终成果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点突出特征和成绩:第一是研究思路的拓展,不囿于地域或者时间的限制,从宏大的跨地域、多民族文化大交融背景出发去深入考察某一图像题材,并且重视多语种文本的识读、翻译、比对,力求找到图像的文本依据,或者指出经典与图像之间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等。第二是研究结论的实质性推进。在详实论证、缜密推理的基础上,梳理了某些石窟壁画图像的演变轨迹(如五护佛母、八塔变、七政宝、新样文殊五尊像二菩萨对坐像等)、对个别图像题材进行重新阐释(如玄奘取经图、一面十二臂真实名文殊、阿弥陀佛来迎图等)、对此前未得到正确释读的图像进行定名或者纠正(如东千佛洞第5窟之前没有识读出的十一面八臂观音、水月观音下方的取经图、双头佛下方供养人、金刚萨埵曼荼罗等、东千佛洞第4窟中心柱图像的全新解读),得出理解西夏藏传图像的新思路,解决学界此前并未解决的图像难题。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学术价值
从图像与文本互证、多民族佛教文化互动视域之下深入剖析西夏石窟壁画内容。作为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流互融的重要时期,11-13世纪出现了很多全新的艺术特征,需要通过细致的文本研读和图像分析工作来尽力还原事实原本面貌,进而钩沉出佛教图像殿堂内各种创新、重构、交融现象。本课题以此为思想指导,挖掘大量图像资料和梵、藏、汉、西夏文文献记录的珍贵信息,深入剖析西夏石窟壁画相关题材内容及其配置内涵、西夏石窟壁画内容的多元性和宗教思想的复杂性,进而凸显西夏石窟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2)应用价值
对西夏石窟进行深入研究,可增强河西佛教石窟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分析西夏石窟图像,探寻宋夏时期汉地与印度文化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蛛丝马迹,无疑会对这一时期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通过全面细致的解读敦煌西夏石窟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敦煌学、西夏学、藏学等学科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加强西夏文化遗产的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有重大意义,可以提升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地位。
项目负责人简介
贾维维,艺术史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藏佛教艺术、西夏艺术,主要研究专长是佛教图像学、西夏时期敦煌壁画艺术、丝绸之路艺术,擅长利用跨学科、多语言的研究方法来审视11-15世纪汉、藏及多民族文化交流史。目前围绕敦煌石窟艺术或汉藏佛教艺术研究领域已出版专著2部,包括《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元明清卷)》(与谢继胜、魏文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待出版编著2部,分别为《甘肃瓜州东千佛洞西夏艺术》(任主执笔,浙江大学出版社)、《黑水城西夏艺术》(学术性图录译著,任副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等核心刊物上围绕敦煌石窟艺术、西夏艺术、明代北京藏传佛教艺术等方向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编辑 | 刘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