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学知识】春节的由来

2017-01-21 003 方略书院





【小年】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称送灶、辞灶、醉司命。灶神称东厨司命定福灶君,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它主管人间的饮食,是一家之主。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现在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这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祀灶神在晚上进行。祭祀时,摆上果品甜点,先磕头烧香,然后揭掉旧灶神烧掉,这就是送灶神上天。祭祀灶神时,应多摆设甜和黏的食品或把糖粘在灶神嘴上,传说这样可以使他嘴甜,只能说好话。有的还在灶神上抹称“醉司命 “。


【除夕】

除夕,又称“除日”、“除夜”等,俗称大年夜(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称小年夜。除夕为大除),旧称“年关”,是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晚,即大年三十,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的“除”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就是“月穷岁尽”的意思。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猛兽叫“年”,每到岁末就出来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火光和巨响。于是每到岁末,人们都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鞭炮,吓得“年”再也不敢出来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后来人们逐渐把穿红色衣服演变成贴红色春联。过除夕,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状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一年比一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吃“团年饭”。吃团年饭时,桌上一定要有“鱼”,象征“富裕”和“年年有余”。饭后,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到了大年初去拜亲访友。


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时间是农正月初一。它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等民族都过春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商朝时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据《史记》、《汉书》记载,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迎神祭祖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占卜气候,祈求丰收。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俗称走喜神方,互祝相贺,称为拜年。另外,各地还要放爆竹,以驱祟迎祥。

【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早在西汉汉文帝时,就已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他因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下今在月-十五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下令民间也都挂灯 。后来这种佛教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的节日。


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后随着时间推移,元宵节的内容不断变化。唐玄宗时规定观灯为3夜,元宵夜出现杂耍技艺,北宋延长到5夜,出现了猜灯谜活动。明朝时规定正月初八张灯,正月十五落灯,又增加了戏剧表演。元宵节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元宵(又称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一般认为元宵节是春节活动的结束 。




   转发是最大的鼓励!谢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