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钩沉】胡耀邦四登岳阳楼,最后一次不留片墨

方略书院 2020-09-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钱江说当代史 Author 钱江


胡耀邦和岳阳楼

◆ ◆ ◆
作 者:钱 江 
来 源:钱江说当代史
题记:其实,这个题目应该写作:胡耀邦与岳阳楼及《岳阳楼记》。那样的话出现重复,而且长了,但更加切题。

洞庭湖边岳阳楼,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双星闪耀千年。可以肯定,胡耀邦和岳阳楼及《岳阳楼记》的故事,为天下名楼和千古名篇增添了新的光彩和更加深厚的含义。

古今千年,胡耀邦或许是登临湖南岳阳楼次数最多的国家领导人,一生中至少4次登上岳阳楼,留下了记载或回忆。他还有机会乘舟洞庭湖,从水面上端详岳阳楼。

岳阳楼承受风雨观览当今 21世纪风云,与胡耀邦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 

古称江南名楼有三:岳阳楼、黄鹤楼与滕王阁。

岁月烟云聚散,宋代以后,初建的黄鹤楼、滕王阁即已不存,如今所见,均为千年后再建;唯洞庭湖边岳阳楼千年常在,阅尽无边水色天光,遍览岁月沧桑,经历代修缮,至今屹立点将台上方。

▲湖南洞庭湖畔岳阳楼。钱江摄

1. 胡耀邦一上岳阳楼,鼓励岳阳人背诵《岳阳楼记》


岳阳楼闻名古今,自有楼阁形胜,置身江山景色绝美处的缘故。但它所以名传天下,历经千年而盛名益盛,更仰仗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著文,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2个字,将岳阳楼前洞庭湖景色收进笔底。再逐次递进,引申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和阔大胸怀。
《岳阳楼记》成文千年,不知打动了多少志士仁人的心扉,慨然而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胡耀邦,则是20世纪受《岳阳楼记》影响最深的中国人之一。目前虽无确切的文字记录,但从胡耀邦历年来多次回忆中可以证实,他在少年时代就能流畅背诵《岳阳楼记》,直到走近自己生命终点的时候,他又一次来到岳阳楼下,倾心背诵《岳阳楼记》,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朗读出声,感动了身边的人们,也使八百里洞庭边的千年名楼增添了光彩。

虽说生在湖南,此前并没有机会。胡耀邦第一次登临岳阳楼,是1960年9月28日。这年,他45岁,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那天胡耀邦来到湖南岳阳县视察,一下车就到县委,要求借来《巴陵县志》阅读,并提出要上岳阳楼。

下午,胡耀邦的愿望实现了。八百里洞庭奔来眼底,吸引胡耀邦久久观览。他踏楼梯上到二层,细细欣赏大型木质雕屏上刻写的清代书法名家张照手书《岳阳楼记》,逐字逐句吟诵。读过之后,胡耀邦对陪同者说,今天我们要以无产阶级的观点,赋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以新的生命力。

▲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湖景色。钱江摄
 
第二天,胡耀邦来到相距不远处的3517工厂俱乐部,那里正在举行县属机关干部会议,胡耀邦上台讲话。

胡耀邦扳着手指对满座干部说:湖南多“阳”,有益阳、衡阳、耒阳、祁阳、桂阳、邵阳、麻阳、黔阳和浏阳,加上岳阳就是十“阳”。十“阳”中只有岳阳有天下闻名的岳阳楼,关于岳阳楼又有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胡耀邦说到这里,突然大声发问:请问在座的岳阳人士,谁能把《岳阳楼记》背诵下来?

胡耀邦问得突然,一时无人应答,形成冷场。那时干部中有不少人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熟读《岳阳楼记》可以想见。

少顷,岳阳第一中学校长吴晓霞站了起来,说道:“我来试试看。”说罢,他流畅地将《岳阳楼记》大声背诵了一遍。

吴晓霞时年43岁,毕业于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古典文学功底深厚。他于1949年初加入中共地下党,解放后接管岳阳国立中学,长期担任校长。 

听得吴晓霞一气呵成地背诵《岳阳楼记》,胡耀邦很高兴,称赞说,岳阳人应该能背《岳阳楼记》。

胡耀邦接着说,把《岳阳楼记》背下来是一种形式,主要是要找到其中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有作者那样的忧乐情怀。(2006年6月访问吴晓霞之子吴八全的记录)

胡耀邦说:大家应该多读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多读一点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现在国内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每个共产党员发扬崇高的“先忧后乐”精神,我们一定能战胜暂时的困难! 
      
2. 登罢岳阳楼,去武汉见毛泽东

 
半年之后,胡耀邦又一次登临岳阳楼。 
 
1961年春光虽好,中国大地却在经受“困难时期”的饥荒煎熬。为度过困难,根据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于3月间到湖南益阳调研。下旬,毛泽东南下来到武汉,召胡耀邦前去汇报。
  
3月28日左右,从常德途径岳阳的胡耀邦第二次登临岳阳楼。此行中胡耀邦一路所见,潇湘之间饥荒满目,人民困苦。“大跃进”使得经济大局伤了元气。但另一方面,干部们心气不散,民志尚坚。胡耀邦耳闻目睹潇湘实情,胸中块磊期盼化解。
 
经过岳阳,胡耀邦再次登临岳阳楼,又一次伫立在张照手书《岳阳楼记》雕屏前,逐字吟咏全文。他对陪同在侧的岳阳县委负责人说,要好好保护这座闻名天下的建筑。(这次登临的记载,见何林福著《岳阳楼史话》,湖南地图出版社2013年出版)

走下岳阳楼,胡耀邦径直去武汉面见毛泽东。
   

3. 三上岳阳楼,执掌湘潭


一年半以后的1962年11月10日,胡耀邦来到长沙,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主持湘潭工作,岳阳县正在湘潭地区辖域之内,

胡耀邦履职几天后就到岳阳调研。

既然来到岳阳,胡耀邦至少又上了一次岳阳楼。此番登临未见确切时间记载。一说是1962年11月下旬,胡耀邦到任后到湘潭所属10个县调研情况时。另一说是在1963年2月下旬,胡耀邦到岳阳总结毛田区委领导荒山造林,抗旱夺丰产的经验。

当时担任胡耀邦警卫员的解方武告诉笔者,他第一次登岳阳楼就是在胡耀邦任职湘潭期间,跟着他上去的,因此印象比较深刻。他记忆中最清晰的是,胡耀邦走进岳阳楼一层,立得很直,大声背诵了一遍《岳阳楼记》。这时还没有见到那块《岳阳楼记》雕屏呢(因为放到二楼去了)。解方武当时带了照相机,拍下若干照片留念,可惜都在那个破坏文化的“大革命”中散失了。(2006年3月在北京访问解方武的记录)

胡耀邦还曾在洞庭湖水面上细细地端详岳阳楼。后来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的唐菲当年随同胡耀邦一起来到湖南湘潭,担任胡耀邦秘书,他告诉笔者,有一次是在洞庭湖中行船,靠近岳阳楼时,胡耀邦吟咏《岳阳楼记》,全文基本无错。唐菲当时想到:“如果不是青年时代反复诵读,不可能如此纯熟。”(2003年3月在北京访问唐非的记录)

1960、1961和1962年(或1963年初),胡耀邦几乎每年一登岳阳楼,这个频率很高,非心有所属,何能如此?

1964年6月,胡耀邦结束在湘潭的工作回京。待他四登岳阳楼,则在24年以后了。
    
4. 胡耀邦批示,岳阳楼落架大修

 
岳阳楼历经千年屹立于洞庭湖边,是历代后人不断修缮的结果。在古代,以宋庆历五年(1045年)藤子京第一次重修,以及清光绪六年(1880年)张德容重修岳阳楼,工程浩大,影响深远。

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岳阳楼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落架重修,时在1982—1984年之间,胡耀邦与这次大修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天下没有任何建筑可以永远承受岁月风雨的剥蚀。1982年仲春,新华社记者刘春贤到岳阳采访,登岳阳楼,发现主楼里设置警示牌“主楼危险,脚步放轻”,到二楼则有“栏杆腐朽,请勿靠近”字样警告。总之,岳阳楼已是危楼,楼体破败。记者随后写了内参《闻名中外的岳阳楼亟需修缮》,指出岳阳楼早该修缮,至今未能修缮的原因是管理体制不顺,本该由文化部门管理的岳阳楼却于1980年3月划归市城建局管理,从此岳阳市文化和城建部门为岳阳楼“归属”问题争论不休,阻碍了维修工程按期展开。

这篇内参刊登在1982年5月11日的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046期上。

胡耀邦当天细阅了这篇文章,写下批示:

此件转(毛)致用、万达同志(湖南省委书记、副书记——本文作者注)。这类事,省委必须有权威。谁不执行省委的决定,就把谁调开。“ 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谁都有否决权的祸害,至今没有肃清,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党内至今有些人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严肃职责,看成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所致。但我们一些领导同志,老是当老好人,对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不敢批评,不敢教育,更不敢执行纪律。应该说,这也是有负党和人民重托的一种不敢苟同的表现。请你们大声疾呼一下。


胡耀邦

5月11日


胡耀邦的批示直接推动了岳阳楼大修。湖南省省长办公会议于5月27日专门讨论落实胡耀邦批示,决定否决岳阳市原议,将岳阳楼交公园文化部门管理。

调整管理关系之后,1982年8月,岳阳楼落架大修工程开始。1984年1月,岳阳楼重新组装完毕,以原貌矗立在洞庭湖边。
   
5.最后一次登临岳阳楼,不留片墨


1988年11月,已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胡耀邦回故乡湖南小住。他于12月7日午后最后一次登临岳阳楼。那天,他于早晨离开长沙,启程时阳光灿烂,抵达洞庭湖边,却是细雨菲菲。
  
胡耀邦要来岳阳楼的消息不知何时已经透露,下午前来参观者骤然增多。胡耀邦事前关照,岳阳方面也完全同意,岳阳楼公园接待游客,岳阳楼照常开放。只有细心人看得出,这天的岳阳楼公园打扫得格外清洁。

1988年12月7日,胡耀邦在岳阳楼前留影。
艾湘涛摄

在公园门前下车时,身着浅米色风衣的胡耀邦被一群年轻人认出,发出了一片欢呼。胡耀邦没有在门口停留,径直朝岳阳楼走去。

岳阳楼还是胡耀邦熟悉的模样, 永远不会忘记岳阳楼的胡耀邦却霜染两鬓、黑发不再了。他的步履已经不复当年之矫健,尤其是膝关节胀痛,走起路来有时显得费劲了。

他的精神还像青年时代那样饱满,胸襟则益加宽阔,朝天下名楼径直走来,他的无限情怀一定又被《岳阳楼记》触动了。

来近楼前香炉前,胡耀邦一边走一边开始背诵《岳阳楼记》。待到迈进岳阳楼,他已背诵到了“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再往下背,在个别文句处,胡耀邦念得有些磕绊,不像近30年前初次登临那样脱口而出有如行云流水了。不过,左右稍作提示,胡耀邦即能接住下句,最后背诵完全文。

背诵《岳阳楼记》进入尾声,胡耀邦进入忘我境界,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朗诵出声。
  
▲1988年12月7日,胡耀邦在岳阳楼一层雕屏前诵读《岳阳楼记》。艾湘涛摄
   
他身边一片悄静,惟有楼外潇湘风起,洞庭波涌,天上云飞。
 
胡耀邦背诵完,兴犹未了,站在《岳阳楼记》木雕屏前,又将全文逐字逐句读了一遍。读罢感叹:“人老了,记性差多了。早几年,我还可以将《岳阳楼记》全部背下来呢。”

胡耀邦默然无语,一步步慢慢登上岳阳楼顶层,眺望洞庭湖水。
 
云天茫茫,湖水滔滔,远处君山绿影一点,若隐若现。黄庭坚有诗云:“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此时的胡耀邦并无笑意,只管倾听讲解员犹带乡音的介绍,自己不作评论。

环楼走了一圈,胡耀邦平静地走下岳阳楼。公园管理处负责人奉上留言册,希望他题词留言。胡耀邦谢绝了。岳阳市委领导亦上前请求,胡耀邦仍执意不肯动笔。是范仲淹名篇已将岳阳楼的意境说透,还是胡耀邦性格中述而不作的作风再次显现?胡耀邦摇了摇头,离开了。
  
这时的胡耀邦,正在走近生命的终点,自有上下天光去印证他的胸怀。他来到岳阳楼,没有在这里留下一笔墨痕,但他的身影和足迹已经深深地印刻在这里,非但使岳阳楼增色,也使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得到了更新更深刻的诠释。
                    
作者附记: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岳阳何林福、艾湘涛先生热情赐教,提供重要史料和照片。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本文曾以《胡耀邦三上岳阳楼》为题于2009年发表于《传记文学》杂志第11期。文章发表后,何林福先生多有垂教,与笔者多次书信往返,探讨胡耀邦与岳阳楼的关系。他是熟悉岳阳的文史大家,对岳阳和洞庭湖历史沿革深有研究,专著迭出。与他商讨后,我认为自己初文有误,胡耀邦至少4次登临岳阳楼。本次修改时基本采用了何林福先生的研究成果,行文作了相应调整。艾湘涛先生同样对岳阳文化有深入研究,提供了他于1988年12月作为当事人见证胡耀邦参观岳阳楼的所见所闻,在此深表感谢!

关于岳阳楼的历史沿革,详见何林福著《岳阳楼史话》,湖南地图出版社2013年出版。 

2020年5月20日又识 

- End - 

@感谢点亮“在看”支持!



往期荐读

中美关系面临四场危机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会因为疫情受阻吗?

根本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

农业是目前经济复苏工作的重中之重

@图文除原创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平台接受相应栏目投稿,文责自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