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言的那些艰难时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涛哥19 涛声一久 2024-01-25

最近,作家莫言在B站给年轻朋友的视频信《不被大风吹倒》刷频。


视频中,莫言讲述了他的两个艰难时刻。


第一个艰难时刻是他童年辍学,孤零零地放牛割草,幸好他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而认识了很多字完成自我启蒙,“就是这本工具书,陪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拿起笔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艰难时刻是他和爷爷去割草突遭大风,但爷爷与大风坚决对抗,没有被大风吹到,“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胜利了”。


莫言讲述的这两个故事的确是他的艰难时刻,很感人也很励志,的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如莫言所言:“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因为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其实,莫言还有很多艰难时刻,从一个辍学儿童到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名之路可谓历经坎坷艰辛。


小学五年级辍学后,莫言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长达十年,终于在1976年逃离土地。


 童年莫言(左)

背着唯一的书《中国通史简编》入伍后,莫言有幸当了图书管理员,阅读了大量书籍。


1984年,莫言得到著名作家徐怀中的赏识,破格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次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第二年发表的《红高粱》更是引起文坛轰动。


但接下来的路程并不顺坦,1987年莫言因发表中篇小说《欢乐》而遭“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批判。


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只能在港台出版,他自己非常满意的《酒国》反响平平,《丰乳肥臀》一度被销毁。


此后几年,虽因《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而奠定名家地位,此后也大作不断,但莫言并未获得广泛认可,而是毁誉参半。

如有人批评他的作品“人物大都遵循力与欲的原则,没有明确的是非观,缺乏劝善戒恶的教化功能;作品也无崇高感,审美价值较低”。


《檀香刑》就备受争议,在茅盾文学奖初选全票通过的情况下,最后竟然差一票而获选。


直到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才算是“盖棺定论”,莫言终于赢得了属于他的光荣,但依旧有很多人对他获诺奖不认同,如认为他缺少现实关怀太过“政治正确”不配获诺奖。



而前段时间,又有些人批判莫言的作品“暴露黑暗”、“抹黑”、“媚外”等。


可见,即使莫言也并非人生一帆风顺,也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但莫言一直没有放弃他的文学梦想,而且不断在突破自己,如从先锋作家转为现实主义,《晚熟的人》风格也大变既魔幻又纪实,还开了公众号。


莫言在不断克服艰难后,终于成为了“晚熟的人”,“我们老蒋家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晚熟!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过耳不忘、过目成诵、昏眼变明、秃头生毛”。


致敬莫言,向莫言学习,我们每个人也都会遭遇艰难时刻,但不要被大风吹倒,“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打倒”。



在艰难时刻,文艺作品会给我们精神力量,如莫言本人所说,越是困难的时刻,我们越需要文艺作品来直达心灵。


所以,大家还是要多读好书奥,包括多看看涛哥俺的文章奥,包括加入涛哥读书会和涛哥俺一起读好书奥。“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直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相关内容:
“马某某”为什么写成“马某”?
上海那电话亭女子怎样了?
连岳前传:他曾是“独立者”
连岳为何在他骂的日本?这可不是小事
《白鹿原》何以称为我们民族的秘史?
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今天这三个关于上海疫情的视频火了
乌克兰局势和上海疫情最新相关资讯




      欢迎各位加入本文作者、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的涛哥读书会,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莫言的那些艰难时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涛哥19 涛声一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