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失望之书:贾平凹的《秦岭记》

涛哥19 涛声一久 2024-01-25

涛哥说

最近有不少2022年好书榜,涛哥俺之前也推荐过《2022年中国十大好书推荐,文史类不容错过》,但没有坏书榜、失望之书榜,涛哥俺特介绍一本2022年失望之书,那便是贾平凹的2022年新书《秦岭记》,虽然这本书也上了不少2022年好书榜。


去年,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新书《秦岭记》出版。虽然贾平凹对这书自诩甚高,他在题记中写道:“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也有一些评论家和媒体对此书予以赞扬,如《人民文学》卷首语所评价道:“阅微杂览间,隐约可见生存的时变境迁之痕、风俗的滤浊澄清之势,以及山地深处的人生底细和生活况味”;但此书至今并没有像贾平凹之前的著作那样引起评论界尤其是读者的广泛关注、好评,原因可能主要还在于此书及贾平凹本身。

《秦岭记》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专门为秦岭作传的作品,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近60个秦岭故事,“是之谓秦岭山川草木志,动物志,村落志,人物志”,即是秦岭志、秦岭传。

为什么要为秦岭做传呢?贾平凹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韩寒采访时说:“在写《山本》时,我说秦岭‘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相当部分都发生、形成于秦岭里和秦岭的周围,这里有中国人观照认知天地、自然、生命的思维,有其生存之道和智慧,它神秘幽深,广大精微。社会发展到现在,如何以中国的、世界的眼光审视秦岭、观察秦岭、思考秦岭,又如何站在秦岭里观察中国、观察世界、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秦岭记》就是在这两种角度的转换中。”

可见,贾平凹写作《秦岭记》有雄心壮志,意图通过写秦岭来“观察中国、观察世界、理解中国、理解世界”。但这个志向太大了,贾平凹的这本《秦岭记》可惜并没有实现此雄心壮志。

首先,《秦岭记》可谓秦岭志、秦岭传,但并非是多么精彩、优秀的秦岭记、秦岭传,仅多合格而已。《秦岭记》主要讲述了57个秦岭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可能是民间流传的,有些可能是贾平凹自己虚构的,但这些故事大多都是有关农村的一些荒诞不经甚至可以说是二三流的民间故事而已,并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秦岭,尤其是并没有写出秦岭的独特精气神,更谈不上多么“以中国的、世界的眼光审视秦岭、观察秦岭、思考秦岭”。

个人认为此书如其叫《秦岭记》,不如叫《秦岭奇闻录》或《秦岭民间故事集》更合适些。既然“不能以中国的、世界的眼光审视秦岭、观察秦岭、思考秦岭”,“又如何站在秦岭里观察中国、观察世界、理解中国、理解世界”呢?

至于有评论认为,《秦岭记》充满奇崛的想象,是“志怪”类《山海经》、“志人”类《聊斋志异》,这话可能也太过赞誉了。《秦岭记》的故事多数其实并没有多少想象力,即使有些故事富有想象也谈不上多么奇崛了,用来作为鬼故事哄哄小孩子倒可以,对于有丰富阅历的成年人来说就只能是“过家家”了。《秦岭记》里的想象能和《山海经》、《聊斋志异》里的想象相提并论吗?贾平凹自己估计也不敢这么说吧。

当然,《秦岭记》也有其特色、价值,其主要特色、价值在于其语言还算奇崛、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贾平凹体”,也算得上“写好了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但贾平凹可能过于“炫技”了,太过执着于写好“每一个句子”而忽视了整体,“每一个句子”都写好了不等于整个作品就写好了。

《秦岭记》这种笔记体的小说形式也值得肯定,可称得上是笔记小说的现代书写,也是贾平凹对小说写作探索的一大创新、贡献,但就此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恐怕也有待商榷。

总而言之,《秦岭记》的主要特色、价值在于其语言、形式,在于其文学魅力,而其主题、内涵、现实意义等方面的价值却不太大。贾平凹自己说这本书要传递的价值观是“不论是人是兽,是花木,是庄稼,为人就把人做好,为兽就把兽做好,为花木就开枝散叶,把花开艳,为庄稼就把苗秆子长壮,尽量结出长穗,颗粒饱满”,请问这种价值观有什么高深得呢?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嘛,而且也看不太出那些“小”故事是如何传递了这种“大”价值观。

此外,《秦岭记》既没有书写出真实的现实来,也对我们读者没太有现实意义。书里有些故事虽然有现实的影子,但总体上并不是真实的现实,既不是对现实的“自然主义”,也不是对现实的“现实主义”或“魔幻主义”,而更多地在追求故事本身的怪诞罢了。

读完此书,相信我们大多数读者也仅仅是“一笑而过”,仅多感叹下故事写得不错而已,对我们的内心不会有任何太大的触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太大的启发。

相比之下,贾平凹的老乡、同为陕西丹凤县出身的“矿工诗人”陈年喜近年来的作品其现实意义要比贾平凹的《秦岭记》大得多,也更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秦岭记”。

陈年喜近来出版了非虚构文学作品《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和散文集《一地霜白》、诗集《陈年喜的诗》,真实、有力地描写了底层生活,包括秦岭的风土人情、民众状态,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人民性”,获得很多评论家好评尤其是获得读者认可,《活成就是冲天一喊》、《微尘》销量都已破十万册。可见,作家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得,即使再著名的作家如果作品不够好也不会得到市场和舆论的肯定。

当然,贾平凹七十多岁了还笔耕不辍,几乎一年一部长篇小说,这种对创作的热爱、坚持令人敬佩。而且,贾平凹如他在《秦岭记》的后记中所言,几十年来一直在写秦岭,“写它的历史的光荣和苦难,写它现实的振兴和忧患,写它山水草木和飞禽走兽的形胜,写它儒释道加红色革命的精神。先还是着眼于秦岭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个秦岭。”

这种对秦岭的热爱和执着书写也值得我们学习,贾平凹的创作能力也有目共睹。但实事求是地讲,贾平凹的这本《秦岭记》的确总体上不够好,远不如他的《秦腔》、《古炉》、《山本》等也写秦岭的著作。贾平凹对创作经常会有探索试图突破自己,这些探索有些会成功,但也有些探索如《极花》《带灯》和这本《秦岭记》会失败,当然这种探索精神也值得肯定。

贾平凹为什么没有写好《秦岭记》呢?不是因为他的创作才能不够,更主要地恐怕还是因为他的观念、见识所致。如他在《秦岭记》的后记中所言,“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秦岭实在是难以识的,面对秦岭而有所谓识得者,最后都沦为笑柄。”贾平凹的观念、思想、情怀等还是传统文人的那一套,而缺乏现代观念、思想、情怀,因此只靠才华、勤奋难以把握秦岭“全貌”、“精神”。

而且,贾平凹近年来越来越追求成为“名士”,而对真正的现实尤其是底层现实视而不见,更不愿为之发声。这导致了贾平凹在现实中屡屡被批,如在“贾浅浅诗歌”事件、西安疫情等中被大众批评,更导致了他的作品难以有真正的、跨越式的突破,也决定了《秦岭记》徒有其表。这也导致贾平凹名誉大损,因此也影响了读者对贾平凹新书《秦岭记》的关注、评价。

可惜,贾平凹对此还是没有清醒的认识、反省、改进,还沉浸在自己的“文人”世界里自以为是自得其乐,虽然他也意识到“对时代、对社会、对现实生活一定要敏感,关注、研究、思考,要有所识,永不脱离疏远,以防书斋化,以防写作的土壤板结”。贾平凹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如《秦岭记》后记最后所言:“明年一定得走出西安城,进秦岭多呆些日子”,而是进入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多呆些日子。

涛哥俺的《工业先导:范旭东》目前已入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好书、当当历史人物飙升榜第一名(只有半价23元)。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范旭东,涛哥俺将于今晚在视频号直播详细讲讲他的创业人生,欢迎预约观看,会送出三本涛哥俺的《工业先导:范旭东》签名版:

最近热点文章:
毛泽东说他“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我为什么要从启蒙大众转向与精英同行?
2022年中国十大好书推荐
2022年尽力了,新的一年要认真活下去
他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企业家
范旭东为何能创建如此伟业?
俄乌冲突最新资讯




      欢迎各位加入本文作者、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的涛哥读书会,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2年失望之书:贾平凹的《秦岭记》

涛哥19 涛声一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