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角跨界人物·姜剑|“现象级艺术事件策展人养成”
👀 喜欢就进入主页 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吧! ✨
麟 角 人 物
麟之角,振振公族 — 《诗经·周南》
作品为言,于行业中洞察深研并发声;
仁厚有德,正立价值观与公心力量;
置身中国语境,探索时代的生活哲学与美学境界。
他是现象级艺术事件「戏游2:无界之宴」的执行策展人兼创意总监
15 年策展生涯
他用敏锐的神经与柔软的内心
捕捉着这个时代的声音
文化的涌动
他不断集结各类当下成熟的艺术形式
探索人本性中的共鸣
他是策展人
姜剑
探索我们本性里的爱与痛
「戏游2:无界之宴」的反响也许是姜剑没有料到的:早鸟票2小时18分内售罄、所有门票开展第三天全部售罄、黄牛票最高卖到2000元一张、媒体声音、观看者反馈一片向好……
这是对品牌、对团队中所有人的肯定,更是对作为执行策展人兼创意总监的他,一重最大的鼓励,这意味着从2017年底到2019年展览筹备的这16个月以来,一次又一次推翻方案,一次又一次对细节较真,那背后推动他们的力量,也切切实实被观众们接收到了。
Photo by Damien Dufresne
「戏游2:无界之宴」展览开幕发布会
如果一定要定义那个“力量”,在艺术追求之外,我们认为它其实是对人本性探索的力量,真切,实在,力透纸背。
展览现场 Photo by 王为
姜剑太明白今天的社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展览。是的,科技、沉浸、多媒体、声光电……全部都是近几年的关键词,可是在这些关键词背后,到底是什么才是值得探讨的?这个寻找的过程,无论对姜剑及策展团队而言,还是对艺术家乃至观众而言,也许都是痛苦却足以迷醉的过程。
16位国际艺术家撑起一万平方米的空间,进行“去个体化”的表演与创作,这对艺术家而言也是极具挑战的。“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表现力与张力,但我们邀请他们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进行再创造,每个人都要打破各自领域中的边界,势必有些东西要磨掉,有些东西要被消融。”姜剑至今还很点心疼地说,“每个人都是在颠覆中创作,很不容易。”
“穹 DOME”空间
但是在这个“荆棘丛生”的挑战中,当「戏游2:无界之宴」结束的时候,艺术家们是不舍的,十天内如梦一般的体验已经如丝如缕交织进了他们的生命。就像其中“道 TAO”的导演赵梁所说:“结束了好像才刚刚开始,这是我对「戏游2:无界之宴」最直接的感受。”似乎这是一种悠长的怀缅,但确实,这个展览上的40个小时,却也许也成为了很多人未来全新艺术之路的开端。
展览现场 Photo by 王为
“道 TAO”空间
对于观众而言,更是如此,这个展览中的每一位观众,其实都是作品的一部分。“我们的每一件作品,离开了观众都不成立。”有很多观众会去二刷、三刷展览,不是因为场景多么炫酷令人流连忘返,让人流连忘返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接触,每一次都全然不同的感悟。演员的表演是机动的,与观众是互动的,因此那种当下彼此之间肢体的沟通,眼神的牵绊,时时都是新的,也许这才是“交互时代”仍旧最根本的“交互”,而由此生发出的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人对自己的认知,才能更透彻,更直白。
展览现场 Photo by 王为
“闻 EAR”空间
因此在参与展览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释放自我与演员一起舞蹈,很多人终于打开封闭的内心去与陌生人拥抱,很多人在对视与接触的的过程中泪流满面……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是今天这个时代所缺失的。信息与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与效率的同时,也在割裂着人与人之间最原初的联系,而在2个小时的展览体验中,姜剑希望带给人们的,恰恰正是那一根根断裂的纽带,复又相连的感动。
“奥 O”空间
而正是这些柔软的、能够让人哭泣或开怀大笑的过程,会真的在人心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人继续在这个世界上踽踽独行的温度与力量。
展览现场 Photo by Nicolas Scordia
让观者在展览中面对真实的自己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姜剑其实从2013年开始与玛丽黛佳合作越域精神艺术展,到2017年初落地该主题展览的第八届 ——「戏游」,就一直持续在探索“到底应该给观众带来什么”这个课题。“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观念怎么转化?到底要释放什么样的思想和信息?我觉得这些疑问恰恰不是某一个作品所能够传达的,展览最大的魅力是每个人对它进行解读,甚至误读,然后形成对自己有价值的启发。”
「無感之上」 玛丽黛佳5th越域精神艺术展
「面对」 玛丽黛佳6th越域精神艺术
「入谜」 玛丽黛佳7th越域精神艺术展
因此在策展上,他从来不会选择进行“教科书”式的呈现,而是希望开放性地,让观看者自行去探索,去感受,去总结。
「戏游1」- 博弈,不止非黑即白
Photo by 王为
比如在「戏游1」中,故事的主线式主人公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的时钟始终慢一个小时,而他策划的观念是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失去的那一个小时。
「戏游1」- A Million Times / The Clock Clock — Humans since 1982(瑞典)
时间的丢失,其实是生命完整体验的缺失,是由于生活的失衡、失控,源自于我们过往生活中错误的加速和耗竭,而现在,是时候找回它们了。
展览现场 Photo by 王为
「戏游1」- 瞬间 — 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
「戏游1」- Vertical Emptiness— Onishi Yasuaki 大西康明(日本)
Photo by 王为
那次是姜剑首次打造以舞蹈戏剧为内核的沉浸式新媒体彩妆艺术体验展,在三里屯CHAO酒店演出了三天,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也奠定了「戏游2:无界之宴」的成功。
「戏游1」- 迷阵
展览现场 Photo by 王为
新媒体、舞蹈、音乐与戏剧共同服务于一个“叙事”,服务于一种探索。如果说「戏游2:无界之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找寻,那么「戏游1」实际上是对自我的探寻,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戏游1」- 基石⽯ Cornerstone — ⽢甘健(中国)
「戏游1」- 双生花 — 某集体新媒体交互团队(中国)
Photo by 王为
「戏游1」- 双生花
Photo by 王为
「戏游1」- 脸阵 — 某集体新媒体交互团队(中国)
「戏游1」- The Cave — Nicola Gastaldi(意大利)
“那么第三届会怎么做呢?”我们八卦地问。
“可能就是上升到无我这个更大的命题了。”姜剑笑答。
但是就在这一系列展览的策划脉络里,你会发现他始终最重视的,是人本身。“只有个体对于周遭所有的一切——不管是文化也好、技术也好,还是任何感情也好 —— 的变化,才是最值得探讨的。我们不用去研究一个机器人的喜怒哀乐,对吗?”姜剑坐在朝物夕拾新店的二楼,伴随着淡淡的音乐声,他继续说:“我们最关注的还是人的性格,人的一言一行,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印记。”
每一次都是寥寥数天的展览,可是姜剑及其团队的策划和落地时间几乎都是一年起,这中间,是他对展览形式的探索,也是对人的探索。
聊着,店里的甜品上来了,logo上的小刺猬分外可爱,“怎么选了一只刺猬?”
朝物夕拾 中式下午茶
“因为它慢。而且它浑身都是刺,内心却很柔软。”
“互联网有多快,我做这个品牌就有多慢。咱们聊完,我约了别人去看一个场地,你可能要忙下一篇稿子,大家都很焦虑,但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希望人们是静静地坐下来,跟朋友说说话,把浮躁的心放下,有品质地度过。”
姜剑是朝物夕拾-中式下午茶的联合创始人⼈
像极了他在展览中想要传达的,两个小时,半个小时,哪怕十分钟,卸掉人在社会中的伪装,勇敢地去面对自身。而这,也许也是姜剑15年来,在策展过程中逐渐挖掘到的更具魅力的地方。
策展是对时代漫长的拥抱
其实对于策展,姜剑始终没有停止探索。
开始的时候,他形容自己一直像一个八抓鱼,需要把触角伸到各个领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值得被关注的信息。
他在国内读本科和在澳大利亚读视觉传达专业研究生的时候,一直关注出版领域,从学生时代起,就去采访世界各地参加双年展的或艺术节的艺术家,“我真的是很感兴趣地去拍摄他们的Video”,姜剑说起来仍旧亢奋,“而且我还很关注街头文化,那个时候我都是戴着那种很嘻哈帽子的。”面对现在的身穿T恤十分简约的“老姜”,很难想象他当时的样子,但是在这些细节里,我们可以获知的是他对各种艺术形式、各种文化的热情与开放。
而这,恰恰是对一位策展人,也许极为重要的要求。
2005年,他刚刚回国不久,籍由传播自己的独立杂志“plugzine”,和欧宁一起在公共空间举办了一个当时极其轰动的展览——大声展(GET IT LOUDER),集结了国内外100位艺术家和设计师,展览作品涵盖海报、摄影、时装、动画、电子媒体装置等各个领域,用姜剑自己的话说就是:“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
2005年⼤大声展参展设计师合影(深圳)
独立杂志“plugzine No.1”
独立杂志“plugzine No.2”
“其实那个不是一个去强调纯粹的艺术跟设计的东西,而是一种年轻力量的聚集。”
是的,从那个时候的展览开始,姜剑就不是从某一件作品、某一个艺术家出发去策划展览的,他更关注的是一种“文化的涌动。”今天的我们对于公共空间偶遇的展览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十年前,当文化的表达还集中在美术馆、文化馆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预测着十年后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的生活,他们在当时涌动着的呼声与力量中,看到了文化与艺术未来的发展,并提出了人们对其的需求。包括后来的北欧中国艺术节,更是一种国际视野下中国人当下那个时代文化融合、交流的发声。而后与K11的合作,与奔驰、耐克等品牌的合作,更是奠定了姜剑策展的理念与脉络。
北欧中国艺术节
K11 ECO HOME EXHIBITION
ARRTCO c o l l e c t i o n橱窗陈列
因此,无论是装置、戏剧、舞蹈、设计、音乐、雕塑等等一切,其实都不应该被排除在展览的大门之外,它们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反映着今天的生活、人们的爱与需求,而它们更可以综合在一起,引发人的共鸣与憧憬。
其实,通过与姜剑的沟通,我们更多看到的不是一场场展览本身,而是某一个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这些文化属性背后,恰恰是当时那个时代最蓬勃的生命力所在。
因此一个策展人,是展艺术,也是展时代。
Photo by 王为
15年后的今天,当他回顾自己的生涯,说:“近些年,我想把触角往回收一收,把更多精力放在更深的地方。”
而那更深的地方,在「戏游」中,则是人心,是人本性。正如姜剑亦师亦友的合作伙伴,玛丽黛佳创始人崔晓红女士所说:不足够热爱的事情你就无法掌握,经营它的本质,一定要热爱,热爱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在那小时代中窥见蓬勃的文化暗涌,又在那大时代下,看见一个个小小的人压抑的呼唤与渴望。因此,仅仅是策划一个展览吗?也许说得感性一点,是在策划一个对社会与生命的漫长拥抱。
展览上的主人公,有你,亦有我。
姜剑的礼物时间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
并附推荐文字集赞
截图发回给麟角后台
截止到6月23号8:00pm
我们会选出5位最高赞数
送出
小“戏精”玩偶
一个
✨
美好生活,心生欢喜
-END-
(图片版权均归姜剑所有)
甄选引领当代审美高度的系列人物
分享最具价值的设计思维与心念
如果你对设计/艺术/跨界感兴趣
欢迎投稿推荐和合作
关注并给我们留言
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你哦!
👇猛戳下方二维码👇
- 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