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和美剧里的“亲戚们”过的万圣节
VOYAGE微信公众号
开启Weekend Special特刊
在周末和你见面
我们会邀请VOYAGE的朋友们
和你分享职业和职业外的各种故事
文 / Tim劳斯
在我去美国留学之前,万圣节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全民cosplay的节日…那个时候,我所理解的万圣节就是各种妖魔鬼怪、奇装异服,还有永远少不了的蜘蛛网与楠光灯…
仔细一想,我对于万圣节最初的理解其实是来源于美剧,尤其是美国的Sitcom(Situation Comedy 情景喜剧)。每年到了十一月前后,我就要跟荧幕里的那些“美国亲戚”们过一次万圣节,紧接着再过感恩节和圣诞节...
在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出现之前,美剧的播出往往是从秋季开始,到12月份开始冬歇,然后来年接着播。这样播出的时段正好跨越了几个重要节日,所以,看美剧本身也是了解美国节日文化的一个最好的窗口。
万圣节原本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但现在人们过万圣节却是为了享受纯粹的快乐。不像圣诞节和感恩节还有一些仪式感和规定动作,万圣节是一个娱乐性很强的节日,尤其是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装扮自己。
万圣节太过重要,以至于几乎每一部经典SitCom都不会错过这个日子,让剧中的人物“过节”。连强行“致敬”了无数美剧的《爱情公寓》也都有一些万圣节元素的桥段。可见,万圣节在美国SitCom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妨来看看,被《爱情公寓》“致敬”的那些SitCom原作里的里面的“美国亲戚”们是怎么过万圣节的...
老友记
Friends 1994-2004
说起“致敬”,就不得不提被“致敬”最多次的《老友记》。《老友记》是今天人们心目中骨灰级的美剧,刚开播的时候甚至还是4:3的画幅,可见年代之久远。在那个“前互联网时代”,《老友记》还真的创造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并没有机会去“追”这部剧。因为在《老友记》刚开播的时候,我应该还没有学会怎么打酱油。到我开始能够不借助字幕看剧的时候,《老友记》也早就播完了。
但是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在大学里没日没夜地马拉松式地刷《老友记》的时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用两周的时间就刷完了十季一共两百多集...我基本上是把《老友记》当做我的半个口语教材。你还别说,看了之后和同学老师聊天也更自信了。
其实,在我的印象中,《老友记》里面各种节日的特辑笑点都不是那么密集。但也许是因为美国民众更有共鸣的缘故,那些节日特辑现场观众都会比较嗨,所以那种SitCom里常常会听到的观众笑声也更为热烈。
要说万圣节被cos最多的人物是什么?美国的各种超级英雄人物可能要属第一。在The One with the Halloween Party这一集里,Phoebe打扮成了Supergirl,而Monica则装扮成Catwomen。看来,在那个年代DC还没有开始被漫威吊打。
性格强势的Monica总是喜欢组织各种活动,但似乎大家参与的热情不高:女一号Rachel说自己cos的对象就是Rachel本人;而Joey也是非常偷懒地直接Cos了他的好基友Chandler。
Central Perk咖啡店里的老友们一共走过了十个年头,也就是过了十次万圣节,几位演员的身价在那十年里随着收视率节节上涨。如今15年又过去了,很多当年红极一时的演员也已经是悄无声息,似乎只有女一号Jenifer Aniston还异常活跃。
不过她已经转战另一部名叫The Morning Show的喜剧,重回小荧幕。不过这次,他的东家是Apple。谁能想到,当年推出五颜六色的MAC电脑的那家公司,如今要开始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投放自己生产的内容。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2007-2018
对于85后、90后来说,《生活大爆炸》是他们这个年代的科技宅男版《老友记》。高智商的Nerd和看上去有点大脑不在线的美女,这样的Nerd and Beauty的故事早在若干年前的Central Perk里就已经上演过。而《生活大爆炸》则是把因为这种张力所产生的笑点做得更加的短平快、更加的密集和极致。
由于几位宅男们的各种恶趣味,再加上他们掌握的花样繁多的技术手段,《大爆炸》里的万圣节玩出了更多的花样。所以说起美剧里的万圣节,当然不能不提《大爆炸》。
宅男们的世界里自然离不开各种动漫,不管是低幼年龄段的蓝精灵,还是各种时下正当红的超级英雄...每次《大爆炸》里的角色穿上各种奇装异服,都是宅男们童年想象的实现。
宅男+动漫+科技...于是《大爆炸》成为了最适合展示万圣节文化的SitCom。更何况,这部剧有各种资深漫画迷做编剧,再加上顶级物理学家做科学顾问,它自然就成了geek们给自己的热爱送上的一份情书。
今年,《生活大爆炸》也走向了剧终。虽然粉丝们仍然追捧,把《大爆炸》看作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记忆”。但平心而论,走到最后几季,剧集的质量和主角的人设都给人有点“硬撑”的感觉。褪去理工宅男文化的外衣,本质上这只是另一个时代的《老友记》。
老爸老妈浪漫史
How I Met Your Mother 2005-2013
在剧情结构设置上非常创新的《老爸老妈的浪漫史》,把故事的讲述设定在了未来,爸爸给儿子讲自己的“浪漫史”,然后向观众抛出了“老妈是谁”的悬念。剧情内容的主体,是回到“现在”和“过去”,去讲老爸如何认识老妈的故事。全剧打破了时间的界限,不断转换叙述的时态。
而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像《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那样纠缠于一条注定完美结局俗套感情主线。没有了Rachel和Ross,Penny和Leonard这样分分合合、终成眷属的套路,而是让几位主角不断date,不断hook-up。台湾对这部剧有一个浮夸的翻译恐怕更准确地概括了这部剧的主题,叫做《追爱总动员》。
所以,一到万圣节,剧中人物的各种模仿也是充满了恋爱的“腐臭味”。
电影人物也是万圣节cosplay重要的来源,比如剧中不同的人物就曾扮演过《壮志凌云》里的汤姆·克鲁斯,《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船长,还有他的那只鹦鹉。
当然,不断hunting的故事也会有让观众有腻味的时候,而《浪漫史》最后走向了一个非常反套路的结局。“老妈是谁”的悬念直到最后才揭晓,但最终的“mother”却不是剧中一直暗示的“the one”,也着实让很多追了多年的剧迷耿耿于怀。
原来,大家一致猜测的“老妈”并不是女一号,然后在未来的老爸突然幡然大悟,又去重新追求女一号。很多人不满《How I met your mother》拍成了《How I met your stepmother》,于是很多人大骂“烂尾”。对了,《浪漫史》大结局的时候,离《权力的游戏》大结局还有六年时间。
破产姐妹
2 Broke Girls 2011-2017
《破产姐妹》也是近年来很多人都会看的一部下饭剧,讲的是一对穷困潦倒的闺蜜开蛋糕店的故事。Max自小便是野蛮生长的状态,在社会的最底层,能对各种荒唐一笑置之。而Caroline则是骤然坠入底层的富家女,需要体验另一种不期而至的人生。
先不说剧情,两姐妹的造型真的是深入人心。这部剧里面Max和Caroline的造型本身就成为很多美国人万圣节cosplay的对象。主要的原因也许是,这套装束算下来应该也花不了太多钱。
大家都说,Max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她熬过的毒鸡汤也从来不吝啬给Caroline和各种路人喝。那种看破一切浮云,拒绝一切BULLS**T的态度也是让很多人继续追这部剧的动力。
不过和其他几部比起来,《破产姐妹》似乎的底子更显单薄,大部分的笑料还是来自于两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和处理与男人的关系。一到万圣节,两人的着装也必然要“切合主题”,直奔hook-up而去。
《姐妹》在几部流行度较高的喜剧里面算是“屁屎尿”和下半身的梗特别多的一部。对男人的讨论,撑起了这部剧一大半的笑点。
《破产姐妹》这部剧最终归也“中途破产”,还没有等到编剧彻底编完,播出方就将其砍掉。这部首播于2011年的剧,刚播出就以“接地气”和各种无下限的吐槽双关而爆红,曾一度创下首播集最高收视率的记录,但最终却没能“寿终正寝”。它就好像美国SitCom里面的二人转,简单、直接、无门槛。
在停播的最后一集,她们俩还是零存款的状态,可不一样的是,Max被男友求婚,Caroline也有了新恋情。看似放荡不羁的过程,结局却是正能量满满。即便你记不住其中的段子和故事,姐妹俩的那套制服应该不太会被忘掉...
摩登家庭
Modern Family 2009-2020
最后不得不提到《摩登家庭》,这也是我们提到的几部里面唯一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剧。伪纪录片风格虽然不是“前无来者”,但仍然是目前最成功的一部。手持镜头的拍摄让内容的可信度更高,家庭采访环节仿佛主角自带的弹幕。而没有现场的罐头笑声,也让这部剧感觉“高级”不少。
这个剧可能也是现在还在播的各种美国喜剧里面,我唯一可以和父母一起看而不会太尴尬的。笑点很“高级”,大部分是由误会产生。不像破产姐妹里面随时可能出现关于的“身体器官”的段子。据说有人调查过,《摩登家庭》是美国中产阶级最喜欢的美剧。
既然是以家庭为背景,到了万圣节,自然更容易碰撞出有趣的火花。
活宝夫妻Phil和Clair说,“万圣节是他们一家人最喜欢的节日”。作为一个《老友记》里的Monica在21世纪的复刻版,好胜心极强的Clair凡事都要争个输赢。如果你质疑她的万圣节造型不够恐怖,那么,立即Game On...
在Clair打造的万圣节里,萌萌的造型可以和恐怖的场景无缝切换。为了在“比恐怖”的竞争中取胜,萌萌的兔子可以立即变成恐怖的道具。
在万圣节,大人们玩得不亦乐乎,处在青春期的躁动的孩子们则是“各怀鬼胎”。大女儿Haley不管装扮成什么造型,在父母的眼中都有点“怪怪的”。
摩登家庭让我第一次理解了blended family的意义,以及家庭的价值。原来家长存在的意义不光是督促我做作业、逼我上学习班以及防止我早恋。通过节日制造快乐,原来是一个家庭存在的重要功能啊!
现在《摩登家庭》也进入了最后一季,将于2020年正式完结。渐渐地,我们也在和那些美国朋友、美国亲戚们告别。《大爆炸》推出了衍生剧《小谢尔顿》,《老友记》也据说要出剧场版,但在电视台榨干IP的最后一滴价值之前,观众们就会提前散场。
情景喜剧由于剧情不复杂,所以人物和氛围显得更为重要。回想一下那些年和那些“美国亲戚们”过的万圣节,也许并不能记住当时的故事情节,但是却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各种有趣的人物——他们仿佛就是我们的“身边人”。
所以,即便我在美国的时候,我还是会经常看SitCom。我会和身边的朋友们过一次万圣节,再和荧幕里的“亲戚朋友”们过一次万圣节。
说到底,SitCom不放过在节日上做文章的机会,一个重要原因,是让剧中的人物和荧幕前的你产生更强的bonding。让你感觉到,你在过这个节,他们也在过这个节,于是通过一种“想象”让真实的人和虚拟的人产生情感的连结。
去了美国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万圣节的意义。其实,我们过万圣节,和编剧让那些剧中人物过万圣节的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产生连结。
节日的宗教本源,这个节日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其实一点也不重要。成为人群的一员,和大家一起celebrate,收获参与的快乐,让人和人通过快乐产生连结,是所有值得庆祝的节日的核心。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都那么喜欢节日。
感谢这些剧中人物,让我直到现在,都对各种节日充满了兴趣。不管这些节日是中国的、是欧美的、是日本的、还是什么宗教的...只要节日的主题是关于快乐,我都喜欢。我想到了中国的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面的傅老爷子说过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倒要看看这个糖衣炮弹里面,装了多少糖…”
在周末
VOYAGE和朋友们
与你聊聊职业和职业外的那些事
新鲜的行业资讯 实用的求职干货
精彩的分享活动 在这都能找到…
©VOYAGE泛远求职 | www.voyagecar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