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西安钟楼有褶皱?每个褶子里都藏着记忆的王朝
“方志小说驻地写作联展”西安站,正在西安大都荟D.25碧山工销社展出,展期截至11月28日。这是继碧山站(2018.2)、徐岙底站(2019.7)、厦门站(2019.8)之后的第四站。
钟楼褶皱:驻地写作联展
展期:2019.10.13 - 2019.11.28
地点:碧山工销社西安店
西安市科技路西安大都荟Localand D25
策展人:赵玉
艺术家:陈丹笛子、陈华、仇佳、胡小隆、天台小组(任一飞、万逸之、危嘉乐、王旭风、王明美)、王威、徐加成、许炜裕、朱湘
视觉设计:联合杂货
活动主办:碧山工销社、Localand、Local本地
特别感谢: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合作:碧山杂志书、单读、野骨力、轴艺术项目
支持:新造空间、大象·家书房客栈、五排五号咖啡
方说(Fang Talk)
《本地》书系创办人及主编:宋群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武小川
方志小说西安站参展艺术家:陈华
方志小说西安展参展艺术小组:天台小组
方说(Fang Talk),“方志小说”的缩写,是一个关注在地激发的现场Talk系列。“方”既指空间之方圆,也指时间之方始。Fang,是“方”的拼音,英文有尖牙、毒牙的意思,寓意大方之说、批评之说。方说,通过在地游击talk的方式,以个人分享、圆桌讨论和展场互动的形式,邀约地方文化艺术工作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一起回应在地话题。
展览现场
策展人赵玉:
《钟楼褶皱》是方志小说、碧山工销社以及西安共同交织撞击后的呈现。钟楼,楼上悬一口大钟,昔日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如今,钟楼已无敲钟人,它的原始功能虽早已退却,但作为老城的中心地标它却发挥着新的作用。本次展览从钟楼“响起”,散射出一道道褶皱,彼此相连,共振不止。
在“方志”与“小说”结合时,已然存在着一种对抗与协商,这种在折叠与交错下所产生的,我将其称之为“褶皱”;碧山工销社作为展览发生的场域,亦作为一种连接城市与乡村物质精神需求的试验体,为乡村导入城市资源、以城市为窗口将乡村价值进行输出,这种反复的过程亦如折叠、展开、再折叠,同样褶子使得不可能相交的地方有所交融,让不可能触及的两点相触碰。
作品介绍
陈华《在长安》:我居住的这个地方,现在叫西安,在古代,称为长安。这里曾经是中国13个朝代的首都。在这块土地下面,重重叠叠了许多层废墟。我试着创造一种基于现实生活的影像考古方法:现在的此地与过去的彼处重叠在一个空间之中,借由以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与诗歌的方法去行走,寻找现实与历史记忆的交错汇合。一种多重的时空,属于现在,也属于过去。“在长安”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撞,是各种矛盾、各种时空的汇合之所。
陈华《旧墟》,胶片摄影,2017-2019
陈华《旧墟——关于汉长安城遗址的影像》,胶片摄影,“在宣平门上看敦煌寺塔”,2017-2019
陈华《旧墟——关于汉长安城遗址的影像》,胶片摄影,“西北城角”,2017-2019
陈华《旧墟——关于汉长安城遗址的影像》:建于公元前两百年的城墙,无论高度还是长度几乎都是当时的世界之最,盛世的君王们把它修造得固若金汤,但是可笑的是,它脆弱得阻挡不了任何东西。自从西汉末王莽篡位的战乱之后,就迅速走向衰败。虽然后来个别小朝代也有维修利用,但是从南北朝之后,彻底废弃到现在。在每一颗石头,每一丛荒草的下面,都藏着一个王朝。现代的人如何向别人描述“长安”呢?也只能“观迹于旧墟”了,试图困难地打开历史的记忆与想象,不知是否可能。
陈丹笛子《六十秒仙境公园》,三频录像,彩色,有声,9分45秒,2019
陈丹笛子《六十秒仙境公园》:公园每个下午的四点到六点,会在人造池塘边开始循环喷雾以营造一番烟雾缭绕的仙境效果,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此等待飘飘欲仙的短暂感觉。我对这种仙境喜悦的心理进行了一番主观分析,猜测城市的组成部分。每次时长六十秒的雾气虚化了城市的轮廓、人的表情和植物的色彩,由淡至浓,直至看不清事物的样貌。在短暂的仙境之后,现实世界依旧目光灼灼。
朱湘,《似虹之书》碎片,玻璃,图像转印,老照片、信封、信件,尺寸不限,2019
朱湘《似虹之书》:源于一次在厦门沙坡尾的“写作”驻地,一周的时间,我成为了这个陌生城市的另类旅行者。现在还是以文本的状态为主,以文件的形式呈现,按照顺序主题依次为:遗物,海岛,城市符号,讨海人、信仰、信件、一个身份不明的城市。《似虹之书》表面的线索是在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女人,同时是在探寻一个城市空间的现在和过去。在一座我所熟悉的城中村,每次经过看着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他们模糊不清的脸跟现在掩埋了历史的城市一样,无从追溯。我开始去虚构一个“她”,一点一滴去累积她存在的“证据”,有时候更多像是一种“城市考古”的工作:整理每一件关于她的遗物;记录那些空荡荡的邮箱;跟一位曾经远航的渔民聊天;在一个居民房外面站着去听完里面播放的邓丽君歌曲;收集一些遗落在角落的碎片;找到了一些信件并且去了信封上所写的地址.......我试图去理解我要“寻找的女人”以及她所生活过的地方,通过城市行走,想象,文献层叠在一起,我看见了这个城市的过去,不在于一个教科书般的历史里面,也不在于一个美丽巨大的景观里,而是在这个过程选择审视自己的目光所及,不掉入“陷阱”。
徐加成《去鲤城》:如果我们用本雅明对于《历史的天使》的理念来理解历史时间的运动,天使是以灾难的形式来体验历史的:“在外面察觉到一连串的事件的地方,他看到一个独一的灾难在持续把废墟堆积到废墟之上,把灾难投掷到他的脚前”。从某种程度上说,末日是植根于时间本身的,日常的发生即灾难。口袋DV机在被技术发展淘汰后,成为天使凝视的那堆废墟的一部分。它仍然在不断产出新的却有着陈旧气质的素材:数码影像来自过去一年中的泉州、大阪和上海三地,像胶片被腐蚀一样消解,在一种虚构的末世语境中生产出新的意义。
天台小组《临时体》,装置、录像,2019
天台小组《临时体》:是天台小组继郝佳村项目后的生成物,装置由影像及被改造的闲置物组成, 形成一个观影场域。这与天台计划在社区中进行的公共放映相呼应,并引入了对城中村私密性问题的探讨。在生存条件被压缩的环境下,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关系相互交叠,错位,以致模糊。天台计划是一项由本地艺术家发起、当地居民合作参与的社区艺术计划。围绕西安市南郊郝家村内的美华招待所展开。天台计划试图扎根社区,通过艺术的方式活化社区生活,发现社区问题。在充满流动性与临时性的城中村社区内重新发觉感性的价值空间。
胡小隆,《非常南洋归客编号》,胶片摄影,2018
胡小隆《非常南洋归客编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为了安置归国返乡的华侨,在福州、泉州等地开辟新区,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福州与泉州两地,看似巧合实则情理之中的都设有华侨新村、华塑新村、华侨塑料厂以及华侨农场。没有明确的指引和前兆,所有的归国华侨持着反复的怀疑,在故土中试探一切新的可能。他们像是海洋中的鱼,随着洋流迁徙,从这片土地离去又归来。他们与原本的居民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搡,他们与国外的故友亲人,也逐渐疏离。我重访福州与泉州两地的华侨生活空间以及场景,拍摄了大量数码以及胶片影像,也搜集了大量的图像资料。我将两地的相同环境下以及相同链接性质的影像选取出来,后期将数码与胶片正负影像不断叠加,它让可能永不相交的两处地域重合,让素未谋面却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提及的历史相逢,完成有关于它们自己的对话。历史不需要重构,历史只是自然时间的一部分。我模糊影像中人们的面孔/地域特征以及空间痕迹,以求试图对抗“轻易遗忘”。
王威《问川》,装置、现成品,2019
王威《问川》:作品是 《徐公考境》系列作品的第三回,源于方志小说在浙江温州徐岙底村的驻村创作活动。徐岙底村是约有3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传统上乌衣红粬(制酒粬种)生产十分繁荣,几户家家户户都有手工制粬作坊,另有祭祀尊神和祖先的民俗庆典活动至今长盛不衰。基于考察素材,我围绕红粬和尊神徐公(三翁)进行了故事创作,并进行了实物装置的转化,结合在地性,形成《徐公考境》系列作品:《徐公考境》(徐岙底,红粬展馆),《徐公考境之闻境》(厦门,白灼空间),《问川》(西安,碧山工销社),《人行道》(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问川》是延续表达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碰撞的思路,结合本地特征的创作。作品由黑白红的三色,十余种材料,组合而成,借助参观者的参与,进行现代产物与传统产物的置换,完成作品。希望通过隐喻的表达式,描述工业、信息化文明对旧文明的影响和改变,带来思考。
仇佳《陆上行舟-钟楼》,工作坊(文本、摄影),2019
仇佳《陆上行舟-钟楼》:“陆上行舟”是发生在各个城市的空间介入项目,它既不是传统写作也不是田野调查,而是将居伊·德波的心理地理学(psychogéographie)和漂移(dérivé)概念作为理论参考的公众参与式工作坊。这次艺术家在西安通过一系列团队的集体行为介入、图片记录、文字描述等形式,在钟楼地区展开多层次关于大写历史与小写历史/个体与集体/纪实与虚构/记录与叙事/文本与影像的在地性城市肌理研究以及空间书写和叙事创作。
许炜裕《阿珍》,数字音频,24分17秒,2018
许炜裕《阿珍》:作品以虚构的“阿珍”作为主体,新造周遭环境声音图景为客体,进行对新造现状的空间叙述,而这也正是“阿珍”所在的日常生活的动线区间,诉诸她的个人日常经验;本次作品是对个体意识关注的同时并探索个体意识和空间知觉之间的关系。
策展人
赵 玉
Pocono Zhao Yu
1990年生于山西,现工作生活于巴黎,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巴黎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她的创作方式通常为图像、视频及写作,时常对历史的真实与否提出疑问,她关注由全球化引出的身份及地域焦虑问题。法国巴黎美丽城地区是她工作的重要线索,围绕这个特殊的地域,她展开了关于马格里布与法国的微妙关系等一系列研究。
2019 年赵玉与龚慧的策展方案《苏格兰高原的狮子——写作的平行展览》入选 OCAT 研究中心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终选名单;2018 年赵玉与龚慧共同策划编辑了 2018 年 11 月《艺术世界》的长读项目《苏格兰高原的狮子》。
她的主要写作有《和风会将麦高芬吹向未来的哪一片乐土》(2018);《我们原以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乌克巴尔》(2018)以及短篇小说《美丽城地铁站》(2019)。
艺术家
陈丹笛子
b.1990。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创作涉及录像、装置、摄影及文学。她的近期作品探讨的是在与自然或人工的日常现象偶然遭遇时的感知和体验,其中不乏疏离的人类情感,以及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来获取疏离之外的宽慰。在她那里,文本阅读、自我认知以及对于这个区域环境与氛围的观测之间产生了难以捕捉的隐秘联系,如其所言:“一切皆有意义”。
陈 华
1983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现在生活与工作在西安。作为摄影师作品曾入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等,获得过2017年丽水摄影节新人奖。2018年入选加拿大魁北克VU photo美术馆驻地项目,入选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在浙江美术馆、陕美博、三影堂、丽水摄影节等场所举办过十几个展览,有《在长安》和《旧墟》等几个作品。作品关注历史与文化遗产以及我们对历史所建构的想象。
仇 佳
艺术家、作者和艺术策划者,毕业于法国莱茵高等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研究和创作领域围绕虚构与非虚构/日常生活和城市空间的诗意,曾任波兰格但斯克LAZNIA当代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法国Les Commisaires Anonymes策展小组成员、法国斯特拉斯堡和南非约翰内斯堡PLAY/URBAN项目研究员、盲象独立艺术机构联合创始人和杭州DUSTHOUSE灰楼计划发起人。
胡小隆
现生活工作与上海/福州两地,影像艺术家。常以胶片摄影以及影像档案等为基础,进行影像/绘画/装置等艺术创作,作品常呈现出一种对“残缺”的崇拜,聚焦于被忽略的历史、习以为常的自然以及自我认知等主题,善于尝试以不同的材质去承载作品,在普遍性与私密性之间进行“温柔”试探。曾入围2017年香港亚洲青年创作展/2018年Wonder Foto Day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2019年日本International Creative Arts 2019 in Japan。
天台小组
天台小组成立于2019年3月,成员共5人(任一飞、万逸之、危嘉乐、王旭风、王明美),均为现居西安的艺术实践者,小组从西安市雁塔区郝家村的一栋筒子楼入手,围绕西安市南郊城中村展开一系列在地实践。天台小组尝试扎根社区,通过合作参与的方式活化社区生活,发现社区问题,在充满流动性的城中村社区内重新发觉感性的价值空间,并同村民一起探索自我表达的可能性。
王 威
写作者,装置、影像创作者,空间研究员,挪威建筑与设计大学在读博士。曾赴非洲考察贫民窟黑人社区,探访挪威近极地小镇,了解渔业没落和人口流逝情况,深入皖南乡村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调研古村落形态变迁,农村产业和农民生存现状。关注空间形态衍变及不同地域文化比较,整体与个体的生存处境,探索不同媒介的表达式, 发觉自由和有趣,以及细微瞬间。
徐加成
以影像为主要媒介的创作者,2018年归国,现主要停留在上海。成长于中国极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她的早期静态影像和实验视频关注审查制度和各种形态的消费。她的纪录片创作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式,被拍摄对象多为移民和边缘人。剧情片以及创意写作关注个体的精神状况,建筑、环境、空间及其历史对于个人的影响。她的实验影像作品则偏向描摹记忆的形态,也被她用作探索文字、话语和历史归档之间关系的主要方式。
许炜裕
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专注于胡闹。创作基于虚构和实验,涉及绘画、写作、装置及声音。近期创作方向主要是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及其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探索和观察,与此同时不断尝试发掘公共空间的新定义和可能性。
朱 湘
b.1991。2017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现工作生活于广州。创作的方向对“废弃物”进行收集与重构,重拾一个城市“拾荒者”的身份并去开展实践和行动。媒介不限于绘画,文本,装置以及项目。近期展览/项目:2018年,“海面之下是火山”,博而励实验室,北京;2019年成立FACE计划(Family Album Collect & Explore,这个计划以对家庭相册的收集与探索为内容进行“记忆工作”,不限于任何地域,任何人群)。
《碧山》杂志书11辑
“方志小说”专题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书!
《碧山》系列第11辑,由左靖主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已经面市。
以2017年“方志小说”项目组发起的联合驻村写作计划为主线,汇集这次活动的成果。
方志记实,小说写虚,而“方志小说”将二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在地写作新模式。
同时,也借助方志和小说相对成熟的技艺,重新认识地方,认识人地关系。
关于碧山工销社
从最初在碧山开展乡建活动,到对黟县民间百工进行全面调研、集结出版《黟县百工》,以及编辑《碧山》杂志书,再到《百工》杂志书的出版和碧山工销社实体空间落地,以及百工系列产品的研发,左靖工作室逐渐将百工民艺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调研、出版、展览、游学、空间营造、产品开发等,建立起一整套乡村工作的方法和体系。
自2011年始,从安徽到贵州,再到云南、浙江,历经8年不平凡的乡建路程,碧山工销社西安店成为左靖工作室工作路径上的第一个城市窗口。这标志着碧山工销社已经超越了“碧山村”的地理范畴,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建立起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设计师与手艺人等多方位的对话与合作网络。一方面将都市资源引入乡村的生产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在城市陆续开设碧山工销社实体空间,输出乡村价值,构建互哺型的城乡共同体。
关于方志小说
方志小说,是一个联合驻地计划,倡导从地方出发的写作实践与艺术行动。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两年邀约写作者、艺术家和社会工作者近50人去到云南、贵州、福建、安徽、浙江、广东等11个村镇空间,并于2018年在安徽碧山举办驻地联展。方志记实,关乎现场经验,小说写虚,关乎想象历险,而方志小说将两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实验性的在地协作。
Gazetteer-Novel is a joint residency project, advocating local writing practice and artistic action. Since 2017, nearly 50 writers, artists and social workers have been invited to 11 villages and towns in Yunnan, Guizhou, Fujian, Anhui, Zhejiang and Guangdong during these two years. It held a group exhibition in Bishan, Anhui Province in 2018. Gazetteer memorize facts, relating to onsite experience; novel is fictitious, relating to imaginary adventures. Gazetteer-Novel combines the two, try to combine the virtual and real, stimulate each other, and open up experimental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