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缓解/治疗儿童的抑郁情绪?|父母的负面情绪如何影响子代及第三代

2017-04-21 妈妈好老师
点击妈妈好老师关注我哟  

☀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婚姻、两性、三代人、社会教育、影评书评、心理学、终身教育等内容的原创杂谈!我是思成妈妈,笔名:顽颜瞳。感谢关注本微信订阅号的朋友们(K-12EDUCATION)


现在这个社会,儿童的生活也不容易。社会和周边人带给他们的压力是他们以现有的智力和心理尚不足以面对和承担的。我们常佩服蚂蚁能够举起、托运超过自身重量几百、几千倍的东西,但是人不是蚂蚁,体能也不能与心理的承受能力相提并论,尤其是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儿童。


面对因为承受过多而又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抑郁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利用催眠等心理治疗手段是如何解决儿童抑郁问题的?

 

一、儿童抑郁的问题来源


在过去半个世纪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在儿童青少年中抑郁首发的平均年龄在稳步下降,而儿童青少年中患有抑郁的人数在稳步上升。在《二手的忧郁:如何防止抑郁在家庭中传播》以及《抑郁是传染的:最为常见的心境障碍是如何在全世界传播的,以及如何停止它》这两本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导致儿童抑郁的家庭和文化条件。


书中给出的建议是:我们不需要一个更好的微观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而是需要一个更好的宏观视角来看待导致所有年龄群体中抑郁上升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在儿童当中。考虑到家庭的力量可以增加或减轻每个成员罹患抑郁的风险,书中也描述了“成为能抵抗抑郁的家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用心和有技巧地来管理家庭。


在美国,抑郁的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25—44岁,他们正是处于养育孩子的黄金年龄段的成年人。这意味着患有抑郁问题的最大群体正在养育在抑郁问题方面增长最快的群体一一即他们的孩子们。仅仅是拥有一位抑郁的父母就会将儿童罹患抑郁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两倍。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强调不仅仅要去观察儿童,而且也要观察他们的问题产生的社会情境。抑郁的父母不可能教会孩子们他们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二、要重视儿童可能的抑郁表现


年幼孩子的肚子痛、更大一点孩子出现的愤怒爆发、一位青少年的闷闷不乐以及更年长的青少年使用毒品的行为可能都是抑郁的不同表现,这意味着父母和专业人员需要更仔细地去审视这些表现。孩子们的抑郁常常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他们并不会说:“我抑郁了。”(顺便说一句,成年人也不常说这样的话。)


在儿童中,焦虑和回避型的应对是情绪困难的一个关键的早期预警信号,这些问题很容易最终发展成为合并患有焦虑和抑郁。事实上,在大多数的成年人中,抑郁和焦虑是并存的,但是它们的发病年龄通常不一样。一般而言,焦虑在抑郁出现很多年以前就会出现;焦虑的孩子更容易变成焦虑和抑郁的成年人。


三、催眠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对儿童的抑郁问题


因此,使用催眠作为一种向焦虑的孩子教授放松方法、积极应对和自我安抚技能的途径,催眠既可以是一种治疗手段,也可以是一种预防的机会。


教授特定技能(例如,问题解决,决策)这类更复杂的催眠应用对于高风险的儿童来说甚至更有潜力成为有意义的干预方法。给儿童赋权就需要让他们拥有具体的技能来抵御他们面对的那些非常真实的困难,无论是网络欺负、一位朋友的自杀,或是尝试进入一个好的学校。


给儿童服用抗抑郁药物相对来说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即便有对于儿童来说完全是安全的和适宜使用的抗抑郁剂(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药物),但药物并不能教授重要的技能。


四、对儿童的抑郁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


对今日的儿童以及他们不断攀升的抑郁状况心怀忧虑是极为恰当的。不过,值得担忧的还不仅如此: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会发生什么呢?


在首个这类研究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蜜尔娜·维斯曼和她的同事们跟踪了高危家庭中的三代人。这个研究经历了20多年才完成。尽管研究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但仍然让人感到不安:拥有抑郁的父母和抑郁的祖父母的孙辈们,如果他们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出现焦虑问题,那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进入青春期后发展出抑郁的问题。


在另一个研究中,维斯曼博士对患有中度到重度抑郁的患者的子女进行了跟踪,从15岁跟踪至35岁,结果发现,这些儿童出现焦虑障碍、抑郁、物质成瘊和社会困难(例如羞怯或打架)的问题概率要高得多。当这些儿童步入中年的时候,他们更可能会出现医学疾病,甚至是英年早逝。抑郁的儿童以及父母抑郁的儿童所面对的风险是极为严重的。


在检查儿童的心理健康时,很多医生容易忽略儿童抑郁这个问题,而去关注那些更明显的症状。儿童的抑郁不只会影响他们的童年,还会造成成年后生活的障碍。因此,学会如何识别并利用催眠等心理手段治疗儿童的抑郁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容耽误的任务。


往期回顾

儿童心理

PS


0-6岁体表性疾病家庭护理|感冒、发烧

0-6岁呼吸道疾病家庭护理|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0-6岁肠胃道疾病家庭护理|腹泻、呕吐、肠胃炎

0-6岁过敏性疾病家庭护理|湿疹、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

0-6岁眼耳口疾病家庭护理|近视、中耳炎、护齿等

0-6岁传染性疾病家庭护理|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

小孩子为什么有“通灵”能力?

思成妈妈的话

菜单栏底部有“心理学人”和“影视书评”栏目,可以点击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