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墙报内容抢先看
众人瞩目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即将在杭州盛大开幕。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CAUPDBJ)的小伙伴们也已赶赴杭州,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CAUPDBJ的胥明明、叶成康、王玉圳、王建龙将在墙报展示环节与大家分享“漳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老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三亚山体修复规划”的精彩案例,以及“积极老龄化理念下城市老年设施规划标准研究”的重要发现。精彩的墙报内容和补充简介可以在这里抢先看~~~
《共享理念下的山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重塑——以漳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CAUPDBJ规划二所:胥明明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发展新理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对于城乡规划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长久以来形成了独具东方魅力的山水城市景观。福建省漳州市是一座环境优美的闽南山水城市。但在近些年的快速城镇化浪潮下也产生了破环自然山水、景观秩序失控、风貌品质下降、沿江岸线私有化等诸多突出问题。本文以漳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从整体城市结构、空间秩序控制、山水特色系统重塑等方面入手,探讨基于共享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漳州山水城市现状及问题
漳州市山川秀美,唐朝漳州刺史柳少安这样盛赞漳州的山川形势“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回顾”。宋朝陈淳这样称颂漳州地形“自天宝发脉十二峰起伏南来,至是超然突起,枕三台,襟两河”,宋本府志把漳州山川形势概括为“天宝紫芝奠于后,丹霞名第拱于前,鹤峰踩其左,圆山耸其右”。
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原来的自然山体逐渐被蚕食。中心城区内保留的如芝山、景山等自然山体丘陵逐渐被单位所包围,外界难以感知。九龙江沿岸的滨水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可供市民活动的公共开敞空间严重不足。在多轮的旧城改造中沿江地区旧城肌理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密不透风的高层住宅。对照共享理念,漳州市滨江地区的公共资源属性未能充分体现。
二
基于共享理念的山水特色系统控制
山水系统保护。共享公共空间的塑造首先应保护山体,梳理水系,显山露水,让山水与城市完美结合,强化漳州的山水形象特色。以九龙江形成城市的绿色内核,以圆山、云洞岩为背景,形成富有特色的天际轮廓线。以芝山公园和滨江公园两个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形成城市重要的绿心。结合水系及湿地保护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二十二处,共计一百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
城市山体保护和利用。首先建立山体保护等级,其中城市内部五座山体及云洞岩风景区为一级保护山体,城市外围山体包括圆山、荔枝海为二级保护山体,其他远郊山体为三级保护山体。其次加强对山体周边建设风貌控制。例如规定坡度大于30%用地不得建任何建筑物,建在山坡上的建筑物其最高点不得超过山体高度的2/3位置,建在山坡上的建筑及山坡附近的建筑(一般指从距山脚50米以内)以坡屋顶为主。
城市水体保护与利用。在水体保护方面坚持“治标更要治本”的原则,彻底消除水体污染源,还“碧水”于市民。同时强调滨水空间的共享性,避免滨水地区划归某些单位专用。通过增加滨水空间绿地面积,形成具有开敞性、适用性和多样性的滨水绿化景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滨水空间资源潜力,保障滨水区长远发展。
三
依托总体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品质重塑
总体城市设计意向。整体上形成“青山环城,碧水穿城,绿楔融城”的城市景观意向,并确定了“一心四区、轴带呼应、多点多廊”的总体空间结构。具体而言,漳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的诸多山体如圆山、云洞岩、白云岩等分布在城市周围,成为环绕城市的绿色屏障。九龙江西溪、北溪自西向东绕城而过注入大海,形成独特的滨水城市景观形象。北部以云洞岩、马洋溪等山体水体为开敞空间,南部圆山、白云岩、荔枝海以山体和花海为基调,形成绿楔串联众多风景名胜区,将城市与山水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
九龙江一江两岸公共空间重塑。针对九龙江滨江地区公共空间受到私有化威胁,品质下降等突出问题,漳州市总体城市设计基于共享理念提出七大策略。
策略一:调整沿线土地使用功能,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规划中针对不同地段滨水区的景观条件,采用渗透性空间开发模式和集约型空间开发模式相结合,使滨水绿化景观渗透到城市用地内部,强调景观共享。
策略二:合理有序地组织城市交通,提高滨水地区的可达性
可达性往往以移动时间、距离、便利程度为标准。本次规划主要通过增加支路网密度和步行系统来作为完善交通系统的主要手段。增加九龙江滨水区的可达性,消除影响滨水区联系的物理性障碍。
策略三:有机组织绿化及开敞空间体系,塑造滨水地区活力
通过九龙江沿岸开敞空间体系的有机重塑,衔接城市整体公共空间体系。保障公众活动的自由性和连续性,促进滨水地区恢复活力,并形成良好的城市亲水景观。
策略四:发掘诠释九龙江两岸文化,重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本次规划尊重历史和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将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元素应用到城市设计中,以延续历史文脉、强化城市形象和空间场所精神。
策略五:建设滨水中心区,突出功能与景观节点
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城市滨水中心区及节点的建设,提升中心区公共空间的开放度及品质。从而将城市功能核心及市民活动重心引导至九龙江一江两岸。
策略六:控制整体空间形态,塑造良好的城市轮廓
在城市设计中,轮廓线主要由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的建筑轮廓线综合构成, 强调建筑轮廓线有序、舒缓及高低错落的特征。
策略七:有序推进沿线开发,发挥滨水地区最大经济效益
资源配置优化。突出分阶段发展的重点,控制土地开发的节奏和时序,实行总量控制,避免城市的无计划扩张、用地的无序开发以及近期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对长远发展的损害。
四
实施效果
在共享理念指导下的漳州山水格局重塑不仅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民的一致认可,还作为示范项目在“美丽福建建设规划”中向其他城市推广。目前,郊野公园龙文段和角美段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区水系整治正逐步推进,山水景观长廊的建设也初见成效——“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漳州山水城市公共空间正逐步呈现。
《基于多方参与的总体城市设计路径探索 ——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老城区为例》
CAUPDBJ 规划二所: 叶成康、苏海威
总体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它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是塑造城市整体特色、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和实现城市空间人性化的有效手段,作为总体层面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体引导控制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然而在面向实施过程中,总体城市设计未能有效地在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顺畅的衔接机制或传导路径。主要体现在:局限于空间语言本身,对城市整体战略研究不足;偏重设计控制与管理,对行动和具体工程的引导较弱;城市设计可行性较弱,实施性有待提高。
项目选择的研究对象位于米东区,地处乌鲁木齐市东北部,由原先的米泉市合并进入乌鲁木齐市而来,范围71平方公里。研究对象具有三个特点:独立的老城区单元,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行政独立性,拥有本底优良的资源基础;老城区城市病问题突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求以营造高品质城市空间为导向;面向多方参与,涉及政府领导、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市民、文化专家、其他设计团队等多个主体。
面向多方参与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本次研究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梳理项目相关各方的三条主线,把方案从墙上放到桌子上。第一,处理好项目相关主体的设计诉求,这些诉求呈现明显的空间视角,有宏观的城市战略,有中观的城市空间,有微观的街区空间,作为一个规划平台统一各方的声音,体现“大而全、小而美”的空间产品需求。第二,相关的各类规划均处于“可调整”时期,区政府也以此项目为平台,对上衔接《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米东区诉求,对下指导《米东区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关键性指标的指引和管控原则,通过重点片区的详细设计方案,指导具体项目落位。第三,处理好“理想方案”与“实施方案”的建设衔接关系,强调发展策略的落地性和具体建设工程的可行性,收集米东区各个部门上千个建设项目计划并梳理,制定项目规划的策略,明确项目的重点、投资、收益以及责任主体,强化公共政策性,将规划成果转化为“公文语言”,便于地方政府的实施操作。
以设计方案为语言,建立多方对话互动的平台。以有所侧重的空间设计方案为语言,采用调查问卷、访谈、汇报、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形式,完成设计方与多个主体的对话互动。通过“两次市会议、三次区会议、三十余次区部门会议、六次企业座谈、文化老人座谈”等不遗余力的共同座谈,在比较紧迫的半年时间里有效对接市、区、企业、公众等,把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整合在一起,形成对老城区未来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共识。
面向三个空间层次,分层施策,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指导,综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应对城市开发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目标、空间格局和建设形象等方面的要求,总体设计不止于一般的形态推敲,而是从宏观(区域视角)、中观(老城区视角)到微观(节点地区),放眼区域发展、落位具体行动与建设工程。
城市双修指导下的三亚山体修复规划探索
CAUPDBJ规划三所:王玉圳
山海相依、城景交融是三亚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景观特色。三亚市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模式,山体修复为核心重点问题之一。三亚市境内共分布有废弃建筑用粘土矿和花岗岩石料矿山51个,其中废弃建筑用粘土矿7个,废弃花岗岩石料矿44个。受损山体对三亚城市景观生态带来极大影响。
在“双修”工作背景下,三亚的山体修复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山体覆绿工作,而是以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提升山体景观品质、以节约实用的方式提升区域经济价值为目标,综合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挖掘其区域资源价值。
本次双修工作中,三亚探索了山体的景观生态评价体系和分类规划引导的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模式及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规划层面:结合GIS与遥感科学分析,分类引导
规划对山体进行了生物资源保护评价、景观敏感度评价、地质地貌评价、游憩机会评价以及交通可达性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结果把受损山体划分为三种治理模式:生态恢复型、风景游憩型、再生利用型。
模式一:生态恢复型模式——通过场地功能的置换,营造公共开放空间。该模式适用于生物资源保护要求较高的受损山体修复。通过恢复被山体开采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生物生境群落,使生态系统恢复并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模式二:风景游憩型模式——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重构生物栖息环境。该模式适用于周边景观资源较好、交通可达性较高、地质条件稳定、生物保护要求较低的受损山体修复。通过科学的修复方式恢复矿山植被,植入公共休闲、遗址展示、植物博览、郊野游憩等功能,将其建设为城郊特色公共空间,融入区域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
模式三:再生利用型模式——受损山体重新开发利用,再次创造社会经济价值。该模式适用于生物资源保护要求较低、视觉敏感度较低、地质条件稳定、交通可达性高的受损山体。通过巧妙利用采石场矿坑的独特环境,进行景观改造,并鼓励多渠道共同重新开发利用,将山体修复作为区域开发的组成部分,同步建设和治理;对具备规划条件的受损山体,通过调整土地使用性质,适当开发建设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和休闲场所。
二
实施层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引导
受损山体修复的技术和方法很多,总结生态修复利用的技术,可有效保障山体修复质量。三亚的山体修复工程技术可以分为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两个部分。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指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是指消除岩石边坡存在的落石、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为后续绿化工程创造安全稳定的基础。规划设计中推荐了不同坡度的创面修复手法。
生物治理措施是指水土流失治理结合生物护坡建设。通过结合生物护坡建设,形成植物群落,通过根系锚固边坡岩土体,通过植物茎叶和地被植物分散、减弱径流,使得雨水冲刷能量降低,减弱对岩土体的冲蚀,起到抑制地表径流的作用,从而解决裸露山体水土流失的问题。
积极老龄化理念下城市老年设施规划标准研究——基于《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规范预研究》课题的思考
CAUPDBJ规划三所:王建龙、王佳文、胡继元、牟毫、王思源
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国际社会基于社会权利理论于1997年提出了“积极老龄观”的概念,并于2002年形成了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
我国立足实际国情,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提出必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明确提出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由此,我国老龄化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既要补齐短板“老有所养”,又要提质增效“老有善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民政部门和住建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于老龄化以及相关设施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技术标准,设施内涵逐渐拓宽、设施规定逐步细化。然而,目前我国老年设施规划的相关标准,由于适用范围、名称术语、标准内容、关键指标等相关规定不尽相同,且在体现积极老龄观等方面尚有不完善之处,难以有效指导我国老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一系列涉及老年设施的规划标准修订和研究工作,并将《城市公共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规范预研究》列为标准研究课题,城市老年社会福利设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对国家层面城市老年设施规划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再思考。
基于我国深度老龄化发展情况,在梳理国内外积极老龄化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研判了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转变发展的四个主要趋势:针对对象由“兜底型”向“普惠型”转变,供给方式由“单一政府包办”向“多元化社会养老”转变,保障内容由“生活照料为主”向“身心共养”转变,设施配置由“定向设置”向“均等配置”转变。其次,在对标政策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现行老年设施相关规范的主要问题,即:名称及类型不一致(名称不一致、范畴界定不清晰),用地标准亟待完善(规划地类对应不足、存量设施缺少保障),与国家政策亟需对接(总量配置要求较低、提质增效指标缺失),指标与地方实施差异较大(部分指标较难实现、缺乏分区差异化考虑),设施配置与管理实施难对应等问题。最后,以贯彻积极老龄化为目标,对新时代国家层面城市老年设施规划标准展开研究,提出新一轮国家层面老年设施的规划标准制定工作的总体思路建议,并对指标关键技术提出应对策略与政策优化建议,主要策略包括:校正机构养老设施核心指标、加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引导、根据服务人口规模提出设施规划建设要求、加强用地保障等;政策建议包括:拓宽“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渠道,制定养老设施准入、建设、监管、评估的一体化机制,搭建多部门协作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