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这里地处北部湾之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组成城市,一直“面朝大海”,每年“春暖花开”。
这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银滩,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的涠洲岛,被确定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自带“宜居”特质,更具“文化”魅力。
没错,这就是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东海岸的北海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
为更好贯彻国家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抓住多重机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全面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北海城市发展需要,全力推动北海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北海市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进一步发挥资源价值,提升新形势下北海的区域竞争优势。
《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已于2016年1月12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获得了“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类)“三等奖。
1
规划思路
本版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和区域地位提升为目标,立足国家和省市发展的大背景,全面扩大区域研究视野,全面把握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及环北部湾地区等区域的发展定位,增强各项要素的区域联动;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突出资源的空间管制,注重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人文底蕴,强化岸线、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的发挥,彰显城市特色;同时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重点研究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建构面向区域的开放空间结构和多元城市中心体系,探寻产业和城镇双重带动的特色北海城镇化途径。
2
规划重点
01
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要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构建面向东盟、服务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和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门户,突出先天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将北海市建设成为“国际度假胜地、生态休闲智城、特色文化名城、开放宜居珠城”。203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320万,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8%,其中中心城区人口为145万。
02
空间规划布局
规划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经贸合作,推进环北部湾城镇群合作共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强化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与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的航运合作等区域协调策略,带动市域城乡经济、产业及交通的大发展。
市域构建 “一区、一带、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重点强化包括北海市辖三区、合浦县城(廉州镇)、党江镇和闸口镇在内的一个市域功能集聚核心区建设。重点发展依托广西滨海公路等沿海区域交通走廊和城市快速路系统形成的一条东西沿海城镇发展带。有序拓展依托兰海高速、玉铁高速和贵港-合浦高速三条区域交通通道形成的三条市域主要城镇发展轴。积极培育区域交通干线沿线的多个重要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以实现全域一体化发展。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03
城区与港区布局协调
理顺铁山港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功能与空间发展关系,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优化和资源潜力发挥,完善铁山港城区的城市功能,优化配置港口资源,引导形成综合性临港新城。
基于规划区范围的地质条件以及各类保护区和基本农田分布等用地发展条件分析,空间发展布局为“一带联结,滨海深化;两区协作,各有侧重;三镇联动,分工协调”。“一带”是指滨海发展带,为强化海洋特色,城市功能与生态资源和谐共生。“两区”指中心城区和铁山港城区,二者加强分工协作,夯实城市既有发展框架,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镇”分别为营盘镇、南康镇和福成镇,重点增强与中心城区及铁山港城区的联动发展,强调各城镇职能的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与统筹协调发展。
04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在远景城市发展目标下,规划形成“一湾一带、一心一核”的空间布局结构。强化对“廉州湾南部滨海生活湾”和中心城区南部以休闲旅游度假功能为主的“滨海旅游发展功能带”(含近岸海域)的发展引导和管控。构建由城市商业办公综合中心、滨海休闲文化中心及廉州湾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共同构成的复合型城市中心,作为城市核心公共功能的主要空间载体。建设鲤鱼地生态绿核,成为城市内部重要的生态空间。
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规划形成七个城市功能片区:铁路北片区、铁路南片区、高德片区、平阳片区、银滩东片区、城北片区、竹林片区,分别承担城市行政、商业、商贸、科研、教育、体育、文化、娱乐、旅游等主体服务功能。
05
综合交通规划
在区域层面,依托高铁、海港、空港和高速公路,构建面向东盟、连接北部湾及珠三角地区的开放性对外交通体系,使北海市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门户城市。构建突出城乡一体化、港城联动、旅游服务在内的综合交通体系。北部湾经济区内构筑一小时交通圈:30分钟交通圈覆盖钦州,60分钟交通圈覆盖南宁和防城港。
在城市层面,构建与北海城市定位相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对外畅通、对内通达的和谐、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导、支撑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调整,提高中心城区区域竞争力。规划形成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共同构成的路网系统。完善主干路方格网格局,提升次干路建设密度,加快支路系统建设,尽快打通断头支路,贯通阻断路段。预留2条轨道交通走廊,在北海火车站、合浦火车站与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衔接。
06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保护现状整体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局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充分发挥生态空间的安全保障功能;以维护生态系统综合价值为基础,保护生态多样性为重点,构建“两区、三带、两翼、多节点”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明确生态功能区划,提出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成经济高效、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将北海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市。
规划在现状海滨公园、中山公园、长青公园共3处公园基础上,新增12处综合公园;规划专类公园20处,其中新增16处;规划带状公园10处。建议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进一步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重点加强近岸海域综合管控措施。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将近岸海域分为9个类型区域进行规划指引,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海洋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市域滨海岸线及近岸海域利用规划图
07
旅游发展规划
围绕“休闲度假为主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北部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西南地区重要旅游节点及东盟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的旅游发展定位,构建“一带、两翼、七片、多点”的市域旅游空间格局,强调银滩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国际旅游岛的辐射带动作用。
市域旅游空间发展规划图
0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框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控要求,及具体的包括山水形胜、历史城区、文物古迹等在内的可持续保护与展示利用内容。重点保护合浦汉墓群、地角炮台旧址、大士阁、北海近代建筑、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惠爱桥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北海高德三街、涠洲南湾、合浦县廉州镇中山路和阜民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保护好北海和合浦两处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北海珠海路街区
3
规划创新及特色
01
突出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的规划新理念
规划在保护生态本底基础上,开展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特别是在滨海地区开发方面,规划在市域层面将沿海岸后退约5~20公里的范围划为滨海地区,划分五个城乡建设组团及四片生态保护控制区,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管控要求和发展指引,凸显了北海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新主题,对探索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02
采取“多规协同、专项深化”的方式,保障多层次规划有效衔接
北海首次采用多规同步推进的方式。在总规编制的同时,同步开展城市综合交通、排水(雨水)防涝、蓝线及水系、绿线、市政及海岸线功能和景观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有效解决了各类规划之间的空间不衔接问题,保障规划的各层次衔接和空间有效落位。并通过预控相应发展备用空间,构建组团生长的空间结构,应对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强了规划的弹性。
03
引入城市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手段,为规划措施提供强有力支撑
规划通过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手段,对北海的环境资源特征和价值进行重新认知,以更好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如规划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对城市以往被忽视的水系进行贯通,加大城市内部蓄水水面,将城市河流、水塘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达到排涝、优化环境、带动旅游的综合效果。又如结合旅游发展的周期性理论及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将日常游憩空间纳入旅游系统进行统筹布局,并在用地类别中增加旅游用地,不但保障了项目的用地空间,还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新技术手段则包括引入遥感数据分析市域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建立海区两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海域环境特征,及利用内涝模型模拟评估水系管网的排水能力等。
04
立足民生,完善宜居城市建设
在总规层面明确文化体育设施、市场、公园绿地等当前北海亟待提升的公共设施的布局,并确定刚性指标,便于下一层次规划予以落实。同时对滨海岸线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内涝防治、港口码头建设等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内容,以进一步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
4
规划实施情况
《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已于2016年1月12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正式具备法定效力。
总规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北海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下一层次规划编制,北海已进入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01
落实了滨海生态资源保护红线
总体规划加强对北海市滨海岸线的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大力保护了滨海红树林生态环境。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是广西首家通过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并指出“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把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建设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02
指导了“多规协同”的编制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同步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排水(雨水)防涝、蓝线及水系、绿线、市政及海岸线功能和景观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的编制,有效解决了各类规划之间的空间不衔接问题,保障规划的各层次衔接和空间有效落位。
与总规同步编制的专项规划示意
03
指导了北海市重大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建设
规划确定了广东南路城市新中心的地位,目前推进了万达广场、海丝路文化广场等一批项目建设与落实;指导了银滩东区中信国安项目的开工建设;同时还落实了包括学校、医院、公共场馆、道路、公园等一批重要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项目团队信息
项目完成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主要完成人员:郝之颖、伍春谊、龙慧、邓秋野、孙建欣、王宏远、陈睿、杨涛、司马文卉、张中秀、孙道成、高德辉、谢昭瑞、邓国安、肖旭、占伟
联系电话:13611002180 010-58323556
邮箱:841506820@qq.com
————END————
感谢阅读︱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相关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