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略谈朝礼慧思大师之功德

有居士看见前些天大众礼拜慧思大师的画面,内心若有触动,就想让我简单的谈谈慧思大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以及礼拜缅怀大师的意义。


首先,慧思大师是大乘禅法的先驱。太虚大师把达摩大师所传的禅法称之为今禅,也就是祖师禅;把慧文、慧思大师所传的禅法称之为旧禅,也就是实相禅。南北朝时虽然达摩大师已来东土,但禅法未显。南方佛教重义学,北地佛教重禅观,当时的禅法大都是小乘法,也就是五门禅为主,在天台宗称之为五停心,学人依之修行可获得果证。慧思大师承慧文祖师之般若观法,即一心三观,后证法华三昧,一念之间圆证大小乘各种禅法所谓一心具万行。以所证之三昧智慧,传讲《法华》《般若》为主之各大乘经典,从观出教,述己心中所行法门,奠定后来天台宗之教学基础。


由于大师孤明先发,教观总持,打破与统一了南北学风。当然也遭受南北学者的不解与迫害,笔之于文有详细记载的就四次。又说自后如是受害其数众多,然大师愿若金刚,巍然不动,造金字《法华》《般若》,誓度此等邪劣众生,并辞别齐国之内台供养,前往南方传播佛法。在河南大苏山共住十四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传人,其中就有共住七年、见面十四天即证法华三昧之智者大师,所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不作最后断佛种人”。


大师住世的最后十年,带领四十位高足来到了南岳衡山,昼谈义理,夜习禅观,四众弟子闻风而动大开法筵,所谓“习法三千,业高四百”,开创南岳佛教“僧海”之美誉,其间向岳神化地,为岳神皈依说戒,降伏恶道士,受陈朝皇帝供养等,种种大事皆发生在衡山,奠定了南岳佛教的基础,称为南岳佛教之开山祖师,真乃实至名归。后人称天台宗为衡岳家风,称慧思大师与智者大师为天台二圣,为佛教界永世尊崇之圣僧也。


《法华传记·隋国师智者天台国清寺释智顗》载:宣律师问天曰:陈国思、隋国顗神德超伦,昔在灵山,同听法华,不审昔谁乎?亦合佛意讲经不?


答云:俱是游方大士,本是古佛。思是观音,普门一品说其利;顗是药王,日月净明德兴世,顿舍一身,供养于法。灵山释迦,寄在妙法。药王一品说其修行。非但今日弘经,于久远实佛灭后讲法华。过去千佛出世,贤劫三佛出世,同今日深会佛旨。


大师本地身为观音大士,此番示现三生行道于南岳衡山,现僧伽相,号南岳尊者,大宣佛法。南岳圣帝菩萨现护法相,主宰于南方之神灵,辅翼正教。究之实际,三尊本为一体,皆是观音大士之方便示现,慧思大师既为观音菩萨,南岳圣帝亦为观音菩萨,形分僧俗,性原不二。观音菩萨为弥陀之分身,弥陀佛即无量寿佛,即是长寿佛;南岳向来称之寿岳,尊之为寿山,本为阿弥陀佛之法身境也。所以观音、慧思、圣帝实为“南岳三尊”。无量光,无量寿佛,宣弘正法,救苦寻声。


有人会问说,法师你有证据吗?若论证据则有教证,有理证。若从教证,也就是圣言量而言,观音菩萨普门示现,可现高僧身,可现天神护法身,共同令佛教住世,利益众生。若从理证,也就据佛教之义理推演判定,天人答道宣律师之言,圣帝菩萨施地供佛,爱佛教之皈戒,辅翼大师呈现“南岳僧海”之盛况,又与慧思大师七百后同受业报之事,足可证明圣僧、圣帝本是观音,为法化之方便故,权现二身。至于修法定中之感应觉知则无劳再叙,以免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我等三步一拜礼慧思大师,其用意就是要发扬继承大师教观总持的修学宗风,九死不悔的菩提大愿,降魔卫道的大雄无畏,以身证法的实践精神。尤其在末世之时,法弱魔强,障碍重重,我等佛子更应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八风吹不动,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直至菩提无有怯懦,牢记祖训:不作最后断佛种人!


文章作者:修正法师





随喜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