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开启山水田园人居新篇章

东联成都 东联成都
2024-08-30

2016年7月1日,在云南-保山-昌宁这座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小城,由东联成都精心设计、东方园林承揽的昌宁右甸河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昌宁“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镇”建设的帷幕。



▲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县城


▲开工奠基仪式及施工现场


在过去十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昌宁县始终坚持着对城镇核心区几千亩基本农田的保护,这也给所有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们一个最直观的印象——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田园城市。和西南众多小城一样,一条母亲河——右甸河穿过田野和城镇,滋养着世代昌宁人。因此我们从“田”与“水”出发,以农业与城市互动联合的“新田园城市主义”为宏观规划理念,有机结合水利、水生态与景观工程设计三位一体,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依托右甸河将多个城市公园串联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公园系统,有效解决城镇四大矛盾:

1、雨季防洪排涝与旱季景观效果、亲水功能的矛盾;

2、各类水污染与城市水体风貌的矛盾;

3、农田与城市建设用地、公园绿地的矛盾;

4、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与城市生态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的矛盾

 

▲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


▲水利设计                                                                   ▲水生态设计


建立城市生态公园系统,实现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的目标


右甸河生态公园系统规划占地面积约7000亩,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流域治理、截污整治、河道改造、公园建设同步进行,最终形成右甸河绿道公园、城北农业湿地公园、茶韵市民公园(含后小河治理)、水上田野公园和水生态科普公园五大部分。



▲右甸河城区段


▲右甸河郊野段

 

▲茶韵市民公园


▲水上田野公园

▲水生态科普公园



▲分期建设时序





一期建设——农业湿地公园




▲蓄滞洪水规划与湿地净化系统


一期农业湿地公园位于县城北侧,处在城镇规划发展用地与万亩基本农田之间,占地1335亩,由核心区与农业缓冲区组成。公园引入右甸河两条支流水源,由农田表流湿地与功能性潜流湿地吸收净化,去除上游村落的生活污染物与农业污染,形成清洁稳定的湖区水质,并在雨季蓄滞洪水,增强右甸河主河道行洪安全。

核心区分为湿地观光游览区、滨湖休闲游赏区,以及传统农业体验区。



湿地观光游览区是公园与农田的过度带,在原有的田园基底中融入人工湿地,并在之上加入了功能构筑系统——网格分布的云亭和云塔,提供人们休憩、玩乐、体验、观景的场所。云亭云塔均由轻质的空间网架构成,如同透明轻盈的云朵漂浮在广袤的原野上,配合人工喷雾和灯光更是如真如幻。


▲湿地区鸟瞰




▲云亭的日与夜




滨湖休闲游赏区是紧邻城市的开放空间,也是最核心的游赏区域,位于主轴线顶端的云塔坐落在湖畔,与入口广场遥相呼应,塔——湖——桥形成相互成景的景观轴线。


▲湖滨鸟瞰


▲隔湖相望的塔与桥


▲滨湖农田与湿地缓冲区


传统农业体验区位于右甸河对岸,是农田与自然边界的过度带,以一道自然坡坎为界,坡下保留农田环境与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坡上结合林地设置登高步道与露营地,是远眺田园、仰望星空的好去处。


▲农业体验区鸟瞰


▲山坡上远眺公园与县城



随着右甸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推进,昌宁县城的生态、景观基础设施将逐渐完善,城市生态公园体系一步步建立。同时随着依托公园的休闲旅游氛围日益繁荣,自身旅游服务水平也将大大提升,届时昌宁山水、田园、茶乡、民俗、历史等文化元素得以充分联系并展示,为未来城镇全域旅游景区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名称:昌宁右甸河城镇核心段综合治理项目

项目地点:云南昌宁

业主单位:昌宁县右甸河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局

设计单位:东联成都设计院

设计人员:蒋侃迅、罗珂、刘宇、张敏敏、夏弱凉、欧阳长春、陈建英、陈思雨、帅畅

           施工图设计:肖志军、苟明星、姚俊华、张瑾、蒋春秀

联合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第九院(水利市政)、中山中环环保设计研究院(水环境)

施工单位:东方园林第一事业部 | 刘铁柱、段敞晖、张磊、罗保中等

项目规模:总体规划7000亩,总投资7.8亿;一期1335亩,投资2.4亿

设计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7月

建设时间:2016年7月-2017年3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联成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