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觉醒──认罪与赦罪
李捷
很长一段时间,我力图过圣洁生活,自己跟自己叫板、较力,屡战屡败,灰心丧气,终日怀疑自己是否得救。有时甚至觉得,进流奶与蜜的迦南美地无望,在旷野的日子又熬得受不了,不如回“埃及”省心。
有一天晚上,读《罗马书》9章,“倘若神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不知为什麽,竟从那段话上沉思下去。
我是“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吗?
的确,凭现在对自己的认识,就知道奥古斯丁所言极是──“人除了罪以外,什麽都没有。”因此,我不配得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恩典,名副其实是“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然而,我却还有希望,希望就在於“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由此经文推理,所有的人都是“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圣经上又说∶“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上帝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罗》9∶11)
既然,得救与行为无关,乃在乎呼召人的上帝,且人是因信称义,那我可就惨了,“终日怀疑自己是否得救”的我,怎麽也算不上是因有信心而可称义之人吧?
好吧,假设我是神定意不要拯救的“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我对上帝的这一选择,作何等回应?无语问苍天?还是控诉上帝不公?
可曰绝处逢生
说来惭愧,我已经当了十年以上的基督徒了。这之前受过父母的教育,受过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此外,还有阅读书籍,以及亲身经历到的失败所给与的教育。不论是被动接受的,还是自我体验的,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真正使我认识自己的罪,真正能医治我的,使我得到最大好处的,莫过於圣经上的教导了。
曾经有人问我,你活到今天,最美好的日子是年轻的时候,还是慢慢步入中年的现在?你喜欢以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因为这十年的基督徒生活,对我而言是最珍贵的。
因此,我多麽愿意在有生之年,享受上帝的话语带给我的福分呐!虽然我承认自己的污秽、败坏,不配得上帝的赦罪恩典。但耶稣对门徒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约》6∶65),而门徒也回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约》6∶68)
既然如此,何不效法雅各与天使摔跤∶“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创》32∶26)何不效法迦南妇人∶“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太》15∶27)我的底线,是死皮赖脸地挤入神的家中,乞求一分恩典。也像那位患了12年血漏的女人,来到耶稣的背後,摸他的衣服缒子。
至少,审判的日子,我可以对神说∶“我没有因为被预定不得拯救而放弃,我是一个诚心求怜悯的人,愿意像那个《马可福音》记载的,被鬼附而抽风的孩子的父亲一样地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9∶24)
求他帮助我,我有什麽损失?如果他忽略我,我不会比现在的状况差。如果我指责神,那就必然没有得救的可能,一个审判神的人怎能得救?他已经站在地狱里了。
就在那一瞬,蓦然回首,惊奇地发现,自己又重新回到上帝的“你的信救了你”这真言实理的恩典之下。哦,还有比这更让人快乐的吗?
心中的耶利哥城塌陷了,可曰绝处逢生。
宽恕了的回忆
彼得说∶“他顾念你们”。什麽话也不能比“他顾念你们”更安慰人啦!他顾念我,顾念我的心怀意念。我如释重负。
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指出∶“上帝一方面从亘古预定谁是他所要施恩眷或发愤怒的对象,而在另一方面不加区别地宣布救恩,但是在这二者之间并无不和谐的地方;其实,我认为是完全和谐的。因为他的应许乃是要对一切愿意并追求他的人施赐怜悯,可是除了那些他所启悟的人,没有人愿意追求他。而那些他所启悟的人,就是他所预定拯救的人。”(第三卷 24章 17节)
巴刻在《认识神》一书中这样写道∶“人的良心会出现两种病态∶一是对罪不够醒觉,一是对赦罪不够醒觉。”这两种病态同时存在於我之内。听道这麽多年,加上阅读了一些书,自以为“因信称义”已刻骨铭心、完全接受了奥古斯丁。可怎麽也没想到,所行所思的却十足的“伯拉纠”(Pelagianism),以为人当靠自己得救──这就表示,我对罪和罪的後果不够觉醒。同时,我不能意识到神的能力,不知道他比我更知道我有多败坏,但他还是愿意赦免我──这又表示,我对赦罪也不够觉醒。
因此,我想起祁克果说∶当我在思考上帝时,不应该只是想到他的审判,不应该只是想到过去和现在的罪过,而是想到罪已被上帝宽恕了。我就平静安逸地栖息於罪过的被宽恕中,以至於所谓过去,并不是对自己有多少罪过的回忆,而是对自己被宽恕了多少的回忆。
马丁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中强调,因善行称义的邪念,没有真诚的信仰便无法战胜。人的本性不能驱除它,甚至难以辨识,反倒视其为至高圣意的标。若再加上传统习惯的影响┅┅让本性的邪恶得以确认,它就会变成不治之恶,将人引入歧途┅┅
上帝让我对罪觉醒,也使我对赦罪觉醒。
我的好上帝,我多愿像你
作者来自北京,现居日本。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36期,2009年3月。
原文链接: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