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封面,订购期刊

(投稿网址:http://www.zgbjsdyj.com)

中国认同:

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统一性”研究

赵永春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李大龙  王珏


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刘正寅


从命运共同体视角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以“绢马贸易”为例

王小甫


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王欣  王添瑞


空间文化、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

——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

闫国疆



西北地区和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

崔明德  穆琛


西北地区和亲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历史连贯性、主体复杂性和类型多样性等特点,反映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西北地区不同政权之间的联姻、西北地区诸政权与中原王朝的联姻、联结两个民族亲缘关系的联姻、联结多个民族亲缘关系的联姻,都在推进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使西北历史上各民族的存续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华民族由多元凝聚为一体的进程中深化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和亲文化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

崔明德,1959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教授;穆琛,1994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地址:兰州市嘉峪关西路9号,邮编730020。



族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以历史上舟曲“狼岔峪断箭传说”的层累建构为例

杨巧英


“狼岔峪断箭传说”是一则广泛流传于今安多舟曲上河藏、汉间的地方历史传说,其历史事件原型为南北朝时期氐、羌间发生在狼岔峪的军事冲突及势力划分。在此后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武都关东西两侧族群分别对此传说进行层累建构,反映了族群间对各自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的维护。但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双方通过不断交往交流,最终形成了对于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深层交融。

关键词

舟曲  “狼岔峪断箭传说”  族群  交融

作者

杨巧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邮编710062。



清至民国滇黔毗邻区花苗群体之形象建构与国家认同

黄秀蓉  潘源


滇黔毗邻区的花苗群体是苗族的一个支系,清朝汉族士大夫把这一群体建构成一个与华夏有着巨大差异的“蛮夷”形象。民国时期汉族知识分子强调花苗群体与华夏的“同源”性,是中国民族的一部分。清末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建构的是一个被“拯救”而获得精神自由与新生的花苗群体形象,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民国时期的第一代花苗知识分子,在自我族群形象的建构中,既认识到本族群的不足,又意识到本族群的优势,自我归类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表达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情感。滇黔毗邻区花苗群体形象的历史演变与多维呈现,其国家认同情感的逐渐强化,展现了滇黔毗邻区花苗群体伴随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滇黔毗邻区  花苗群体  形象建构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作者

黄秀蓉,法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源,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邮编400715。



佛教官寺与唐代边疆治理

聂顺新


边州是唐前期在边疆地区设立的特殊的州级政区,也是唐代边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前期四次诏立佛教官寺的宗教政策在广大边州地区亦得到普遍执行。诸边州设立佛教官寺的形式,可分为以容州为代表的先后取代型和以沙州为代表的同时并存型。由于佛教官寺对普通民众开放,边州官寺所承担的政治象征与政治宣传功能,通过立寺、重修、宣讲、立碑、铸像、国忌行香等制度和仪式,发挥着不断塑造、强化和维系边疆官民对唐朝政治认同的作用。

关键词

官寺  宗教政策  唐代  边疆治理  政治认同

作者

聂顺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邮编710119。



耶律大石通使西夏与耶律余睹反金起事

——西夏文《圣威平夷歌》所见西夏、金、西辽关系再探

李晓明


辽亡金兴之际,西夏作为故辽臣属“不渝终始、危难相救”,“兴师赴难”援救天祚帝。天祚见擒,耶律大石西迁后,西夏与西辽关系却鲜为人知。俄藏黑水城所出西夏文抄本宫廷诗《圣威平夷歌》记述了耶律大石西迁后,1132年遣使西夏,联络金国元帅右都监耶律余睹起事,以及西夏接纳契丹遗民叛金来投的史事。

关键词

西夏  西辽  耶律大石  《圣威平夷歌》  耶律余睹

作者

李晓明,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地址: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邮编050024。



明朝盐课提举司的地方运作与制度变迁

——以云南五井盐课提举司为例

李梦圆


明朝云南五井盐课提举司作为滇西北的最高盐务管理机构,其职权一度超出盐务范畴,深入到井地的民政、司法、文教等领域。嘉靖年间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迁入云龙州,与云龙州治分驻于澜沧江东岸雒马井和西岸旧州。改土归流后,云龙知州接手了盐课提举的行政、司法和社会管控等“附加职能”,弱化了盐官对地方政务的影响。“盐官”终被州官完全取代,盐务与政务合于知州一人,云龙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州司合一”。

关键词

明朝  云南  盐课提举司  盐井政区  改土归流

作者

李梦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研究生。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大学路2号,邮编519082。



明清西南地区“牛丛”问题研究

耿  金


牛丛自明代中期以后伴随汉人迁徙西南(以云南为主)边远山区而兴起。在明朝,牛丛是乡村防御力量的重要部分,兼具保甲性质。随着清前期的裁卫并县、改土归流等推进,官方控制深入社会基层。清中期以后,牛丛组织与官方矛盾越来越明显,成为官方严禁对象。进入晚清,由于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牛丛弊端更进一步展现,加剧地方动乱,成为官方平乱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官方虽严厉禁止,但直到清末牛丛依旧影响着乡村冲突的处理方式。牛丛组织在明清易代中的地位变化,是朝廷在西南治理中政策、制度变化之反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牛丛  乡兵  保甲  云南  地方社会

作者

耿金,1987年生,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地址: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邮编650091。



清朝皇帝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相见及衍生礼仪

张子新  张吉会


有清一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与皇帝、朝臣的相见礼仪,对皇帝谕令赏物的领受礼仪,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尽相同,整体而言其演变趋势为逐步趋同于清朝宫廷的君臣礼仪。这种演变主要源于清廷对藏管控力度的逐步加强,以及对这种礼仪的刻意引导和规范,同时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涉藏地区政教首领接受内地的礼仪文化有直接关系。这种相见礼仪与“檀越关系”中的相见礼仪有着质的不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对这种礼仪的接受,表现了以他们为代表的西藏政教上层对这一礼仪所表达的皇权至上、君臣关系理念的接受。

关键词

清朝  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  相见礼仪  君臣关系

作者

张子新,1980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编辑,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张吉会,1981年生,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广场南路77号,邮编730030。



清初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的

编设及所属人等身份构成

李小雪


包衣,源自女真部落时期贵族家内供役使之家人与奴仆。后金建立及八旗编设,使得包衣组织得以形成并分编包衣牛录及浑托和管理。入关之时,留驻盛京之包衣佐领内因存在正身旗人所属家人及奴仆,使得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于包衣参领外单独编设而盛京之浑托和下人等仍由京旗所属。包衣三佐领所属人等身份,以被俘旧汉人及关内移民为主。

关键词

盛京上三旗  包衣  佐领  身份构成

作者

李小雪,历史学博士,东北大学民族学学院讲师。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邮编066004。



饶应祺新疆治理研究

周卫平  廖云鹏


1884年新疆建省后,作为第三任巡抚的饶应祺大力发展屯垦,推广学堂教育,升级新疆行政建置改革,充实和完善南疆基层治理力量,妥善处置民变,机敏处理涉外事件,保证了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饶应祺履职西北40年、主政新疆8年,能够于内忧外患之际维护国家统一,使新疆与中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他的施政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代新疆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末  新疆  饶应祺  治理

作者

周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廖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邮编100101。



清代河西走廊“乌牛坝水案”中的

官方应对

潘春辉


清代河西走廊“乌牛坝水案”中,官方在判词与实断之间采取折中之术,一方面在言辞中斥责乌牛坝之强抢,并对其进行惩戒,却在实际裁断中不断对其让步;另一方面,官府在判词中对高头坝予以怜悯与称赞,却在实际审理中牺牲其利益。判词与实断之间的矛盾,实则源于官府在地方治理中对完纳国赋与息讼宁人的综合考量。官府在公开判词与实际裁断之间寻求平衡,以维系各渠坝之间的利益均衡,反映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策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

乌牛坝水案  判词  实断  清代  河西走廊

作者

潘春辉,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员。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邮编730070。



从地图编绘指导看民国疆界观

——以滇缅北段未定界为中心

夏  帆


从民国政府1929年与1942年两度颁布有关滇缅北段未定界地图绘制指导,以及涉地图审查条文规范及解释中涉及滇缅北段未定界绘制相关内容,可反映民国政府涉及未定界时的疆界观,即在边疆地区,中国领土范围可参照历史上设置的间接行政区,同时应积极利用国际法规则,争取未定界地区领土权利。

关键词

滇缅北段未定界  民国时期  疆界观  地图审查

作者

夏帆,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邮编430072。



“饶乐”义考

张德苏


《后汉书·鲜卑传》中“饶乐水”不是单指老哈河或西拉沐伦河中的某一条河,而是“二水相交”之地貌的类名。“二水相交”而称“饶乐”的现象在北地及西陲广泛存在,中原地区的“洛汭”“渭汭”之“汭”,实亦与“饶乐”同源,同为“二水相交”之义。相交成“饶乐”的二水常常一名黑水、一名黄水,一象征天、一象征地,故“饶乐”一称蕴含着“天地玄黄”“天地交合”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

关键词

饶乐水  弱水  鲜卑  天地玄黄

作者

张德苏,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地址: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邮编264209。



《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

及周围界牌之全图》研究

谢咏梅  萨出日拉图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博物馆的《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及周围界牌之全图》是原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王府所藏同名地图的复制本。该地图未注明绘制时间,但通过考察地图中注记的阿拉善旗36巴嘎、阿拉善地区寺庙、邻省地名、喀尔喀蒙古相关问题等,可以确定该地图的绘制时间当在1929年至1938年之间。解读地图内容、考订其绘制时间,是更好地利用该地图,发挥其史料价值的前提。

关键词

阿拉善旗全图  绘制年代  三十六巴嘎  阿拉善寺庙

作者

谢咏梅,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萨出日拉图,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讲师。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邮编010022。



“古大人城”与中古东亚的海上交通

李效杰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第一次出兵高句丽时,水军的军粮存贮地“古大人城”,位于今龙口市诸由观镇黄水河入海口西岸黄河营村村西附近,这里是唐水军的启航地,也是魏晋至隋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之间多次海上军事行动中水军的出海地,同时还是东亚海上交通中的重要海港。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朝鲜半岛政治中心南移,东亚形成了多条远海航线,“古大人城”在东亚海上交通中的地位,逐渐为登州等航运条件更为优越的海港所取代。

关键词

“古大人城”  东莱  东亚  海上交通

作者

李效杰,历史学博士,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邮编264025。



日本松前藩漂流民及清朝遣返政策

庄  声


日本江户时期三名渔夫于乾隆六十年(1795,宽政七年)六月自松前藩突符村乘船出海遭遇暴风漂流到吉林珲春海岸,后又遇珲春沿海卡伦官兵,次年(1796)八月移送到北京。嘉庆二年(1797)二月,经乍浦地方官员安排商船遣送回日本长崎港,于次年(1798)六月返回故乡松前藩突符村。该事件反映了清朝东北边疆地方民情及治理情况,同时展现了清朝漂流民遣返制度虽然针对朝贡国制定,但仍适用于日本漂流民,及清朝中日民间交往不断的情形。

关键词

日本漂流民  清朝  边疆管理  吉林将军  乍浦  满文文献

作者

庄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地址: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邮编130024。



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究之旨趣与路径

汪洪亮


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蕴含了近代中国政学两界应对边疆危机的学术奋斗,也蕴含了近代国人构筑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艰辛实践。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究,是晚清民国时人“边疆研究”所涉相关机构、制度、人物、刊物、学科及其应用等事实、思想、影响的总和。需要从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究中获取前人对边疆建设、边政改良和中华民族整体性建设的卓越见解。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究应抓住学人和学术两个重要环节,把握近代边疆学术服务边政之主旨,以对近代中国的边疆研究及其应用做出科学评估。

关键词

中国近代边疆研究  以人为本  以学为体  以政为用

作者

汪洪亮,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邮编610068。



清代东北方志纂修述论

安大伟


从康熙十六年(1677)《铁岭县志》问世,到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清代东北地方志修成119种,其中亡佚11种,现存108种。在康熙年间编修《大清一统志》推动下,盛京地区修志事业兴起;乾隆年间成书的两部《钦定盛京通志》,由乾隆皇帝下旨敕修,于军机处方略馆中纂办,体现统治者对发祥重地编修通志的重视,是官方修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东北地区人口剧增,新设一批府厅州县,相应带来规模空前的修志热潮,既对旧有州县志进行了重修,新设州县也开始编修方志,其中乡土志数量尤多。清代东北方志的纂修历程,反映出清代东北边疆内地化的进程。

关键词

清代  东北  方志  《大清一统志》  《盛京通志》  边疆内地化

作者

安大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邮编100872。



吴燕绍、吴禄贞与《经营蒙古条议》考论

张永江  李彦朴


吴燕绍、吴禄贞都是清末民初在边疆、边事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官员学者。各本《经营蒙古条议》与《东四盟蒙古纪实》原稿皆出自吴燕绍处。吴燕绍是实际属稿者,或至少是共同作者。《经营蒙古条议》集中体现了吴燕绍的治边思想和对晚清蒙古地区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全面规划,是涉及该地区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一整套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吴燕绍  吴禄贞  《经营蒙古条议》

作者

张永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李彦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邮编100872。





敬请关注本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