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这是一个尊严稀缺的时代!

点击蓝字关注👉 哲学之路 2020-09-07
编辑:哲学之路(zhexuezhilu)
我在台湾念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军人子弟,他的父亲大概很早就退伍了,所以没有领到太多的长俸和福利,后来以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很辛苦。虽然贫困,但他家的桌子总是擦得一尘不染,厕所地板亮得反光。 每次到他家吃饭,我都震慑于老伯伯一口洪亮的山东腔,以及他那威严的仪容。而他的孩子,我这位同学,尽管一身旧衣早就洗得发白,却永远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最近偶尔忆起童年往事,念及他家那极尽简朴的陈设,窗明几净,堂堂正正,我才赫然想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清贫”。

清贫,也就是贫而不贱,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这种人穷则穷矣,然尊严所在,绝不容人轻视贬抑半分,不食嗟来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见他,都还得敬他三分。

幼年在台,成年在港,我都曾见过不少这种清贫寒士,或者是朝气勃勃的菜园老农,或者是精神抖擞的焊铁工人。他们面目明朗,好像自己正在干一件天下间顶重要的事似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前两周,我与陈丹青参加一场活动。活动快开始了,门外还站着一大堆人。陈丹青问场地经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者说是为了安全,不能让人人入场。进得会堂,我们发现空间其实多得是,于是陈丹青出去交涉,要求放人进来,我则请前排观众一齐挪椅子,好腾出位置让其他人有地方站。

正当大家动手搬座椅之时,现场的保安人员突然用手按住站起来的观众,同时大喝:“干什么!统统不许动,回去!回去!”态度相当粗悍。不论我如何解释,他们亦充耳不闻,场面开始变得有点混乱。然后,管理人员闻声而至,看看里头究竟在闹什么。动气的我告诉经理:“你的保安骂人呀!”于是她对着一位保安随手一指:“你!撤!”这时,一位冷静的观众适时指出我的错误:“他没有骂人。”

没错,那位保安的确没开口骂人,他只不过是气势有点凶,语气有点暴罢了。这里似乎只有两种态度,不是对着贵客恭敬行礼,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声色俱厉,几乎没有任何中间地带。

每次遇到问题,他们只能依照上级指示维护“安全”,不敢自己做主变通。因为他们从来不被赋予这种权力,他们的工作就是听话。每次执行任务,他们的方法往往就是高声斥喝越出界限的人群,甚至动手拉扯不守规矩的家伙。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因为,或许他们自己平常就是被人这样子对待的(我想起了那一声“你!撤!”)。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几天之后,我在一家餐馆吃晚饭,去洗手间的时候路过一间房门半开的包间,里头传来阵阵怒吼。我本能地走慢几步,看见房里一位喝红了脸的人正在痛骂一个低着头的服务生,他叫道:“我这身衣服你赔得起吗?你老板还得叫我大爷呢!你这XX混蛋!”我马上就想起那天那一位尽忠职守的保安,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态度很接近眼前这位“大爷”,而是他的样子很像这个吓得缩起了身子的服务员。

两年前,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做《穷人的尊严与不羞辱》。他认为贫富差距的恶化,使得很多弱者根本连饭碗都很难保得住,更不用说要保住自己的尊严了。那么,我们的社会能够维护他们吗?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时代,城市主流如此,甚至连公权力也是如此。

在车站广场前驱赶民工的公安可曾显示过尊重?在街道上追打小贩的城管可曾表露过善意?中国的阶级分野已经不只是权力与财富的区别,更是尊严分配的区别;穷人与弱者的尊严,就和他们的财产一样稀缺。

因为《公共人的衰落》而渐为中国读者认识的社会思想家桑内特(RichardSennet),还有另外一本广受好评的著作:《尊敬》(Respect)。尽管他谈的是西方成熟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我们读来却一点也不陌生,那种尊严丧尽的情况原来大家都有。只不过中国的问题或许还要更严重些。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在迈向市场经济之前,中国还曾经历过一场彻底的苏维埃革命,而“不相连与疏离标志了苏维埃帝国的日常生活……旁观成为一种生存之道。 ”每一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每一段人伦关系都曾被体制割断,传统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对,只剩下权力高低之间的从属关系还在发挥作用。

然后,无情的市场竞争进来了,情况只有变得更坏。

有意思的是,尊敬一定是双向的:“以敬待人不能单靠命令就会自动出现,它还是种互相承认。互相承认则需要协商的存在,它涉及个体人格与社会结构的庞杂性”。用大白话讲,这就是面子,当那位“大爷”觉得服务生不给自己面子、因而当众羞辱他的时候,他也许不知道这种粗暴本身就是很丢脸的行为。

弱者饱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强者就因此得到尊严;恰恰相反,尊严与面子是人际的舞蹈,任何一个剥夺他人尊严的人,都不可能是个体面的君子。

难怪这个社会不只再也看不见“清贫”,而且连“富贵”也都几近消亡。

富贵也者,既富且贵;今日中国有多少富人身上是带着贵气的呢?

所以我愿意为孙立平的观点添上一笔注脚:除了穷人与弱者,现在的富豪和强者其实也不见得很有尊严。


精品推荐



中国文化的真精神

谁塑造了我们——读懂“活在当下”的中国先哲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当代的史学大家

一本《万古江河》振奋了低迷的汉语史学界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万古江河》、《西周史》、《中国文化的精神》等书



我们特别请到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来为我们做总序部分的精讲,他会为我们树立一个整体的观念,让我们看见内与外、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与融合。

课程特色


一个过程:

换个侧面了解中国历史


历史不是只有打打杀杀,不是只有绝境逆袭,这一次可以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到一个和小说、野史不一样的历史,更可以贴合古人最真实的想法,感知从先秦时期到如今当下的千年历史脉络。


一个机会:

通读思想史上那些巨著


老师们会结合原著进行讲解,并剖析原著的核心思想,《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坛经》......以前想读读不完的典籍,这可以趁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领悟一遍。


一个高度:

从学术高度理解思想史


三联邀请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有当代一流水平的教授,他们分别来自北大、复旦、武大、社科院......平时没机会听到的课程,这次打开中读App就能听。至于课程中的每一句引用、每一段理解,都有过硬的学术素养支持,保证你的聆听体验,为你投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负责。



扫描图片二维码,了解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