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东的实践
【作者】
李伟建,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唐志超,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磊,博士,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刘胜湘,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摘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填补权力真空”,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限制于低端层次。中国不认可美方关于战略竞争的定义,继续稳步推进既定中东政策,同时积极回应来自美方的围堵打压,维护自身利益。在外交新机遇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加强能源合作,遵循“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承担着大国责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度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中东安全治理观逐渐成熟,中东安全治理进入新时期。
【关键词】
新时期;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东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年选举与“土耳其世纪”大战略
【作者】
刘义,博士,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教授;
崔亚平,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摘要】
2023年,在土耳其百年国庆之际,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经过两轮选举再次赢得胜利。在连续执政20年后,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号召开启“土耳其世纪”的伟大征程,这成为考察土耳其战略趋势的重要契机。土耳其的“大战略”讨论综合考量本国历史、地理、身份等多方面因素,致力于周边安全以及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关键地位。2023年大选后的外交政策重申了土耳其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埃尔多安的领导地位、战略自主、安全—外交联系、贸易外交、土耳其的国际地位等。在具体表现方面,土耳其国防工业的迅猛发展引人注目,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土耳其在军事战略方面的自主和扩张需求。与此同时,土耳其从联合国文明联盟倡议的发起者到将文明话语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也反映了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愿景。
【关键词】
埃尔多安;2023年选举;“土耳其世纪”;大战略
爱资哈尔在当代埃及的政治参与及其特征和影响
【作者】
马黛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19级博士研究生;
丁俊,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摘要】
爱资哈尔在历史上长期居于埃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构建起伊斯兰最高权威和阿拉伯民族象征的双重身份。现代以来,爱资哈尔不断增强的国家认同决定了其以配合政治权威、服务国家利益为己任,日益趋向依附国家政权,经历了从支持阿拉伯社会主义到倾向政治伊斯兰主义,再到倡导伊斯兰中间主义的思想演变,逐渐形成了以爱资哈尔长老为核心的宗教学者参政主体,以伊斯兰教义原则为参政依据,以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参政基础,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参政目的的独特政治参与方式。爱资哈尔积极参政辅政,致力于社会变革与文化建设,在协调政教关系、推动埃及社会发展、凝聚国家认同、促进社会公平、引领社会舆论、塑造社会主流价值、参与国家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独特而且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
爱资哈尔;埃及;政治参与;政教关系
功能衰微与泛政治化:苏丹政党政治的演变与特点
【作者】
张璡,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摘要】
在苏丹政坛上出现过的政党大致可以分为宗派政党、左翼政党、政治伊斯兰政党、地区政党和政权党五种类型。从政党体系的角度看,苏丹经历过多党制、一党制和政权党主导下的多党制三种政党体系。多党制是殖民时代延续下来的政党体系,体系中的主导政党是宗派政党。后两种政党体系是军队干政后建立的,这一过程涉及政党与军队的“共谋”。政党在军队干政中扮演了积极角色,主动引入军队的力量以打击政治对手或追求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党之间非制度化竞争的表现。从长期来看,军队的介入削弱了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化功能。自巴希尔执政以来,政党的社会基础逐渐流失,政治代表与表达功能弱化。与此同时,各类社会组织开始发挥本应由政党行使的代表和表达功能。这些组织通过非制度化方式参与政治,它们的兴起是苏丹社会泛政治化的表现。在泛政治化社会中,政党作为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关键词】
苏丹;政党体系;政党政治;军队干政;泛政治化
苏丹在复兴大坝争端中的立场变化及其动因
【作者】
苏楚婷,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讲师
【摘要】
在复兴大坝争端的不同历史阶段,苏丹秉持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采取制衡与对冲的双重策略,但对两国的政策倾向存在差异。苏丹在复兴大坝争端中的立场变化与国内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巴希尔时期(2011~2018年),面对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苏丹倾向支持埃塞俄比亚,企图获取经济援助;在过渡政府时期(2019~2021年),苏丹执政联盟面临严峻的政治和经济挑战,被迫放慢在复兴大坝问题上的决策步伐,保持中立;埃塞俄比亚为大坝蓄水后(2021~2023年),在美国明确支持埃及的背景下,苏丹被迫调整立场,转而联手埃及对抗埃塞俄比亚。在复兴大坝争端中,苏丹通过灵活权衡国内局势与地区外交的平衡,动态调整对外政策,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寻求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关键词】
复兴大坝争端;苏丹外交政策;制衡;对冲
印度对海合会国家实施“西联”政策的动因、路径与限度
【作者】
姜颖,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丝路战略研究所2019级博士研究生;
马丽蓉,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教授。
【摘要】
印度与海合会国家同为印度洋海域的重要经济体,经贸、能源、侨汇构成了双方传统伙伴关系中的三大支柱。在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印度莫迪政府对印度国际地位进行再定位,志在由“平衡型大国”成长为“领导型大国”,也将战略布局从“直接周边”延伸至“扩展周边”,更在外交风格上从“谨慎参与”转变为“积极有为”。在对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国家发展愿景进行综合战略考量、继承“考底利耶主义”传统外交理念的基础上,莫迪政府延续和发展了“西向”政策并提出“西联”政策,将位处“扩展周边”的海合会国家置于“西联”政策的优先位置。印度对海合会国家实施“西联”政策的战略意图清晰、成果显著,以首脑外交引领印海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以能源合作奠定双方战略合作基础;以投资经贸合作推进双方经济改革转型;以防务安全合作提供地区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以人文交流深化印海民意基础。然而,印度外交“多向结盟”策略的投机性、“印度优先”原则的狭隘性、“领导型大国”综合实力不足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极端化等诸多因素,将对“西联”政策的长期有效性构成挑战和制约。
【关键词】
“西联”政策;印度;海合会国家;战略选择
本订阅号关注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发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