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2017精准医疗投资 | 如何估值?国内精准医学发展到哪里了
点击上方“易企说”关注我们
发送“沙龙”进入线上沙龙直播间
2016年国家将精准医疗计划纳入 “十三五”规划,政策层面与时俱进,规范与大力支持并举,技术层面检测、诊断、测序技术、液体活检、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研发、大数据、生物样本库等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精准医疗在中国步入发展快轨。随着精准医疗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精准医疗在中国有望发展成为万亿级市场。
随着技术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投资人重点关注精准医疗的投资机会。在前不久结束的2017中国精准医疗产业领袖峰会暨第七届Bio4P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中,主持人就选出三个代表性话题进行现场讨论,听听投资人的观点。
讨论嘉宾
(排序不分先后)
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 黄反之
华融天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 张沛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 杨磊
中卫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李文罡
通和毓承合伙人 朱忠远
远毅资本合伙人 高毅
三泽生物投资负责人 夏嘉志
道彤投资合伙人 邹国文
话 题 一
精准医学发展到现在,在那条著名的科技曲线上处于什么阶段?
黄反之:我想主持人提到的这条曲线是Gartner曲线,精准医学应该是从最高点开始回落,但还没回到谷底。从最早提出到这两年是热潮,目前在回归的前阶段、回落的三分之二的阶段。
张沛:一方面是精准测序的市场,有望万亿的规模,比较符合黄老师说的位置。另一个方面是,看技术应用在哪里,目前主要在疾病的筛查、诊断。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精准医疗现在的发展阶段是非常好的阶段,是可以大力投入的。
杨磊: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到2016年中国精准医疗推出,国内的又一高点是华大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国内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包括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大数据资源整合、存储及利用共享,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疾病预防与诊治的精准方案,总的趋势肯定是往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的。
李文罡:发表下不同的看法,精准医学不是技术,是一个概念。精准医学指的是诊断、治疗目标越来越准确,以期实现个体化治疗,所以不能放到那个曲线当中。目前市场上把精准医学和测序渐渐地划上了等号,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更多技术的不断创新,精准医学这个概念的实现肯定越来越全面。
黄反之补充:同意李的看法,刚刚主持人提出这个曲线是我就有些疑惑。精准医学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未来的市场也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地为患者服务,满足大众的需求。
话 题 二
海外精准医学与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阶段有什么异同?
朱忠远:美国对基因的了解更好些,他们除了做个人的,他们还做家族的。同时美国的技术开发和投资方向可能更偏实用。精准这个概念是比较宽泛的,国内经常动不动就贴标签。关键是技术手段是什么,现在是很好的时机,从美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很多的机会。不管是二代还是三代测序,技术手段和技术融合,涌现很多机会。
高毅:政策层面,美国FDA政策的调整促进美国精准医学发展。技术方面,美国的资本方、技术方与实业界的合作远远好于国内,比如美国实业界在免疫微生物领域的探索更多些,资本方和实业界接触更多,相对地,布局也更广,前瞻性更强。健康风险的意识方面,可能欧美的更好些,中国人在健康管理这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
夏嘉志:从美国和中国科研这个角度看,中国在基因检测这款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中国在临床医学这块的实践是很强的,但中国在基因检测相关的临床数据方面的管理比较欠缺。中国的医院特别分散,不像美国医院对于患者数据的记录和整理那么详实。可量化的标准,中国在这方面是有缺陷的。但是目前我们看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医院等关注数据的重要性,中国有这么大的样本量,相信未来一定是能够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案的,更加精准。
邹国文:监管制度,国内外文化特点不同,中国 强监管 到 逐步有序。欧美精准医疗的 更前沿些。创业者更多地关注美国的那些技术在中国怎么落地。健康管理,反人性的,需要对抗或者对冲,美国可能更多的跟保险相结合。美国在中产以上的健康管理意识才比较好。
话 题 三
为什么看好自己投资过的方向,如何给项目估值?
黄反之:涉及到投资逻辑,对未来的判断和投资策略。精准医疗对整个健康产业带来一个重构的机会,关键策略、关键人才、关键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一个投资人,需要研究清楚精准医疗对整个行业的重构情况,才能知道要投哪里。
张沛:基本概念是精准检测、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这三方面。在精准检测阶段,我会看有没有大巨头存在,中国处于哪个阶段,有哪些机会。
精准诊断阶段,诊断是精准医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之前投过体外检测相关的领域,美国的技术嫁接落地到中国来。在我看来,最好的技术在美国那边,最大的市场和最有爆发力的投资应该是在中国。
精准治疗阶段,医生的执业可以多点执业了,患者的诊治是跨学科的全面治疗,作为投资人也愿意投资这样的医生集团。
我们的投资大部分在早期阶段,比如A轮,靠我们的发掘,跟这个行业优秀的人在一起,在早期阶段发现更好的技术,在中国落地。
杨磊:“瞄准”和“子弹”两个方面,诊断方面的市场,与美国的对标。瞄准精准医疗的市场,医保政策的支持对精准医疗的扩容是很好的。美国前十大用药中,四大是单抗,中国的用药肯定会在精准医疗的大环境下不断地变化。
李文罡:精准医疗提出来之前投的项目,很幸运地投到了精准医疗的项目。该项目时帮现在的肿瘤患者找好的药和帮药企开发老药新用的价值。项目的估值已经翻了几十倍了,最关键的还是项目是否产生商业价值。比如目前思路迪进入了新的领域,发展得很好。一个公司的估值是动态化的。
朱忠远:美国有比较完善的估值体系,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优势,是跨境资本,把海外优质的技术或者资产拿到中国来,现在中国有特点的创新公司也挺多,我们还是想立足本土,寻找有中国特色的项目。那些未被满足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需求,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细分的市场,也可以从全球引进一些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甚至可以组一个团队。
高毅:并购、VC、股权,难度不一样。主持人想问的可能是融资公司应该如何报价。可比的对象,你的人力和空间在哪里。投资人不同的风格,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你的伙伴,什么样的价格吸引到什么样的投资和伙伴。
夏嘉志:临床医生出身,从一个市场的角度看,很多项目是不是真的适合临床,需要跟临床方面进行长时间的沟通,解决临床问题是第一步,治疗方案对患者产生的价值;第二方面是支付方的意愿,治疗价值与患者的利益考虑,所以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还有就是对创业团队的判断,包括成员的性格特征等。
邹国文:我们不追明星项目,我们制造明星项目。我们喜欢业绩还没能完全呈现,估值合理的,而后嫁接资源,悉心浇灌。首先会看市场规模,其次是团队。我们投资有潜力成为平台级公司的团队,成长性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目标是细分领域前三,力争第一。
点击图片阅读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