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世君:从女儿出书看儿童写作的意义(上)

2017-03-29 张世君 好家庭好未来

 张世君,女,重庆市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2007年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第七届“十佳授课教师”。国家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主持人,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人。

导读

张世君博士的女儿张蒙蒙在9岁就开始出书,以她自己的日记为主,连续出了4本书,受到了很多同龄孩子的欢迎;但同时又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质问张博士,这么早让孩子出书,是否太过功利了,对孩子好吗?这篇文章就是张博士在张蒙蒙的作品集《快乐伴我成长》写的代后记,对这些疑问做出了回答。


此文虽然写于2002年,但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仍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关于孩子阅读、写作的意义在哪,又有什么好处,孩子会读书但不会写作是可以的吗?这些都能找到答案。由于文章较长,我们将会分成2天推送,有兴趣的读者尽请留意。


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从这个规定看,小女张蒙蒙从7岁开始写日记,在9岁的时候,这些日记出了书,应该算是低龄化的儿童写作。2001年4月,当蒙蒙11岁出版第三本书《童年,只有一次》的时候,一个曾经欣赏蒙蒙日记的编辑问我,蒙蒙这样写下去是为了什么?我当时愣了一下,不是我回答不出来,而是没有想到坚持写日记,到出版第三本书的时候,“为什么写作”竟成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了。


一个儿童,老这么写下去,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也确实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从搞学术的角度看,它还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但是我在这篇文章里,只是和读者谈谈我对儿童写日记的一些亲身感受。


提出“为什么写作”的,不仅是我的那位编辑朋友,其实它也是读者、家长、传媒都可能有的疑问或者好奇。只不过提问题的角度不同,表述的语言有所区别罢了。比如说,2001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书城》栏目邀请蒙蒙和责任编辑张瑛姐姐到北京去,做蒙蒙3本书的专题节目。在演播现场,主持人月亮姐姐就率先提出了“为什么写作”的问题,张瑛姐姐和张蒙蒙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不妨把这段现场谈话引录在这里。


月亮姐姐: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东方书城》。一位年仅11岁的小女孩在她7岁那年开始写日记,连续出了3本书。《告诉你,我不笨》、《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和《童年,只有一次》。这3本书一共有60多万字,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今天,我们有幸把小作者张蒙蒙和为她出书的,来自广州花城出版社的编辑张瑛姐姐请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张瑛姐姐来谈谈她对张蒙蒙的3本书的看法。


张瑛姐姐:张蒙蒙是广州暨南大学附小学生,今年11岁,读六年级。她从7岁开始写日记,9岁出版第一本书《告诉你,我不笨》,10岁出版第二本书《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11岁出版第三本书《童年,只有一次》。


张蒙蒙的3本书以日记体的形式,描述了张蒙蒙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与生活,记述了她与老师、同学、亲人、朋友之间有趣的故事,反映了一个小学生的喜怒哀乐及学校、家庭、社会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展现了一个儿童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


这本书的特点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写。风格是:生动幽默,童心童趣。


张蒙蒙的书出版后,反响强烈。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数千封小读者的来信。许多小读者说,看了张蒙蒙的日记,才知道写日记并不是什么难事,自己也开始写日记。


我们出版张蒙蒙的日记的目的在于:关注儿童的成长,倾听儿童的声音。   


月亮姐姐:说得非常好,说了他们为什么为她出书的一些初衷和想法。以及这本书在社会上的一些影响,说明张蒙蒙的书还是很受欢迎的。当初导演把这本书拿给我阅读,那时侯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会被这么小一个孩子写的书所吸引。但是读了张蒙蒙其中有些文章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好像把我带到一个童年的世界,带回了我的童年。我也发现张蒙蒙是一个非常注重观察和细心的孩子。今天我想问问张蒙蒙,当初你为什么会写日记?


张蒙蒙:开始的时候,就是看到妈妈有稿费,我就很羡慕。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有稿费呢?刚好我比较喜欢吃雪糕,那我妈妈就说,你写日记,我给你发稿费,一篇日记5角钱的稿费。我就开始写了。不过后来我觉得5角钱稿费也不算个什么,就不要了。现在我可以自己发稿,投给报社。就是8岁那年,我就不要妈妈的稿费了。


月亮姐姐:因为出版社给你稿费了。


张蒙蒙:不完全是,写日记是我的爱好,自己喜欢。 


月亮姐姐:那你现在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写日记?


张蒙蒙:我想要靠兴趣和毅力。


月亮姐姐:看来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了。


张蒙蒙:对,我把写作当做一种语文方面的娱乐。


月亮姐姐:出了书之后,你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张蒙蒙: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同时每时每刻我都要告诫自己不能骄傲。因为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在追赶我。


月亮姐姐:我们听了她出书以后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我想告诉大家,张蒙蒙现在写日记是用电脑了。


张蒙蒙:我是8岁开始用电脑的。最初我不会写字,就用拼音代替,写了一本又一本的,手写的,这么厚厚的。8岁的时候,我识的字多了,妈妈就让我学电脑。当时我看到我妈妈打电脑,我也很好奇的,我就学了起来。现在说到电脑,我可在行了。像玩游戏,上网,聊天,发E-MAIL,还有什么购物呀,看书,都可以用电脑,它对我的帮助可大了。


月亮姐姐:看来电脑不光是在写作方面帮助你,也拓展了你在其他领域里的接触。


张蒙蒙:对。


 

以上引文是我根据实况录音整理的,中央电视台7频道于2001年11月25日在《东方书城》栏目播出张蒙蒙和她的日记专题节目。从节目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写作”,或者说“为什么坚持写日记”,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出版社的角度看,“为什么写作”就是出版社为什么要出版一个儿童的日记。张瑛姐姐谈到了出版社出版“张瑛姐姐牵手丛书”的宗旨,这就是“关注儿童成长,倾听儿童声音”。


孩子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是需要我们成年人倾听的。以便两代人彼此沟通,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怎么倾听呢?有一个渠道就是看他们写日记,看其中所反映的儿童内心与想法。


从蒙蒙的角度看,“为什么坚持写日记”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初是为了吃雪糕,后来是因为喜欢,有了爱好,把它当做语文方面的一个娱乐。



低龄化写作的讨论

本来儿童写日记是值得提倡的好事,为写作文练笔打基础嘛。可是当这些日记被作为书籍出版时,它与时下中小学生纷纷出书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一种低龄化的写作,受到媒体关注。对儿童写作说好说歹的意见都有。反对的意见认为,现在出书低龄化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一种功利性的行为,一种伪审美。这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觉得出书了不起。


由于我家就有这么一个“低龄”出书的孩子,媒体也对我进行采访,要我谈对少儿出书的看法。我觉得出书低龄化是一种正常现象。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信息发达,孩子们受舆论和传媒影响大,眼界拓宽了。他们玩电脑,比我们父母还玩得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身心发育都比较早。因此我们不能用老眼光去看他们,低估他们的能力。我是在35岁出版第一本书,我的女儿是在9岁出版第一本书。我现在50岁,出了10本书,女儿12岁,出了4本书。她的书都是她的日记,我写的是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二者是不好比的。但是我不能用我的标准去要求她,限制她。对她说,老妈是人到中年才出书,你才多大,几岁就要出书?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我不支持你出书。如果我这么做,只能说明我的思想陈旧,小看了孩子的能力。


现在的父母普遍都是有文化的,他们不但舍得在智力上给孩子投资,同时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辅导。不像我们小时侯,我的父母都没有文化,连检查儿女作业的能力都没有,更谈不上辅导我们写作了。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


出书低龄化,是时代潮流所致,一点不奇怪。既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要吹捧。盲目吹捧或打杀,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写日记是一种可以持续终身的自我对话

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多知名学者和作家都有过写日记的经历,或者写日记的习惯。比如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周作人、朱自清、丰子恺、叶绍钧、冰心、胡适、徐志摩、林语堂、郑振铎、巴金、梁实秋等。他们大多是从青年时代开始,不涉及低龄写作的问题,但是其中有些人写日记持续终身。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晚年还在坚持写日记,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九十年代日记》,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19世纪美国思想家、演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爱默生一生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有50多年一直在日记里写下他的感想,然后从日记里产生讲演词,从连串的讲演里产生了他的散文集。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爱默生文集》(上下卷)就收集了爱默生所有论文、随笔和讲演录,都是用优美、洗练、生动的散文语言写就的。它们最初都是爱默生的日记。   


写日记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做备忘录写,只简单写下这天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发了什么信等。另一种是当做散文来写。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认为,日记是散文作品里面最便当的一种文体。也就是说,他是把日记当做散文来看待的。他的日记专集《日记九种》和《郁达夫日记集》,甚至比他的其他文学创作更受读者喜爱。


时下在中国,儿童写日记出书,是把日记当做写作文,或者说写散文。它是儿童的自说自话,自我对话。让日记伴随儿童成长,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们可以从小学会与自己独处,用写作表达自己,和写作交朋友。这比成天想着玩游戏机无疑是一种更有质量的玩法,并非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儿童写日记能够出书,只能说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出版社愿意为他们出书,有小读者愿意看罢了。


儿童日记出书,打破了过去成人日记或者名人日记出书的“专利”, 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充分表现出现代性。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就是平民性,打破权威意识,破除等级观念。在现代社会,即使你身居高位,腰缠万贯,你也不是贵族。贵族是封建时代的身份,是等级制的产物。现代社会没有贵族,它是一个由普通人构成的社会,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平民化。新一代儿童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权利。



写作是儿童表达的需要

写作是儿童表达的需要,但是出书我觉得是市场需要。因为有这么大个儿童读者群,而缺乏反映他们心声、适应他们需要的图书。与其看大人说废话,不如看孩子自己的大实话。


人人都有表达的需要和愿望,它是人的本能的发挥。说话是表达,弹琴是表达,聋哑人用手语是表达,写作还是表达。这样看来,表达有口头语言、艺术语言、手势语言、书面语言等。写作就是书面语言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儿童想要表达的欲望比大人还要强,从网上聊天就可以看出。现在网上聊天,基本上是年轻人的天下,不乏中小学生,为孩子们开办的网站也不少。这些上网的活动,其中就有表达的需要在里面。


我自己从来不上网聊天,我没有时间。电脑对于我,纯粹是个工作的机器。我也反对我的女儿上网聊天,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当她在网上聊天室玩了几天后,我就说,意思不大,老是问你有多大年龄,是男是女,地址在哪里,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做一个怪脸,表一个情。聊来聊去,没有进步。


我说,你有聊天的工夫,不如用来写作,打电脑日记。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高兴的不高兴的,这是更高级的聊天。你写出来自己看,是在跟自己聊天;给妈妈看,是在跟妈妈聊天;给朋友看,是在跟朋友聊天。总之,你写出来,给谁看,就是在跟谁聊天。发表了,就是跟读者聊天。因为这是你的表达嘛,倾诉嘛。你想要别人看,想要别人听嘛。


以后,蒙蒙不再上网聊天了,她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说话愿望。


一部分儿童把他们的表达定位在写作上面,通过写作来诉说自己的想法,出书只不过是把他们平时积累的写作变成印刷品,是很平常的事情。没必要吹捧,也没必要压制。


花城出版社把出版中小学生书籍的宗旨定位在“关注儿童成长,倾听儿童声音”,是做了一件好事,满足了儿童表达的需要。蒙蒙的书能够受到小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她表达了同龄人的看法。



写作是儿童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和孩子父母都十分关注儿童素质教育。很多孩子从小学钢琴,考了4级,还要继续考6级,考了6级,还要考8级。只要有条件,有兴趣,是要不断学下去、考下去的。并不是说取得了哪个阶段性的成绩,就不再学了。


写日记也是一样,不是说出版了一本两本书就不写了。能不能继续出版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不出书也是可以继续写作的。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就跟学钢琴一样,写作是一种素质教育。长大了,看看自己小时候写的日记,都有些什么生活,什么感受,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要女儿坚持写作,并不是要她当作家。就像弹琴,不是要她成为钢琴家。我女儿班里学钢琴的孩子就有十来个。想一想,全国有多少中小学生,成千上万的儿童都在学钢琴,成为钢琴家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钢琴专业学生,要成为钢琴家也不容易。全国有多少专业乐团需要钢琴师,是数得出来的,而每年毕业的钢琴专业学生又有多少?更何况业余学钢琴的孩子。当钢琴家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梦想成真的人是极其难得的。但是,还是有那么多家庭让孩子学钢琴,这只能说是做父母的,以钢琴在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的教育。


还有学画画、学书法、学跳舞,都不是要孩子成为画家、书法家、舞蹈家。它们都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孩子从小学习某种技艺,并非就是有功利的实用考虑。孩子将来能做什么,现在是看不到的。作为父母,只是给孩子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条件,能做成什么,还得看孩子自己。因此当别人问我,将来打算让蒙蒙做什么,我总是摇头说,我不知道,随其自然发展吧。我害怕给孩子一个固定的职业定位,影响她的正常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从不给孩子设计一个模式,从不对她说,你将来是要做什么什么职业的。说了她就成天想着我将来是做什么的,与这个职业无关的知识我可以不学,或少学。这样把孩子害了,从小偏科,成为一个知识结构有缺失的人。


作为素质教育,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理性精神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他具体学会某种知识更重要。这是学习做人的起码良知。


有一个法国影片《野孩子》,是根据18世纪法国的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中的野孩子在3岁的时候,被家人抛弃在丛林里。他竟然活下来,像动物一样生活,养成了动物的一些习性。当他被带回文明社会的时候,他不会说话,连走路都不会,更没有正常人的思考。经过医生的艰苦训练和耐心教导,他一点一点适应新的生活,终于学会了听话和说话。但是他究竟会不会思考,有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训练他的医生认为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他没有是非观念,那就说明他还没有真正转变为一个文明人。为了检验这一点,医生用了非常粗野的方法,就是在孩子明明做对了事情的时候,还给予他惩罚。他想看看孩子会不会反抗。结果遭到了孩子非常激烈的反抗。孩子认为他是做对了的,为什么还要给他惩罚呢?这就是医生的不公正了。因此,医生看到他的抗议的举动,感到非常欣慰,孩子已经真正成为一个文明人了。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看到,是非观念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品德,它是做人的必须条件,否则他就不配做人。这是我看《野孩子》感触很深的一点。


孩子学习社会化,进入社会的过程,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自理能力。学生的自理能力不仅靠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影响,而且也要学生本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就是一种自律。通过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做事都认真,从而达到素质的提高。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自律教育的形式,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写,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即使孩子要犯错误,做错事,但是一个写日记的孩子决不可能天天在日记上写,我今天逃学,我今天和同学打架,我今天破坏了公物,我今天偷了家里的钱。如果真是这样,他看到日记上写下的这些东西会感到害臊的。因为日记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脸上的污点。他会努力做得更好一些,改正自己的缺点。慢慢地,日记上所写的犯错误的事情少了,记下了更多美好的东西和有趣的事情,孩子对很多问题都有了理解和是非观念。这就是日记自律教育的结果。




好家庭好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广德教育以提倡和复兴“家文化”为使命,凝聚108位中外家庭教育专家的智慧与经验,致力于解除新时期家庭教育中的诸多痛点,特别邀请《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总编担任广德教育的总顾问,以千万资本的投入,打造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平台。 



联系我们:

总机电话:020 - 8377 2261


人才招聘:

简历投递邮箱:

2659253559@qq.com

联系人:Miffy 134 1633 2747


培训部:(活动、培训的报名与咨询)

广州市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广州市家长大讲堂

家长高级研修班

亲子活动、冬夏令营

学校干部培训、学校家长培训

来电洽谈:020 - 8377 2261


招商部:(赞助、供货商、合作)

广州市家庭教育国际论坛招商

广州市家长大讲堂招商

出版社书商合作

家具书柜厂家合作

联系人:李老师 138 2241 6076


市场部:(产品咨询、购买)

联系人:陈老师 150 1338 1471


编辑部:(微信征稿、建议)

投递信箱:shijia2017@yeah.net

联系人:王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