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央行明确表态:60万亿资管业将迎统一监管

2017-07-05 金融茶社


7月4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剑指资产管理业务,提出当下资管业务存在的五大风险问题与六大监管方向。基本思路与2月份流传出的央行牵头制订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一致。


华创证券屈庆团队指出,前诉资管新规的有效性并未得到官方认可,而是以“讨论版”定性。此次央行专门在金融稳定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对资管行业的问题和监管思路进行阐述,从大方向上看和前期“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说明央行继续加强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决心并没有发生变化。


据央行披露,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元、 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


由是计算,约有42万亿规模的业务属于重复交叉业务。报告指出,由于投资范围、资本计提、分级杠杆等监管标准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等因素,出现了不同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多层嵌套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并将合作与嵌套模式规纳,包括银行同业理财,银信合作,银证、银基合作,银保合作,银信证基保合作。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1)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2)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3)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4)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5)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对此,央行需要从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差异入手,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包括:1)分类统一标准规制,逐步消除套利空间;2)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3)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杠杆水平;4)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5)加强非标业务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6)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提供根本基础。


监管方向再明确


该报告为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提供了明确方向,分类统一标准、打破刚性兑付、控制杠杆水平、抑制通道业务、加强“非标”管理、综合统计穿透监管,都是业内热议的方向。


在几大监管方向中,申万宏源固收组表示,报告来看,“非标”业务受影响较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对银行“非标”业务的监管,将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规范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转让业务。控制并逐步缩减“非标”投资规模,加强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 和投后风险管理。


报告指出,针对机构监管下的标准差异,要强化功能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同类产品适用同一标准,消除套利空间,有效遏制产品嵌套导致的风险传递。为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将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


“通道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不同机构的准入和投资标准不一样,要达到实质的统一,就要解决准入公平的问题。”一位信托公司高层指出。


一位股份银行资管部副总表示,银行资管没有法人主体地位,因而无法取得资质的行政许可,这也是银行理财常借助委外或通道投向一些资产的原因。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银行资管子公司化可能会是一个趋势,一旦银行资管子公司化,具有独立资质,那么对其他资管机构也将产生重要影响。而本次报告中“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专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则又释放了明确的信号。


据《财经》记者了解,一些银行资产管理部在加强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在为资管子公司做准备。


“若能够组建资公司,将对现有资管业务进行拆分。预计将债券、信贷类的投资业务留在银行内,而将权益类、另类资产等放在子公司业务中探索。”北方一家大型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曾表示。


在去通道的监管目的下,多名资管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资管机构也将分化,以主动管理为主的机构将更有利,而被动管理的机构也将向主动管理转型。


央行强调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强化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要求,使产品期限与所投资资产存续期相匹配。建立健全独立的账户管理和托管制度,充分隔离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自有资金和受托管理资金之间的风险。


统一同类产品的杠杆率,合理控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杠杆水平,抑制资产泡沫。在2月份的资管新规中,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份额/劣后份额的杠杆倍数分别为固收类3倍、股票类1倍、其他类2倍。对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总资产/净资产设定140%和200%的限制。


建立健全独立的账户管理和托管制度,充分隔离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自有资金和受托管理资金之间的风险。


此外,央行还将加快统筹建设综合统计体系。按报告介绍,综合统计体系覆盖全面、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将逐支产品统计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终止信息。以此为基础,可实现对底层投资资产和最终投资者的穿透识别。


资管需要顶层设计


历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会在基本情况介绍后,会以专题的形式对当年的金融热点话题进行系统探讨。2月下旬,央行统筹的资管业务监管的顶层设计文件——资管新规曾引起业界巨震(详见《财经》2017年第5期特稿《资管监管集结号》)。


报告在肯定资产管理业务对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改进金融机构经营模式、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规则差异、产品嵌套等问题也逐渐呈现,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目前,资管新规仍在缓慢推进中,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没那么快落地”。与此相应的,银监会已酝酿三年的银行理财新规,也迟迟没有进展。从文件来看,央行设计资管监管的基本原则是,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标准,切实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传递。


但是金融强监管的节奏却早已开启。四月以来,银监会颁布多份文件,并开展“三三四”等专项检查,以排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资管业务亦是重中之重,包括同业理财、通道业务、非标业务、资金池业务等。


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相比4月份的30万亿元,净下降了1.6万亿元,为十年来最大单月降幅。分析人士指出,这是监管效应显现,同业理财的规模下降导致。


联讯证券李奇霖指出,非居民理财的下降是5月份银行理财规模骤减的主因,监管层近期打击同业套利和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业理财的规模缩减。


“资产管理的规模不太可能减少,因为居民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对于资产管理的需求是增加的。”此前,一家城商行银行资管部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但资产管理业务此前发展太快了,也到了一个瓶颈期,也是时候放慢增速,更稳健发展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