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名家名作|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
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
——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
The Interpretation of Allain Provost Style—Introduction of the Design Concept and Works of Landscape Master Alla in Provost
作者简介
吴爽/南京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丁绍刚*/ 副教授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
原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07-05期P60-65
本文引用格式:吴爽,丁绍刚.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J].中国园林,2007,23(5):60-65.
摘要: 阿兰·普罗沃斯(Allain Provost)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众多富含精神品质的园林空间。他多次获得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大奖,受到了业界广泛的赞誉。在多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普罗沃斯的设计风格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斯风格。通过对其设计思想的形成过程与代表作品的介绍和分析,解读了阿兰· 普罗沃斯既具现代特色又散发着重振的古典主义气息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风景园林;阿兰·普罗沃斯风格;综述;园林艺术文章
Abstract: Allain Provost is the great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 of France. Depending on his unique design concept,Provost has created hundreds of garden spaces which are rich of spirit. He has gained domestic and overseas gr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wards for many times and received widespread praise from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many years, Provost's style is also quietly changing, and has fina lly formed the Allain Provost Style that is well- known. Through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to his design process and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the Allain Provost Style which presents modernistic and classic characteristics is tried to be interpreted.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llain Provost Style; Summary; LA Art
我着迷于安德鲁埃·杜·塞尔索 (Androuet du Cerceau) 和他法国大部分的优秀建筑;我着迷于安奈特(Anet)、柏里(Bury)和卡莱瓦(Charleval)等的将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清晰划分开的最简洁的设计;我也着迷于意大利式的园林和伊斯兰国家的园林。我被勒·诺特尔(Le Nôtre)精确的图形设计所吸引: 他的伟大的主轴线和节点一直伸向地平线。即便如此,我依然被 18 世纪的园林感动着。[1]
——阿兰·普罗沃斯
”阿兰·普罗沃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他曾担任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园艺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 rieure d’Horticulture-Versailles)风景园林系第一任系主任和巴黎风景园林高等学院(Ecole Supé rieure d’Architecture des Jardins-Paris)院长。普罗沃斯是法国风景园林协会(Fé dé ration Française du Paysgae)的创始人之一 ,并在1987—1988年和1994—1996年间任该协会主席,因多次获得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大奖而享誉国际风景园林界。
阿兰·普罗沃斯把自然分为3类:自然的景观、耕作的景观和创造的景观。第一自然,即自然的景观,是地理学中所讲的地貌: 高山、沙漠、森林、冰川、火山和海洋,上帝是第一自然的设计师。第二自然,即耕作的景观,它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对土地进行的改造。农民是耕作景观天才的创造者。只有第三自然,即创造的景观,才能称得上风景园林(Paysage),因为它处处体现着园林艺术,它比任何地方都更能激发人类的沉思[1](图1~3)。
△图1 “上帝”创造的第一自然(引自
http://www.upulife.cn/photo/index/213055/)
△图2 农民创造的第二自然(引自
http://www.qicaise.com/photo/1652.html)
△图3 具有园林艺术的第三自然(引自
http://bbs.77cha.com/dispbbs.asp? boardid=4&ID=24988)
从这段话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古典园林艺术对普罗沃斯的影响。普罗沃斯从传统的园林艺术中汲取营养,他的园林作品拥有一种重振的古典主义特色和试图诠释传统的精神品质,赋予我们周边的物质世界以精神归宿。然而,作为20世纪后半叶的风景园林师,普罗沃斯更注重创新性的设计实践并把它们转化成人生的积淀。普罗沃斯从来不会建立一种理论来解释他的设计作品,而是以一个创作者的心态来审视它们, 他希望把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转化为成功的园林设计作品,而不是一种理论。就像只存在勒·诺特尔风格和夏奈尔(Chanel)风格一样,风景园林界不存在阿兰·普罗沃斯理论,只存在阿兰·普罗沃斯风格。
01
阿兰·普罗沃斯生平
阿兰·普罗沃斯1938年出生于法国西部港口城市南特(Nantes),有布里多尼人(Breton)血统。作为风景园林师、工艺家、艺术家和工程师的普罗沃斯完全继承了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天分。普罗沃斯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裁缝,他们工作时专注的神情、虔诚的姿态以及剪裁袖孔时那双平稳的手,一直深深地印在普罗沃斯的脑海中,至今他仍保留着祖父和父亲留下的两把大剪刀。从一套衣服到一个公园,从对应于身体体量与姿势的布上的线到对应于人类活动的大地上的线,都体现了他所继承的天分。除了家庭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外,布列塔尼半岛(Brittany)和安茹(Anjou)的自然风光以及7岁时教授透视和绘画的老师都使普罗沃斯受益匪浅。
1958年,普罗沃斯进入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园艺学院学习,1961年获得园艺工程师学位后留在母校不景气的风景园林系工作。一些来自园艺学分支的富有经验的战前现代风景园林师,如亨利·泰保德(Henri Thé baud)等,以及深受北欧园林处理方式影响的年轻一代风景园林师,如吉尔贝·塞莫尔(Gilbert Samel)和雅克·斯加德(Jacques Sgard)等,使他对园林艺术有了新的理解。他们的目标是复兴设计行业和缔造绿色空间,但是在1963年普罗沃斯即将离开学校时设计行业前景依然未明。
1964年普罗沃斯获得法国国家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并于第二年进入巴黎城市公园名誉会长罗伯特·约弗特(Robert Joffet)的事务所工作。1969年,巴黎首席风景园林师丹尼尔·科林(Daniel Collin)将万森纳花园(Parc Floral de Vincennes)中水生植物花园部分的设计任务委托给他。这是他个人的第一个项目,人们对这个项目的关注使法国人意识到一个风景园林师在创造一种新的园林形式时所扮演的角色,普罗沃斯也因为水生植物花园的成功设计而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普罗沃斯曾经两度成立园林设计公司:一个是1973—1979年间与JM. 科林(JM.Collin)合作的SESPA事务所;另一个是1990—1998年间与阿兰·库塞朗(Alain Cousseran)合作的Group Signes事务所。在1980—1990年10年的自由职业者生涯中,普罗沃斯的设计风格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斯风格。
02
阿兰·普罗沃斯风格的形成
米歇尔·巴里顿(Miche l Baridon)曾经说过:“通过对阿兰·普罗沃斯的‘创作性景观’的剖析可以展示20世纪公园的部分历史。”阿兰·普罗沃斯处于欧洲20世纪两种现代潮流断层的位置上,从倡导“绿色空间”到园林艺术的回归,普罗沃斯不仅见证了两种现代潮流的转变,而且也在特定的时代完成了阿兰·普罗沃斯风格的塑造。纵观普罗沃斯的设计历程,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重要的阶段。
2.1 20世纪80年代前
20世纪50年代后期,欧洲社会进入全盛发展期,但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而启发了绿色空间思想的萌生[2]。一部分风景园林师开始反思以往沉迷于空间与平面形式的设计风格,开始将对自然的感觉、体验融入园林作品中,表现自然力的伟大和自然本身的脆弱。
普罗沃斯受到这一时期思潮的影响,80年代前的园林作品偏爱自然有机形式,善于运用现代气息的曲线(Curve)和反曲线(Counter curve)来布置平面,同时在他的作品中还透露着18世纪英国风致园如画的风格。这一时期他的主要目标是重建城市中具有可塑性品质的绿色空间。万森纳花园中的水生植物花园(1969年)、拉·古尔纳夫(La Courneuve)公园(1972—2003年)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2.2 20世纪80年代后
19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引领现代园林的发展[3]。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当代园林设计逐渐显现出一种摆脱美国影响的力量。一些年轻的设计师反感当代美国用金钱堆砌出来的所谓工业、后工业时代的园林,认为用奢华材料做出来的优雅、简洁是冰冷僵硬、没有生气的。他们转向自己园林文化传统中寻找现代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固有特征,以抗衡美国的流行文化霸权[2]。在这个重新发现园林艺术的时期,普罗沃斯加入了这次根本性的回归,成为推动欧洲风景园林设计根本性变革的一股力量。
在这个古典园林艺术的回归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法国的巴洛克园林,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给普罗沃斯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那里他得到了最钟爱的设计元素:意大利让他感受了成熟的台地园技术和对水的精巧利用;法国使他认识勒·诺特尔式园林对大尺度的把握和对轴线、几何纹样的精致处理(图4、5);西班牙则使他认识东方文化对自然的另一种解释和对水的另一种精致的处理方式。他善于寻找问题的关键,把传统的精髓提炼出来,并转化为崭新的设计语言,最后创造出别具一格、充满韵味的作品。
△图4 法国古典园林中的模纹
△图5 普罗沃斯设计的泰晤士河水闸公园的“绿色船坞”
除了从西方古典的园林艺术中汲取营养外,普罗沃斯也在重新审视20世纪初现代风景园林师的设计风格,并从中提炼着当代风景园林所缺少的内涵。如布雷·马克斯(Burle Marx)的绘画式的平面和自由曲线(图6);劳伦斯·哈普林(Law rence Halprin)对自然形态的水的转译;丹·凯利(Dan Kiley)精确的构图。这些成就了普罗沃斯作品中的现代气息。
图6 布雷·马克斯绘画式的平面图
在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和20世纪初一些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影响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罗沃斯逐渐转向规则式的风景园林设计,他此时的园林作品也表现出了转变过程中自然式与几何式混合的特点(图7)。80年代末以后,普罗沃斯的园林设计形成了成熟的阿兰·普罗沃斯风格,在他的园林作品中散发着具有现代风格的古典主义气息,雪铁龙公园、泰晤士河水闸公园(Thames Barrier Park)、迪德罗公园(Diderot Park)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图7 拉·古尔纳夫公园自然的风景与水阶梯
80年代末以后的普罗沃斯在把传统作为本源的信念下不断追求着园林作品的创新,他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宽泛,涉及的对象越来越复杂,不仅追求形式与功能,而且体现叙事性与象征性;不仅关注空间、时间、材料,还把人的情感、文化联系纳入设计目标中;不仅重视自然资源、生物节律,还把当代艺术引入人类日常生活中。这也正是他在1994年被授予法国风景园林设计特别奖的原因所在。
03
阿兰·普罗沃斯风格剖析及
主要作品介绍
普罗沃斯更倾向于把园林设计归为一种“工艺(craft)”,“工艺”不仅把艺术和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且还涵盖了所有与风景园林理论和规划设计实践相关的领域。普罗沃斯通过与那些崇尚技术精美潮流的风景园林师和装饰派艺术的风景园林师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他的设计风格,逐步使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成为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普罗沃斯的作品具有流动的曲线和反曲线的现代气息,这些线条看似由神奇的喷枪所绘制,体现着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又具有重新振兴的古典主义特色以及浓重的“如画”的风格。
3.1 流动的曲线和反曲线
曲线和反曲线是普罗沃斯早期尤为重视的构图风格,这与他这一时期对自然有机形式的钟爱密切相关。
在拉德方斯(La Dé fense),位于万森纳(Vincennes)森林中的万森纳花园是作为大型国际花卉展的展览地和长久保留的园林而建设的。1969年,丹尼尔·科林承担了这个项目并将其中占地1hm2的水生植物花园的设计委托给普罗沃斯,水生植物花园的平面由相互叠加的曲线和反曲线构成(图8),与万森纳花园中科林的花谷和雅克·斯加德的雕塑花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草堤、木平台、卵石铺装随着这些曲线“流动着”,为参观者提供了近距离观赏水生植物的平台(图9)。
△图8 水生植物花园平面图
△图9 水生植物花园中具有现代气息的曲线和反曲线
拉·古尔纳夫(La Courneuve)公园的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巴黎市两个“绿肺”的布劳涅(Boulogne)森林和万森纳森林中的一片农田。70年代举办了设计竞赛,试图将这片300hm2的农田建设成一个公园,委托方要求这个公园吸纳大量的废渣并建成一个商业性的废渣填埋地。设计竞赛的获奖者普罗沃斯与吉尔贝·塞莫尔组成设计团队,完成了这个大型公园的设计。普罗沃斯设计了一个南北向的巨大山谷,并巧妙利用大量的废渣在山谷两侧塑造了流畅的曲线和反曲线的地形,环绕着中心的一系列人工湖(图10)。6倍于胡夫金字塔体积的1500万m3的碎石废渣创造了一个具有流动地形的新公园,使山谷中的游人感受到了久违的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图11、12)。湿地区域的建设使原本由于大量废渣填埋造成的生态失衡得以缓解,在植物和动物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平衡关系,为156种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公园每年220万的游人说明拉·古尔纳夫公园成功扮演了一个将整个区域完全整合为一个大型公共空间的角色。
△图10 拉·古尔纳夫公园平面图图
△图11 拉·古尔纳夫公园的曲线和反曲线形成的如画风格
△图12 拉·古尔纳夫公园中活动的游人
3.2 阿兰·普罗沃斯对角线及其精准的几何图形控制
“如果有人问普罗沃斯的作品是靠什么获得显著成功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简洁的几何构图和横穿大草坪的对角线,这条著名的对角线……[1]”,作为公园中最大的尺度,它是几何框架中连接两地的最快捷的通道。
事实上,一个具有开拓性的想法产生的原因,一半在于这个想法本身,另一半则在于一种发展趋势。这条倾斜线把人们从城市引入到自然,并且赋予行人特殊的地位,好像在对人们说:“赶快,向前走,你会一直受到欢迎!”这个吸引人的想法把公园向现代社会敞开,并使社会的结构也开始注重区分人们的出行速度。
1985年普罗沃斯在巴黎雪铁龙公园(Parc Citroёn)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并列一等奖,并与风景园林师克莱蒙(G. Clément),建筑师贝尔热(P. Berger)、维居尔(J. P. Viguier)共同完成了公园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公园绝大部分采用了普罗沃斯的方案(图13)。雪铁龙公园的建成使普罗沃斯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并于1992年获得国家城市设计特别奖。雪铁龙公园就像是普罗沃斯梦想中的公园,因为它以几何图形为框架,整个公园被一条横穿大草坪的对角线一分为二,为从雅维尔(Javel)地铁站到巴拉尔(Balard)地铁站的人们提供了最快捷的通道。雪铁龙公园的成功让我们记住了这条对城市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的阿兰·普罗沃斯对角线(图14、15)。
△图 13 雪铁龙公园设计区域分配图
△图14、15 雪铁龙公园大草坪上的对角线(丁绍刚 摄影)
普罗沃斯对几何图形的控制和把握在泰晤士河水闸公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升华(图16)。公园的平面由两条成对角线方向的轴线立体相交穿过整个公园。一条是利用原有的低地设计的250m长、28m宽的条状下沉式广场和花园,被称为“ 绿色船坞”;另一条对角线的道路起于公园的东北角,以桥的形式穿过“ 绿色船坞”后,到达岸边,它联系未来的一个滨水公共建筑。普罗沃斯利用几何式的构图诉说了场地的历史,用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古典主义风格表现了传统,在公园里人们体验到的是理性而简洁的现代感和对历史的怀旧感相交织的情绪[4-5]。
图16 泰晤士河水闸公园平面图
3.3 水的美学
在莫卧儿人(Mogul)的花园中,跌水使山川和溪流变得更迷人。连续扁平的横向台阶缓和了急速翻滚的流水, 增加了水流的中断、水花的回溅、盘旋和水滴蒸发的机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凉爽宜人的环境。从拉·古纳特公园到迪德罗公园,普罗沃斯通过一种现代的方式,不断重新诠释这种吸引人的创造,这是一种景观的沉淀。
迪德罗公园占地1.5hm2,位于巴黎拉德方斯新区,于1993年建成。公园分为3部分:孚日(Vosges)广场、迪德罗步行道和公园(图17)。水和波浪形构成了这一序列的主题。夏德海尔(Chadhar)瀑布是这个故事的中心,它是一个12m高差的巨大跌水,水坡面上有不规则分布的岩石组,打破了对称的布局,并溅起银色的水花。它不仅精彩在对气候的改善上,更精彩在数学世界,它有让人们信服的效果。迪德罗花园在拉德方斯玻璃和混凝土的世界里,借助夏德海尔瀑布轻快的水流演奏着永不休止的乐章(图18)。
△图17 迪德罗公园公园平面图
△图18 迪德罗公园鸟瞰
04
结语
阿兰·普罗沃斯遍及法国以及所有大洲总计420多处作品,5600多hm2的项目,涉及现代公园、历史公园、社区公园、商务公园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些项目在完成之后之所以被认可、喜爱,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一种极少表达出来却确实存在的社会需要。[1]”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当他的设计意图与游客的阅历相符时,这一项目即是成功的。普罗沃斯的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之所以有价值,则是由于它们高质量的空间品质,及其为法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公众所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而对于普罗沃斯而言,最快乐的时光则是那些设计创造性景观的过程。正如他所说:“我们不会将整个世界布置得那么合理,但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在一小部分地区做到合理布局……[1]”
注:除注明外,文中其他图片均引自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 Michel Racine. Allain Provost——Invented Landscapes[M]. Oostkamp: Stiching Kunstboek, 2005.
[2] 周向频.当代欧洲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汇刊,2003(2):55- 63.
[3] 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 张云,都铭.含蓄表达历史的现代景观设计:以伦敦Thames Barrier公园为例[J].规划师,2005(6):91- 93.
[5] Davey Peter. Greening the Thames: Royal Victoria Dock and Thames Barrier Park [J].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2001(7): 76- 79.
END
排版 校对|李旻
审核|金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