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主题导览丨2023-12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中国园林》
Vol. 39 2023-12|336
本期主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National Park and Protected Area
主题阐述
在新一批国家公园陆续设立的同时,我国将建立起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此关键阶段,如何根据我国的制度优势、国情条件和自然文化特征,针对特有的问题和矛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治理之路,是当前阶段的重要目标。同时,需要充分学习全球自然保护地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掌握与应用自然保护领域国际先进理念与适用性技术,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目标接轨,从而在创造性地建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上,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运动贡献力量。
本期主题将关注我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后,亟待开展的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和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研究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双碳目标”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背景下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实施路径研究;
2)“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下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问题和政策研究;
3)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和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4)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生态保护、社区参与、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特许经营等重要专题研究。
选题意义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考察时强调,国家公园是“国之大者”。“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到2025年,将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监督制度,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关阅读
主题文章
赵智聪 王暠 杨锐*
中国国家公园设施建设:原则与制度
China's National Park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System
摘要:国家公园设施建设是实现国家公园综合功能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公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国家公园设施建设研究处于初期阶段,明确原则和制度对建立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2016年陆续推出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文件,归纳了国家公园设施建设存在的4点问题:建设总量不明确、分类标准不清晰、建设规范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6点原则为国家公园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建设规模最小化、生态影响最小化、设施风貌朴素化、分类标准统一化、规建运维精细化、内外协调一体化。同时,提出了4项关键制度设计参考:严格总量控制、制定正面清单、规范建设标准、完善环评制度。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家公园;设施建设;原则;制度
引文格式:赵智聪,王暠,杨锐.中国国家公园设施建设:原则与制度[J].中国园林,2023,39(12):6-13.
正文结构:
1 国家公园试点方案设施建设规划梳理
1.1 建设总量不明确
1.2 分类标准不清晰
1.3 建设规范不完善
1.4 环境影响评价不足
2 国家公园设施建设的基本范畴与原则
2.1 建设规模最小化
2.2 生态影响最小化
2.3 设施风貌朴素化
2.4 分类标准统一化
2.5 规建运维精细化
2.6 内外协调一体化
3 国家公园设施建设关键制度设计
3.1 严格总量控制
3.2 制定正面清单
3.3 规范建设标准
3.4 完善环评制度
4 结论与讨论
杜文武 眭淼
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Protected Areas and Adjoining Areas: Progress and Prospect
摘要: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具有溢出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对其影响评估、作用机理和管控策略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采用叙述性文献综述法,从洞势、明律、释理和施策4个方面,系统梳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领域的国际进展。研究洞察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价值和趋势;明晰了环境监测实验、数理模型模拟和社会科学研究3种揭示人类活动影响规律的基本研究范式;阐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机理、效应和机制3类核心研究议题;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管控的空间和程序2条根本途径,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应将关注视野拓展至毗邻区乃至自然保护地网络,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和地域性实践,协同空间途径和程序途径,发展动态治理体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空间治理;可持续发展
引文格式:杜文武,眭淼.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23,39(12):14-20.
正文结构:
1 前言: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与治理研究的意义
2 思路: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逻辑
3 洞势:从“本体孤立”到“毗邻区协同”的历史演进脉络
4 明律: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3种基本范式
5 释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3个核心议题
6 施策: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协同治理的2类根本途径
7 讨论与展望
廖凌云 鲁贝 曹越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空间关联分析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Habitat Quality Surrounding Wuyishan National Park
摘要: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统筹周边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缺少有关国家公园周边区域生境质量变化及其与景观格局破碎化关系的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县市为研究区域,基于InVEST模型和Fragstats分析近40年(1980—2020年)生境质量和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二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研究区域生境质量较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平均值从0.861下降至0.845;2)近40年研究区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小但波动较大,建阳区的景观格局破碎化最为显著;3)研究区域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具有显著空间关联,LPI、CONTAG与生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D、LSI、SHEI与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4)研究区域城镇中心的景观破碎显著、生境质量较低;武夷山脉附近景观连通性较好、生境质量较高。解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区域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空间关系,可为国家公园周边区域规划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区域规划;景观破碎化;生境退化
引文格式:廖凌云,鲁贝,曹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空间关联分析[J].中国园林,2023,39(12):21-27.
正文结构:
1 研究区域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及计算
1.3.2 生境质量评估
1.3.3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2 结果分析
2.1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县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2.1.1 景观格局总体时空演变特征
2.1.2 各县市景观格局特征
2.2 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县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2.2.1 生境质量总体时空演变特征
2.2.2 各县市生境质量特征
2.3 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县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空间关联分析
2.3.1 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2.3.2 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空间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国家公园周边县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3.2 国家公园周边县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3.3 国家公园周边县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相关性特征分析
3.4 规划优化建议
3.4.1 国家公园周边县市协同保护优化
3.4.2 环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带规划优化
4 结语
贾丽奇 李佳宜 戚路辉*
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其多族群社区的耦合共生:逻辑、困境与路径
Coupling Symbiosis between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and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Logic, Dilemma and Paths
摘要: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改革已进入实质阶段。妥善解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国家公园与民族社区的繁荣共建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成功实施的关键。以“生命共同体”为学理基础,从历史、现实及理论角度梳理了祁连山与周边社区相依共存、相互制约、协同演进的耦合逻辑;总结出社区面临的多维困境:利益分配失衡,治理模式“不接地气”,规划科学性不足及居民能力有限;根据祁连山的多元民族特质,以价值共生为前提,从多元共治、规划共振、利益共享、能力共建等角度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多族群社区的融合共生路径,并提出以科普游憩主线串联典型民族社区、兼顾整体联动和民族社区个体差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命共同体;祁连山国家公园;多族群社区;价值共生;多元利益补偿
引文格式:贾丽奇,李佳宜,戚路辉.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其多族群社区的耦合共生:逻辑、困境与路径[J].中国园林,2023,39(12):28-32.
正文结构:
1 研究背景
2 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多族群社区的耦合逻辑
2.1 历史逻辑:祁连山与其多族群社区在自然和文化层面的相依共存与协同演化
2.2 现实逻辑:祁连山国家公园与社区在政治经济层面的相互制约和相得益彰
2.3 理论逻辑: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社区生命共同体
3 当下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多族群社区面临的多维困境
3.1 产业发展限制和利益失衡引发的生存困境
3.2 “不接地气”的管理模式引发的治理困境
3.3 规划科学性不足和策略粗放引发的技术困境
3.4 地方居民素质限制和价值认同不足引发的能力困境
4 祁连山国家公园与多族群社区生命共同体的共生路径建构
4.1 价值共生: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国家价值与民族价值的双向增益
4.2 规划共振:科研监测与规划的精准化和体系化联动
4.3 多元共治:乡土规范引入和社区共管联动
4.4 利益共享: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与多元利益均衡补偿联动
4.5 能力共建: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联动
5 结论
张婧雅 邹文昊 钟乐*
武汉都市圈核心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网络结构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creational Flow Network in the Protected Areas in the Core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摘要:自然游憩是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识别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是依托多处自然保护地组织自然游憩的前提,但目前相关研究较欠缺。选取武汉都市圈核心区60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的网络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呈现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结构,游憩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小世界特征不显著,共划分出以“东坡赤壁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等为代表的5个社群;2)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受到空间邻近性、交通便捷程度、网络知名度、经济发展水平与游憩服务发展能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从风景道建设、服务设施改善、游憩谱系产品构建等方面提出游憩规划建议,以期加强自然保护地间的游憩联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游憩流;都市圈;风景名胜区
引文格式:张婧雅,邹文昊,钟乐.武汉都市圈核心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网络结构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园林,2023,39(12):33-39.
正文结构:
1 研究区概况、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网络特征的识别与分析
1.3.2 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
2 游憩流网络结构特征识别及分析
2.1 游憩流的总体概况
2.2 游憩流的时间特征
2.3 游憩流的客源地特征
2.4 游憩流的空间结构特征
2.4.1 自然保护地游憩辐射力和聚集力
2.4.2 自然保护地游憩流传播力
2.4.3 自然保护地游憩流连接度
2.5 游憩流的空间网络特征
2.5.1 整体游憩流网络效果评价
2.5.2 游憩流网络效率评价
2.5.3 游憩网络社群结构
3 游憩流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及规划建议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空间邻近、交通便捷、游憩服务能力强的自然保护地间易形成游憩流
3.1.2 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访客自然游憩出行能力
3.1.3 自然保护地网络知名度对访客游憩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3.2 自然保护地游憩流规划建议
3.2.1 构建游憩风景道,促进自然保护地联结带动
3.2.2 完善服务设施,提高自然保护地游憩服务能力
3.2.3 增强吸引力,创新自然保护地游憩产品谱系
4 结语
2023-12期杂志微店已上新,可点击购买!主题文章新刊导读近期将陆续推送,敬请关注!
//////END//////
编辑 排版|李旻
审核|金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