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我们需要如何应对?

知领 2023-02-21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就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肺炎等),但是咽拭子病毒核酸阳性的人。

在我们熟知的传染性疾病中,其实有很多都有无症状感染期,比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等。上述疾病在无症状感染阶段都有一定的传染性,而目前的研究提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我们首先要明白,所有上述这些传染性疾病都有一个特点:无症状感染患者和有症状的患者共同存在。这个特点在新冠病毒感染中也有所体现。

一个健康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他最终会有“出现症状”和“始终无症状”两种状态。这两个状态的确切比例目前我们无法明确,但如果以目前部分研究为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约为18-31%左右(1-3)。不过有些患者仅出现很轻微的症状,在隔离观察期间也不一定会被发现,也常常被认为是无症状。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呢?假设10个人接触了病毒,可能最终会有6-8个人发病,2-4个人始终不发病或者症状非常轻微,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

假设有一群人感染,里面注定会有部分人发病,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呈现无症状感染。根据目前的数据,这两部分人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一定是同时伴随着更多的有症状者而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孤立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钟南山院士提到“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连线李兰娟院士

这些天,无症状感染情况备受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成为传染源?如何发现?如何管理?《新闻1+1》连线李兰娟,带来最新解读。

武汉接下来重点工作是什么?

武汉已经连续多天新增病例为零,病人大幅度减少,但李兰娟表示,接下来有两个重点任务不能放松:一是社区是否还有遗漏的个别感染者要去发现;二是剩下的这少部分病人要做好救治。

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发现、管理和治疗?

李兰娟表示,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本身有传染性,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早发现,主要的手段就是进行检测,尤其是对有过疫区接触史、病人接触史这一类人。另外,我们希望这些人能够主动报告,这样就能早发现,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不至于再对其他人造成传染。

此外,李兰娟表示,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发现。有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接触史,这就需要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把他们找出来,尽早对他们进行检测。
如何看待这两天出现的本土新增病例?
在28、29日的疫情通报中,在河南和甘肃分别有一例本土新增病例。在本土新增病例连续一段时间归零之后,又出现这样一个1,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李兰娟认为,本土新增病例为零之后,偶然再出现一个两个感染者其实不足为奇。从概率的角度来讲,肯定会有个别的感染者没有被查出来,但对于这些个别的遗漏的感染者,我们要特别重视。至于如何防范,李兰娟表示,河南和甘肃的本土新增病例都是有疫区接触史或者感染者接触史的,因此,我们要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
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包括湖北、武汉的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已经清零了,李兰娟表示,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国家本身已经非常安全了。但现在国外很多国家疫情进入暴发期,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国家。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对从有疫情的国家来的人,要严格按照14天进行隔离,一定要有警觉性,等到我们发现它大量传播的时候再行动,就太迟了。
多日复零的情况下,武汉是否可以回归正常了?
李兰娟介绍说,总体上来讲,武汉目前已经安全了。所以,武汉是完全可以在4月8日解封以后,回归到正常生活的。包括大家正常的工作、复工复学等。此外,李兰娟认为,在武汉,很多感染后又治愈的人已经产生了抗体,因此,再次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
31日,李兰娟启程离汉。她表示,还会继续关注武汉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的相关情况。在武汉的近两个月里,她和武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会和武汉保持密切联系。

拓展阅读

经历2月初短暂合并计入确诊病例,继而又单独列项报告且不对外披露后,中国将向全社会公开已统计的无症状感染者规模,至此新冠病毒感染者公开披露制度上已无死角。在国新办3月31日于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4月1日起将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

国家卫健委官网3月31日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问》(下称《防控工作答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时,全国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不过,这一数字是否为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数字还需进一步说明。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多次强调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社会公众亦广泛关注。财新网曾专门刊发报道,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统计数据应该公开透明,以提高公众警觉,同时避免地方利用无症状感染者信息披露漏洞瞒报疫情。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六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国内已出现多起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传播案例,但其传染力强弱有不同说法。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认为无症状感染者有很强传染性,因其是病毒携带者,上气道中存在的病毒数量大。

前述《防控工作答问》显示,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

常继乐称,中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以及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游史或者居住史人员检测四个途径。

他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经两次连续、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但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则要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此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大约有多少人会被感染?又有多少人属于无症状者?近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预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对浙江省宁波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作出分析,其中提到1月21日-3月6日追踪的2147名密切接触者中,6.15%感染新冠病毒,其中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分别为6.30%和4.11%,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前中国多个省市疾控研究人员曾在研究中披露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但不同省份呈现较大差异。部分省份如福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仅为阳性检测的1.01%,黑龙江则高达17.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徐福洁认为,部分密切接触者可能病毒载量很低,甚至间歇性或“一过式”出现病毒。国内不同省份排查结果存在差异,或与检测能力有关,受到采样技术和采样频率的影响。

前述宁波市的研究就提到,宁波市对“超级传播者”疫情的处置相比国家防控方案要求更为严格,“超级传播者”的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被延长至21 天,且增加了核酸检测频次,最终筛检出多名无症状感染者。

有专家指出,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仅能了解到接近真实的无症状感染者规模,若要比较准确了解这一群体规模,还需在武汉开展血清学回溯筛查。

来源:央视新闻、华山感染、财新健康




推荐阅读



【热点】

2020怎么了,气候变暖或唤醒极地冻土里的致命病毒



【热点】

8位院士的8个正确决定,成功扭转疫情!



【热点】 

SARS在夏天消失,新冠病毒也会在夏天自然消失?跟温度有啥关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