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都怪短内容,这届青年不行

2017-08-16 昌西 昌西时评

夏洛茨维尔上了次头条,这下,除了UVA的学生们之外,这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人们也都知道这一美国小镇的存在了。


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一场美国极右翼势力组织的游行可以聚集如此多的群众。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这一场游行带来的更多的“反右”行动。


在夏洛茨维尔事件后,美国数个城市及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反右翼示威游行。更有左翼示威者推倒了纪念南北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雕像。这名22岁的学生随即被美国警方逮捕。再看看驾车撞人的那位俄亥俄青年,发现他其实只有20岁。均为大学适龄人群,均为发达国家国民,他们却做出了十分“第三世界”的荒诞行为。



特朗普总统称:左派和右派在这件事上都有过错。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也确实如此。22岁与20岁,成为了他们中间不怎么杰出的代表。


保卫和拆除铜像,都在用不可妥协的极端方式捍卫自身的诉求。激进的安全空间追求者根本不在意言论自由,恐怕他们宁愿生活在专制的温床中,也不愿意面对并不那么美好的世界。恐怕最适合他们的,是类似于无限月读中给予每一个人的幻想场景。



而3K党与种族主义者更加蔑视宪法赋予众人的平等权利。他们期望有利于自己的迫害制度可以掩盖自身的无能,可以抵消自己的无知,可以阻止自己在竞争当中掉队被淘汰。


他们看似不同,却又惊人地相似,他们蔑视宪法,忽略了使得这国家伟大的关键要素。这让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愈发极端,愈发炸裂。


这届社交媒体害苦了人 但其实还是青年们不行


不论是微信朋友圈,还是推特脸书,其强调订阅的功能的产品均给予人们一个巨大的便利:不想看的东西,我便不看了。


这样的产品模式,演变成为了时下火热的个性化推荐,让人们看到想看的内容,让每个人都能在一个app内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从社交到新闻,从段子到视频,这其实是资本的自私性。



那句话说得在理:肥水不流外人田。对于试图盈利的资本家们来说,这样的策略无可厚非,因为这就是残酷的万恶资本主义,真实到不需要掩饰。


然而,这样的内容供应模式使得读者受众在自身可能跑偏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在兴趣推荐和定性投放的普及下,人们会从偏右转化为极右,从偏左转化为极左。究竟是兴趣推荐害了他们,还是他们的兴趣害了他们。这个哲学问题,可以留给大家思考,也欢迎各位在评论中发表意见。


总之,最后的结果,确实变成了,他们只关注自己想看的,只看到自己爱看的。对于不同的观点,他们选择拉黑,选择取关,甚至,选择举报。思考已经成为了奢望,在社交媒体上,只能站队,不能思考,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


果真,还是这届人民不行。如果让这届人民去处理美国内战的停战协议,恐怕今天的美国就真的分裂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与美利坚邦联国了。



短内容的兴起 让人成为了金鱼


从前的书本无比厚重,记得小时候父亲买给我的四大名著,摞起来足足有半米高,而如今,恐怕不再有人会去潜心阅读那些经典的原著。从文字到视频,从视频再到短视频。人们的attention span,也就是注意力集中能力,恐怕会越来越差,总有一天,人们会活成金鱼:只剩下了7秒的记忆力。


愈来愈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关注知识问答,及付费知识产品的模型。这似乎是下一轮风暴的红利区。人们为此疯狂,为此着迷。刷了几下知乎,看了几个关注的问题,感觉自己成为了知名学者。这种愉悦感,确实开始变得廉价。



在网络上叽叽喳喳的高谈阔论者,鲜有人拥有足以支撑自身观点的学识。往往常见的情况是,他们讨论言论自由,却没有人能够定义言论自由的真实涵义;他们讨论专制与民主,却没有人能够说起体制的起源及运行的根本机制。确实,没有人应该阻止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坦白来讲,这样的声音,与工地活水泥时搅拌的噪音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观点和学识,的确是有高低分别。


学识始于沉下心来的阅读,始于阅读后的思考和自我审视。学识并不来自于知乎、quora和微博。很难想象一个quora上的民间科学家可以为人类航天史做出伟大的贡献。那么同理,问答平台上的知识聚合,更多的,也只能成为金鱼少年们的慰藉良药罢了。





我一直说,这届人民不行,这也恰恰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将来报道出现了偏差,大家,都会有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