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生 长 | 吴雨航
对 话 内 容
Q:何青 A : 吴雨航
Q: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A:大家好,我是吴恼厮(网名),原名叫吴雨航,94年出生于重庆,目前在重庆师范大学念书。
Q:说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上摄影道路的。
A:我的专业是小学美术教育,更偏向于教育方向。之前艺考学习的时候,看了我老师的摄影作品《月缺》,当时觉得原来摄影可以如此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且可以做得那么精致。上大学之后,老师的摄影创作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同时个人感觉绘画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大的愉悦感,然后就开始试着接触摄影。
Q:说说你这组作品《谧》的创作过程跟表达内容吧。
《谧》
A:这组作品其实是我做的第一组作品,当时买了一个胶片傻瓜机,然后用过期的胶片拍的。都是晚上拍的,照片出来后,自己感觉还挺喜欢,然后就把它做成了作品。当时自己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其实不喜欢出去拍风景和人像,所以我就拍了很多自己的手,然后拍同学的手,看到一个喜欢的场景就喜欢把手置入环境去拍。第一组作品完成后,我就慢慢开始尝试不同的创作,《残相》这组照片是我第二次摄影的尝试,我把数十个胶卷泡入酸性液体里腐蚀,在未知成像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很多胶卷可能因为腐蚀严重冲洗出来就根本不能再用了,最后只有一个胶卷成像,画面上出现了残破斑驳不完整的质感,所以就取名叫作《残相》。
《残相》
Q:这两组作品完成后,对于摄影你有没有了一些重新的思考?
A:其实我之前只是一种尝试,就觉得好玩儿。拍了这两组作品以后,突然感觉自己对摄影的态度更加丰满起来,通过摄影获得了一种很自然而然的满足感,觉得很开心。接下来开始创作《副本》,这个作品是个人情绪碎片式的记录,零零散散的收集,作为自己一种生活状态的另存。
《副本》
Q:这组《副本》是不是参加了很多的展览?
A:之前参加了平遥摄影节、然后参加了首届宁波摄影周的《对话》十二位中外摄影师联展、然后参加了北京的《日常-遇见》二十位中外摄影师联展。
Q:所以这组作品算是你自己的代表作品了。
A:算是比较完整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一种情绪记录吧。
Q:《坠入》这组作品对你来说好像就显得更加的成熟了?
A:也谈不上成熟,这组作品是去年跟图虫网和华为手机合作的一个拍摄项目。当时我通过网络去认识采集了一些抑郁症患者的肖像,在征集这些肖像故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奇妙,他们居然愿意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他们的故事,把一个网络上的陌生人当作朋友来倾诉。拍的时候没想太多,拍完之后看到照片,想到他们的故事,自己就觉得还挺痛苦。
《坠入》
Q:这组拍完之后,听说你有一段时间就不想拍照了。
A:对,就开始觉得拍照好痛苦啊,可能是因为跟他们接触,听他们的故事,突然让自己觉得照片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学会倾听反而更重要。过了那个阶段,现在慢慢开始调整自己,开始准备新的创作。
Q:《微芒》很有特点。
《微芒》
A:《微芒》系列是我将废弃删除的旧照片进行重新整理归档,把它们导入一个3D软件,通过这个软件,二维平面的废旧照片变成了一种可观看的三维模型,在这个空间之中,照片里的人与物都被抽离出来,幻化形成光点和碎片,它们可任凭你随意的旋转变换。在三维空间里被重新观看,我无规律地将这些点状图像进行旋转,然后重新截取,“无用”的旧照闪烁新的光芒。作品以四墙投影呈现,观者走入其中既成为参观者、同时也成为影像的一部分。
《延》
Q:你后来的作品,包括现在这个《延》都有了一点实验性的感觉。
A:当时买了一个宝丽来相机,想拍一点即时显影的生活照片。但是在网上买到“不良卖家”出售的相纸,由于相纸过期,感光剂无法正常成像,造成当时看来的“吃亏上当”。后来开始特意在网络上回收各种类型的宝丽来过期相纸以及出厂残次品,用这些无法正常成像的相纸进行各种手工实验,因为相纸上是有药水的,有的即使过期了5-10年药水也没有干完,我就直接在相纸上挤压捏相。因为相纸种类规格不同,所以捏造之后,我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需要收集大量相纸来做尝试。将看似“无用之物”物尽其用,最终作品呈现出类似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延绵山川,模糊了绘画与摄影,也算不上严肃的创作,就是玩。(哈哈)
Q:说说你的考研吧。
A:因为之前是学师范,不想毕业那么快就去做老师。想再学几年,自己创作一些作品出来,所以跨学校跨专业考了新媒体艺术,也是希望到时候通过学习能把摄影跟其他媒介做更好的融合,比如摄影与行为、装置、影像视频等,就不是单纯做一个拍照的过程。因为自己存在一些困惑,所以想多去学习。
Q:所以你想做得实验性一点?
A:是的,希望做得更跨媒介一些,更具实验性一些,或者更介入社会一些。感觉自己以前的东西还是太个人、太小气,太矫情。其实社会上存在很多问题,等待着敢说真话的艺术家去发声,至少我们应该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尽管它可能不那么快就被解决。对我来说,这是将来会去做的方向。
Q:所以你的作品,从最开始对摄影的尝试,然后慢慢的用摄影去表达你内心的情感,到后来又通过摄影去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创作,到将来你可能要去介入社会进行创作。
A:对,是这样。目前看来,之前的作品都谈不上好,但它是不可或缺的过程,是对以后创作的一种积累。
Q:怎么看待情绪这种东西。
A:我觉得情绪是跟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而产生。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我可能也没办法很理性地去回答。就我自己而言,心里有一些阴暗的不好的情绪,就用照片去释放缓解这种不好的这种能量,情绪就自然承载在照片中了。
何 青 说:
他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春天来了,忧郁的过去开始萌芽,可以先给它们浇浇水。浇点蜂蜜也可以。然后邀请一些老朋友。乐乐好久不见了,忧忧和静静总是形影不离。“我们一起玩吧”,他大声的宣布,但只有回声作为回答。于是他拿着相机晃荡在湖边,回忆随风而来,他想起了那些没有来的小伙伴,有的拿着蜡烛,有的沉入黑暗,有的碎成星星点点。他看着湖水,一直看着。风在沉默中流动,时光结出了酸涩的小果。诗人在唱,有人屈从于存在的黑暗,而他屈从于尚未存在的黎明。
关于 自 然 生 长 摄影计划
在大语境下出生的当代中国摄影人,85后是足够幸运的。有足够良好的环境让自由生长。他们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看,去听,去发现,去成长。一直在无止境的探索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可能性,自己的摄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现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因如此,摄影在他们身上多了更多的先锋探索和实验的性质。摄影在他们这里一切回归于自我本身,一切想说的话开始肆无忌惮的去表达。
他们以摄影为自我主体语言创作实践艺术,他们用视觉传达对当下世界进行解读。
让一切自我回归自然,让自我的思维回归自由,别去打扰他们。
让他们-----自然生长。
———— 黎 光 波
( 计 划 负 责 人 )
项 目 总 监 黎光波
项 目 编 辑 王大可
项 目 顾 问 国 田
崔 波
合 作 媒 体
此文为原创内容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如有需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