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联通混改的思索——联通会成功,但改革不止一条路

2017-08-25 巨龙 产业人网

国企的确需要改革,因为很多的国企活力不足,很容易染上大企业病,特别是出身背景比较复杂的国企,因为股东多,很容易因为内部的纷争形成内耗。引入战略合作资本,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确有助于提升效率,有利于做大做强国企。

从这一点来说,国企的混改,实际上有着非常合理的现实因素。如果国企不能改不能动,最后势必会养出一些占着垄断资源而又不思进取的废物。

但是改革,并非只有混合改制这一条路,更不会只有一条国退民进一条路。

【联通改制的走向预测】

就联通的改制本身来说,就结果来说,我其实完全看好这次联通混改的成功,因为引入的几家互联网巨头,都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些互联网巨头,可以通过给联通带来用户流量,让联通迅速做高业绩。

包括国外资本市场,也希望这些互联网企业,能够参股央企的增资扩股并且从中牟利(前一阵发布的网联支付平台,阿里和腾讯都涨价了)。所以,这些互联网巨头也会动用手里的资源,包括舆论资源,推动联通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这些互联网资本来说,联通只要业绩提升,他们手里的股份就会迅速增值。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的引流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如果几大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通讯链路,使用更多的联通光纤网络,也会给联通带来不菲的收益。

如果我的估计没有错的话,联通1-2年内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成长,拉动股票价格成长大概50%到100%。但是随着5G时代的临近,如临大敌的移动和电信会针对联通全面发力,用“流量包月”的方式,提供几乎无限流量的月套餐。这个时候,流量对于用户成长的作用,就已经不明显了,联通的短板也会暴露出来。

即使物联网能够起来,电信和移动仍然有技术和基站规模的优势,另外这部分的收益有限,更多的是为了中国工业升级服务,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盈利空间并不会太大。

综合来看,联通的此次混合股份制改造。预期在2年之内,为这些参股的资本,带来翻倍的收益,如果算上他们在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因此获得的巨大收益,这些互联网公司会得到更多。于是又回到了一个最基本的套路——中国的公司赚一元,国外的关联资本市场涨几十元。

但是因为联通这两年一直运 35 29862 35 10687 0 0 3652 0 0:00:08 0:00:02 0:00:06 3652行得很一般,因此就联通公司本身而言,如果这次改制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也算是赢家了。不过对于普通的联通基层员工来说,混改分不到股份,将来压的业绩任务会加重,工资也许会微涨,但是裁员也许接踵而至,因为裁员增效是很多大企业的法宝之一。

【放在历史时空对比的国企改制】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局。放在一个更长远的历史时空里考量,比较历史,也比较国际上的情况,国有企业的改制鲜少成功案例,倒是负面的东西非常多。而且时间越往后,负面效应越大。

国内外改制的普遍规律是:改制初期,由于原有积累的优质资产释放出活力,因此业绩能够快速成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本唯利是图,目光短浅,过度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不愿意为未来投资。经过十年二十年的运行以后,原有的资产红利耗尽,企业往往会普遍地进入一个衰退期。

这方面最明显的是西方国家的铁路私有化,在私有化初期,由于资本家对内挖掘铁路资产的利用率,生产率得以提升。随着时间推移,资本在精细算账过后,对于铁路投资越来越保守,导致铁路网维护不力(英国的铁路资本家大量用非专业临时工),事故频发,先进的火车技术也无法引入。铁路本来就发源于西方工业国家,但是经过铁路私有化改制的西方国家,不仅技术和设施大大落后于中国,而且票价很高。如果铁路引入更多的资本家制衡,更会造成路网之间切换的低效率,进一步阻碍路网的升级发展。

英国的铁路即景

即以我国的地方国企改制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大部分的地方国企,能够卖的早就卖得一干二净。短期内把共和国50多年积累的各地家底瓜分殆尽,地方政府也甩掉了“包袱”—— 把问题甩给了社会。此后的二十来年,各地的财政开支,很大部分都是靠房地产卖地所得。当房地产走向饱和,各个地方政府发现,由于本地没有了优质的大型国企,光靠卖地的收入,已经无法再支撑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除了几个发达省区,中西部和东北的地方财政,都在吃国家财政支付转移。

我这一两年接触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各地财政状况都不容乐观,完全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房地产的“红利”渐渐成为过去式,现在看来,可能只有“房产税”才是未来地方财政不至于破产的救命稻草。

当然,正面的例子还是有的。比如上海市,就保留了相当多的国企。以浦发银行为例,大比例的股份,都持有在上海国有资产平台上,每年的分红至少都有几十亿上百亿。再举一个例子是河南许昌市,因为国资持股的许继电气一直运行得很好,带动了整个许昌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n多山寨厂家),许昌这些年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在河南各个地级市里保持领先。

以二十年维度来看,国资卖得越干净的地方,现在的财政就越吃力(例如东北)。而地方国有资产平台运行得越好的地方,地方财政就越健康。以民营企业极为发达的广东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广东省的纳税企业百强名单(2014年,更晚的资料手头一下子没有)。

这张纳税榜单很能够说明点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走在最前沿的广东省,支撑财政体系也是以国企和央企为主。试想一下,如果广东省刨掉这些巨无霸的国有企业,即使是华为、腾讯这样的IT巨头,也很难支撑得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

【警惕“越烂越发财”的负面效应】

联通的混改,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但是以联通混改为标杆,也许会得到一种负面的效果。

这次的混改,联通的很多管理层干部,都获得了“员工持股”。如果我的预计还靠谱的话,那么他们手里持有的股票,很可能在未来得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

如果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不进行相应的员工持股改造,就会制造出一种“不平衡”心态——凭什么他们做得烂,反倒有机会发财?我们辛辛苦苦把企业做好,挣钱还没有他们多?既然做得烂有奖励,做得好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大家还有什么干劲?

如果这种思潮,在互联网的极力鼓动和宣传之下在经济界蔓延。(互联网当然会宣传,因为这些公司他们还想混改更多的央企),对于中国公有制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毒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联通的确是一个“标杆”,越成功这种毒药的毒性越大。以后甚至不排除很多企业故意财务作假,把企业的业绩做低。把优质企业做成“烂苹果”,以获得混改的机会发财。

每一个烂苹果背后,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形

国企的发展成果,有企业员工的功劳,该不该给予合理的回报?当然应该。我是主张优质的国企员工包括领导层,给予合理的优厚待遇,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这种回报,未必是股份,完全可以是绩效奖金,或者是科学一点的KPI考核,一样可以鼓励员工的积极性。相反,拿着公司的股份,年纪轻轻就在公司里等着分红利,混吃等老的人,我看未必会少。拿着股份消极混日子的老员工,对于没有股份的新员工,常常起到负面的效果。—— 所谓员工持股一定就好的命题,未必真的有那么正确。

一旦“混合改制”成了一种“政治正确”,那么一定会有很多利益群体,打着它的名头,捞取各种利益,甚至借用这种方式,各种来路不明的资金借机洗白,成为既安全又合法的财产。

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墨菲定律”,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以我自己的人生阅历,以及几十年耳闻目睹的现实状况,一直都在验证着这条哭笑不得的定律。只能心下祈祷,这混改千万不要走到我们担心的状况里面去。

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情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混改,还有很多种路径】

其实,我并不反对混合改制。改革没有完成时,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发展变革,中国才不会僵化。但是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符合国家长远利益,而非仅仅是解眼下之渴。

回到国企和央企的改制话题上,其实完全可以有更多更广阔的思路:

(1)成立一批新的国企央企,允许其他企业参股一部分。典型的比如最近成立的“网联”支付,一方面照顾到国家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允许阿里和腾讯参股一部分。

(2)拿出一些国际项目来,对国外资本搞统一战线,比如当初的利比亚动荡,中资损失惨重。如果当初这些项目,有英美国家的参股,恐怕结果就会好一些。当然,这种事情不能一厢情愿,需要在合适的契机。现在看来,以后华尔街参与中国海外项目的意愿,会越来越强。

(3)除了民企外资混改入驻国企央企,央企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参与民营企业的改制。既然允许国退民进,自然也可以国进民退,混改不能只有转让国有资本的方向。

(4)引导资本往国家需要的地方,现在金融界有一种说法“资本不过山海关”(不去东北投资),自然更不会过玉门关(西部)。既然资本想参与国家发展,完全可以引导他们到中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5)引导资本投向国家需要的高新产业。例如芯片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开发等等。不要总想着分现成的蛋糕,想要分蛋糕,就一起去做新的大蛋糕。

......

来源:龙语天下事

产业人网面向广大正能量网友发出约稿邀请,征集有关政经分析、时政评论、新锐观点、政策解读、国企改革、工农故事等各类题材的原创文章。文章一经采用,都有稿费。稿费虽然不多,体现的是我们的诚恳谢意。  同志们、朋友们,请发出你们的见解和心声。中国需要您的声音,工农朋友们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请同志、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tougao@chanyeren.com 。

自助投稿请点击访问以下网址:

http://www.chanyeren.com/e/DoInfo/ChangeClass.php?mid=1,

选择相关栏目后,填充相关的内容(标题,作者名,正文等)提交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