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约之间——历史 | 赵中辉
两约之间(续)
“两约之间”的这一段时期,是从旧约的正典之末开始的。兹分三方面来论:
一、历史方面
为了重新复习历史,最好我们是看一看旧约末后时代的波斯整个时期。此一时期是从波斯的初王古列算起,即主前538年,直到亚达薛西王死后为止,即主前424年。古列王不但记载在旧约中,历代志下,以斯拉记,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都提到他,就是希腊人对他也是熟知的。他因于主前538年征服巴比伦而闻名四海,使他成为当时古代世界的唯一统治者。在犹太人的历史中,古列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对犹太人采取宽大政策,所以容许他们回归帕勒斯坦,重建久已毁坏的文明。由于古列的仁慈,圣殿的崇拜得以恢复,以前被尼布甲尼撒所掳去的圣器,于今都归还给犹太人。
在被掳时期,犹太人的房屋田园均皆荒芜,百废待举,首先他们的房屋得以重整,继而圣殿得以再建。复员计划开始于主前536年,于廿年后重建完成。但于此期间,从北方来的撒玛利亚人以及邻近诸族和过境的军旅受到许多的阻扰。
肯白西(古列之子)则远不如其父,他是一个愚昧、狂傲和残忍的人。于主前522年死去,由大利乌继位,他把波斯帝国分为廿个行省。犹太人在大利乌的治理下得享太平,但国势日衰,民族气氛逐渐消沉。所以当时需要哈该于撒迦利亚的预言信息重新振发他们的爱国热忱。以斯拉记第六章第十六节描写到百姓因建殿完成而欢欣,但想到从前所罗门所建圣殿之威容,和目前所重建的圣殿一比,相形之下他们庆祝的心情就不得不受到限制,大有今昔不同之感。于主后486年大利乌于人类历史中最为决定性的战争中败北身亡;那就是历史中所记载的马拉孙战役,于此希腊将军麦提底的大兵打败了波斯的军队。
大利乌的长子亚哈随鲁于主前485年登极,廿年后被暗杀。他的儿子亚达薛西继续他作王,他受到以斯拉的感化,准许尚在巴比伦的犹太余民回归巴勒斯坦。以斯拉与尼希米重建并治理耶路撒冷,此时全国上下,一致倾心于摩西的律法。诸先知连同玛拉基逐渐退场,直到新约的施洗约翰。犹太的宗教结果成为表面化,精神已失,所存的只不过是些礼节和形式的外壳而已。亚达薛西王于主前424年驾崩,国中太平四十年。亚达薛西死后,波斯帝国开始逐渐分裂,因为国内已经有了道德和政治的腐败。
希腊的亚利山大大帝,于主前331年的亚比拉战役中打败了波斯的军旅,于是他的势力就扩张到希腊本土以外延及小亚细亚,于是希腊时期由此开始。亚利山大大帝是亚里斯多德的学生,所以他要把希腊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在凡他所征服的地区。此举即历史中所说的“希腊化(Hellenization)。亚利山大虽治理了希腊,小亚细亚与埃及仍嫌不足,他还野心勃勃,欲征服印度,但他的军队拒绝前进。不久以后他因醉酒而死,死时年仅卅三岁。
亚利山大有两个政策:征服与合并。亚利山大虽然是个纠纠武夫,能争善战,但他如古列一样,对所有被他征服的国家,都存着一种宽仁大度的精神。他对犹太历史是有显著意义的,就是他在两项伟大的运动上负有相当责任,这两大运动为未来的福音预备了道路;犹太人的分散,和希腊文化在古代近东人民中的传播。
亚利山大死后,希腊大帝国为他的五员大将瓜分:一是西流古(Seleucus)接收了巴比伦;二是帕拉米拉基(Ptolemy Lagi)分得埃及;三是安提古那(Antigonus)占领了弗吕迦;四是里西马古(Lysmachus)承继了脱瑞斯(Thrace)(古国名,即希腊之西部)与土耳其之东部地方与比推尼;五是卡森得(Cassander)占据了希腊与马其顿。后三者对于圣经历史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重要性。西流古后来又把叙利亚与腓尼基加入了他的版图,而帕拉米·拉基把巴勒斯坦合并给埃及。区区的犹大国正夹处于两大强邻之间,因此常作二者的战场。
帕拉米、拉基虽是一员武将,但他也特别关心文化。亚利山大利亚(城名在北非)的最大古图书馆,主要是由他负责与兴建的,后来由他的儿子帕拉米·腓拉底弗(Ptolemy Philadelphus)完成。在此时期内,在亚利山大利亚犹大与希腊的文化有了顺利的接触,由于此项合流的结果,经过好几个世纪,该两大文化颇为盛行。帕拉米三世(Ptolemy)是一个战士,对艺术与文化并不热心,但正如他的前辈父王一样,对在埃及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待遇颇宽。在埃及王朝前三王的治理之下,可以说是犹太人的黄金时代,因为那时正值国中太平,繁荣与进步。
在叙利亚的西流古王朝对于埃及的统治巴勒斯坦生出嫉妒,遂于主前198年经过数次的冲突之后,埃及的帕拉米王朝便失掉了巴勒斯坦而为西流古王朝占领。于是巴勒斯坦受安提欧克大帝(Antiochus the Great)的统治,在此时期内,构成犹太历史中最受压迫的一段时期。西流古王朝却短命崩溃,因为在西部有强大势力为邻,(即罗马)给它事来了压力。于特摩派力战役中,罗马的军旅战胜了叙利亚军,复于主前190年叙利亚又在麦格尼西亚被打败了,安提欧克被迫付出一笔庞大的赔款给罗马,因为走头无路,为了付出这笔赔款,遂夺取了犹太圣殿的金库。
主前175年,安提欧克大帝之子克提欧克四世登极为西流古王朝的元首。安提欧克第四自称为“伊比蕃尼(意即聪慧者),他对此时期迫害犹太人要负完全的责任。他对犹太人所加的虐待,有时出于反复无定,有时是出于奇癖怪行;总而言之,他对待他们是普遍地荒唐残暴,强迫他们接纳希腊的文化与宗教。在安提欧克第四登位以前,犹太人跟他们的统治者颇能和平共处。但如今安提欧克想侵犯他们的思想自由,强迫他们接受希腊的宗教,于是舆论哗然,群起反抗,起初是出于被动,后来各地的犹太人自动起来叛变。
主前168年,有一位信仰纯正又十分敬虔的犹太老祭司,名叫玛他提亚(Mattathia),为逃避叙利亚王安提欧克的迫害,遂率五子退居于摩颠(Modin)地方。虽在此仅距耶路撒冷五里的穷乡僻壤之处,希腊文化推行指导员仍逼迫他执行异邦希腊宗教的礼仪。他予以拒绝,在盛怒之下遂杀死此希腊文化推行员和一个卖国的犹太人,犹太独立战争(或称玛克比叛)于是爆发。他们逃离了摩颠,进入山区,召聚义勇的犹太人加入战争(此时有哈西典敬虔派加入战争),反抗安提欧克并抢劫不忠贞的犹太民区。叛端启后不久,玛他提亚死去(主前166年),领导权由其第三子玛克比犹大(Judas Maccabee)继之。所谓“玛克比叛变”(Maccabaean revolt)即由此得名。“玛克比”即“铁锤者”之意。
在玛克比领导下的义举,实为叛变,继而发展至大规模的全面战争,而且战事顺利所向无敌。在以马忤斯玛克比击败了叙利亚的军队,又在希伯仑和耶路撒冷之间东部的山区,连获胜捷。后卒克服了耶路撒冷,在主前165年圣殿重得洁净,行奉献之礼。翌年安提欧克死去,犹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安提欧克在阵地的后继者里西亚向玛克比提出具有条件的谈和,但遭玛克比的拒绝,誓言非完全获得犹太人的自由,战争决不能停止。主前160年于亚得撒一次战役中,玛克比不幸被杀身亡。
到此时玛克比运动的历史,演进颇为复杂,约拿单(玛他提亚的另外一子)继承其兄玛克比犹大抗战。但由于内部的阴谋与变节,约拿单继位不果,反遭逮捕。领导权遂落在其弟西门身上。他在主前142年宣布犹太独立,并以排除叙利亚人在巴勒斯坦的势力证诸国人。于主前135年西门为其亲婿暗杀欲夺其位,为犹太人获得独立自由的这个功劳还是归给西门。
犹太独立时期是从西门开始,直到罗马将军庞培(Pompey)在主前63年进入耶路撒冷为止。西门死时,其三子海卡奴约翰(John Hyreanus)就大祭司职,掌握军政大权于己身。为欲求得犹大政治上的独立,海卡奴遂向罗马求定盟约,但当时罗马国在格雷其治下,忙于内政,无暇顾及外交,遂遭拒绝,海卡奴死后,玛克比王朝开始迅速的衷颓。此时法利赛党与撒督该党开始活动,势力渐大,采取观望政策,看哪一方面得胜便从中渔利,以求巩固自己的地位。
海卡奴之子詹尼斯(Jannaeus)因特别恨恶法利赛派,遂征用外国的军队杀死六千犹太人。如此犹大复陷于内战中,六年之内共有五万犹太人死亡。由于互相攻击、残杀、阴谋与党同伐异,非但陷全国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王朝家室亦蒙受其害。结果双方求诉于庞培来调处纠纷。庞培果然来了,大军进入耶路撒冷以后即杀死一万二千犹太人。于是玛克比王朝至此倾废;玛克比犹大之火热精神亦随之消沉,犹太的独立运动遂告瓦解,犹大一变而为罗帝国的属国,为外国的驻军占领。巴勒斯坦受政治上的捆绑有二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