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成功所引发的失败

Andy lee 短书集 2019-12-11

第443篇,与你比肩辽阔之地





每一天,历史都在发生着。


按照目前生活方式及记录方式,“历史”作为一个名词来使用时,我们总算可以大胆一点地说-----当下的历史已经在最大程度的被记录并尽可能的不遗失。但历史终归是属于记忆的残留作品。如果当人们选择性记忆时,历史记录的千疮百孔依然还在。这种对历史叙述的认识,来自这本《BBC世界史》阅读之后的感受。


在“面对自己的历史”与“面对人类的历史”这种不同视角的历史叙述时,后者的难度超乎我们已有的认知。我们总想在历史叙述中尽可能完整的记述人类的过往,但现实的问题在于,在“有史记录以来”之前,人类的历史及世界的历史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地带。即便从有史记录以来,人类的有文字历史也不过数千年的时间,但若是想纤毫毕现的展示人类所经历的种种,恐怕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会惊奇的发现,随着每一天时间的推移,人类需要知道和记忆的内容是以指数级别的增量发生着。虽然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使用率还是处在一个极其低下的水平。可是接踵而来的知识和记忆,已经让我们足够头痛了。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找到叙述人类故事的方法呢?我想可能几乎没有更好的方法,而只有不断努力的尝试。安德鲁·玛尔的这本《BBC世界史》显然是人类努力尝试的结果之一。




面对历史,每一个人都是有话要说的。我们之所以重视历史,也是非常想清楚地探讨有关于人的三个终极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地球的认知,也不过是近几百年才发生的事。在那之前,尽管历史书中曾记载了许多人对世界的有关观点和认知,但是那些观点和知识无疑都充满着错误和误解。但当下的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正是基于这些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修正的错误和误解中才逐步积累起来的。而阅读安德鲁·玛尔的《BBC世界史》的难点在于:读者是否清晰的知道有关“世界”这个概念。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样的提问简直是愚蠢至极。可是我还是要做这样的提问。如果作为读者的前提是“世界”及“人类”这样的概念和定义有明显无知和偏见的,那么安德鲁·玛尔的《BBC世界史》无疑会让这样的读者认为是疯言诳语的总集成。这一点,就像当年把布鲁诺绑上火刑柱的那帮人是一样的。那些自认为正确的人也同样确凿地认为只有自己的见解才是世间唯一可信奉的真理。而布鲁诺的妖言只能惑众。


斗转星移,风云变幻。许多人生在这世上,他们除了认为眼前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之外,对于世界的其他说法只会嗤之以鼻和不置可否。即便科技领先的今日,知道这个宽广世界的人又能有几人呢!


阅读世界史的难度不但存在于个人的视野,也同时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讲,世界----这个词汇的打开都几乎要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初步完成,更遑论对于世界的深入了解,这条路可能还要花费几代人再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做到。就这一点,我想还是有阐述的必要的。


在安德鲁·玛尔的《BBC世界史》中记述人类的史前故事时,读者往往会忽略在讲述人类自非洲诞生及走出非洲的历程是以百万年的时间周期为计算基数的。这种时间跨度非常的模糊,但也只能这样记述了。即便是有史以来的文明,我们现在能知道的内容其实都非常可怜。更多的内容除了用实物证明之外,多半还有赖于我们的想象去填补那些明显的缝隙。有关世界史的叙述,在纵向与横向的交错之中,读者都会发现自己的历史与其他人的历史的同异之处,但如果将自己的认知牢牢锁定在自身历史的范围内,那么这本《BBC世界史》不读也罢!




在《短书集》中我会非常推崇一句话:与你一起抵达辽阔之地。这句话在2018年被修改为:与你比肩辽阔之地。但同时我也深知,与另一人肩并肩的观看遥远的辽阔之地,只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梦想。但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作者非常明确告知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有了“希望"这个词汇。这一点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最要的那句话同出一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五个字:等待和希望。这种对于能够“比肩”的说法,我更寄希望是通过阅读安德鲁·玛尔的《BBC世界史》这样的著述来完成的。至少在知识传播如此发达的现在,找一个视野更为广阔的人相对会变得容易的多。


阅读这本《BBC世界史》就是与安德鲁·玛尔一起肩并肩的观看这个辽阔的世界,听他说说他所知道的故事和玩笑。


当鲁思梯谦在监狱里听完对面这个男人亲口讲述的疯狂故事之后,我们无法得知鲁思梯谦是怎样的一副表情。我们只知道鲁思梯谦不但成为一个忠实听众,而且还做了一遍笔录。这份笔录就是《马可波罗游记》。我相信鲁思梯谦在遇到马可波罗之后一定会坚定的相信,在更为遥远的东方真实存在着一块幅员辽阔的土地,在那里遍地都是财富与幸福。那个东方再也不是传说与传闻了。毕竟这狱友所讲述的内容,绝不是依靠想象和吹嘘才能制造出来的。


我们在遇到这本《BBC世界史》之后,大可不必像鲁思梯谦一样惊愕的连下巴都合不拢。至少这个世界的宏大性我们多少是知道一点。那么就可以顺着安德鲁·玛尔所讲述的内容一路听下去,看看这个世界是如何在文字中一点点铺陈在我们面前。尽管有些内容是陌生的。可这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拼图中的一部分。


也是通过安德鲁·玛尔的叙述,我们大致是可以了解以下内容的:


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塑造周围的世界,这使我们逐渐成为这颗星球的主宰,纵然今天我们已经为地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但如同我们曾经克服挑战、渡过难关一样,科技能力使我们仍然具有足够的信心;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在政治上的表现就逊色得多,总像一个醉汉一样左右摇摆。因此,本书既是一曲我们现代智人聪明才智的欢乐颂,也是一部我们现代智人政治愚行的启示录。只有认清人类境况的这种二律背反状态,我们才能警醒那些由成功引起的失败,重新调整眼前的方向。


掌握“和而不同”与“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这两句的内涵是阅读此类书籍的前置条件,若不具备,这一类的书无疑是在给读者平添了许多忧虑人类命运的负担。因为,纵观安德鲁·玛尔在书中给予的提示,我们对于思想的警惕远远大于对于认识世界的努力。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性中不可知的那一部分。也或许,《BBC世界史》可以渐渐的抵消这部分人性中畏惧成份。因为不论我们怎样的躲避,这个世界都是越来越清晰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躲都躲不了。


参考阅读:《你我各自看书去》讲述《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这世上有一半的人永远也不知道另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真理都在千百年前被说尽了,而试图打破次元壁,试图充当桥梁的人,却会被嘲笑。就像爬出洞穴的那个人,说破嘴也无法让洞穴里的人相信真实世界的存在。  


——拉伯雷 《巨人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