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究竟指的是什么?

2018-01-17 好书都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所谓“十恶”,是一个在古代传统社会,在广大民间影响甚广的一项刑法专门制度。其中的“十恶不赦”更成了广为流传的一句成语。


具体地说,“十恶”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把“十恶”置于法典的第一篇,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以增加法律的威慑力。《唐律•名例》疏议即载:“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唐律中的十恶规定具体是:


谋反:谓谋危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


谋大逆:指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


谋叛:谓背国从伪,指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


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


大不敬:指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印玺、调配御药误违原方、御膳误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


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门户、分异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为父母尊长服丧不如礼等不孝行为;


不睦:指谋杀或卖五服(缌麻)以内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


不义:指杀本管上司、受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


内乱:指奸小功以上亲属等乱伦行为。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十恶”,源起于西汉。正如《唐律疏议》所言:“事类有十,故称十恶。然汉制九章,虽并湮没,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原夫厥初,盖起诸汉。”这就是说,西汉时期所谓的“不道、不敬”等犯罪,就是十恶的萌芽。


及至曹魏统治时期,有关大逆不道、不敬之罪的立法继续沿袭下来,但比之汉朝有所改进和发展。根据《晋书•刑法志》记载:“(魏律)改贼律,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至于谋反大逆,夷其三族……不在律令,所以严绝恶迹也。”


到了两晋时期,关于大逆不道的立法,又进一步缩小了处罚的范围。《晋律•刑法志》载:“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除谋反适养母出女嫁皆不复还坐父母弃市。”同时强调加重对违反封建礼教的处罚。其时,张裴注《晋律》,对大逆不道、不敬等罪名又在理论上加以阐述。


到了《北齐律》中,首次规定的“重罪十条”标志着“十恶”的初步形成。《隋书•刑法志》载:“北齐……又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此重罪十条,都关系到君主权力地位和封建政权的最高利益,所以传统刑律将此类犯罪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以维护皇帝专制制度。但是,北周修订法律时,曾一度删去了“十条重罪”,“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之罪”。其实也只是从形式上取消了其名目。南朝梁、陈的法律基本上与北周相同。


据《隋书•刑法志》讲:隋开皇定律时,正式于法律上确立了“十恶”之目,“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据《唐律疏议•名例》载:唐律中关于十恶的立法,全部继承了隋律的内容,所谓“仍遵开皇,无所损益”。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律典中的十恶,起源于西汉,形成于北齐,至隋唐律中则达到完备阶段。



比较隋唐时期的“十恶”与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可以看出,在隋唐时期,加重了对危害皇权统治行为的处罚。北齐律中的“反逆”“大逆”“叛”,在唐律中修改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所谓“将有逆心而有害于君父者”,就是将要产生反对皇帝的动机,并不是已有反对皇帝的行动,就构成了犯罪,实质上只是犯意的表示或预备行为,从而加大了对危害皇权统治行为的防范。同时,隋、唐律中删去“降”罪,而增加“不睦”罪,说明其时加重了对封建家庭伦理关系的保护。


在唐律中,对十恶所规定的刑罚,比其他一般犯罪的刑罚严厉很多,谋反、谋大逆、谋叛,不仅犯罪者本人要处以死刑,其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等亲属也要缘坐受罚,有的也要被处以死刑。而且,有的还关系到罪与非罪的问题。同时,根据唐朝法律规定,犯有十恶重罪的,不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得享有法律所规定的赦免刑罚的优待方法。唐律规定,凡犯有“十恶”重罪的,不得享有“议”“请”等。


图源:网络

编辑:刘晶



相关推荐

↑ 点击图片享购书优惠 ↑

《传统司法的智慧》

作者:赵晓耕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案例多选自正史,间或采自类书、诗歌选集和古代判例集,近代案例。除却史书、档案外,还特意选取了当时报刊的相关报道,以使内容充实,富有真实感,增加可读性。书中案例经过各种戏曲、小说的反复演绎,其中的忠孝节义、爱恨情仇,本是人人耳熟能详,但作者力求独辟蹊径,掀起“戏说”的盖头,还原案件的真实面貌。



欢迎各位爱书的朋友


踊跃在文末点赞及留言


我们将不定期选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费赠送一本图书



无论你是否爱过,赞都先点一个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