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商会探索】商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2017-06-06 天津市阀门泵业商会



【商会探索】商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历史上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最具历史进步意义的一场革命,之所以流血不多,成为一场低成本高效率的革命,主要得力于各地商会的参与、调控与斡旋。另外,商会在抗战中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无论是在敌占区还是在敌后,各地商会都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前方以巨大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

商会很快就被解散替代了,但各地商会对新生的共和国有三大贡献值得一提,一是为恢复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支持共产党政府的正常运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在抗美援朝中捐款捐物贡献巨大;三是帮助政府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个改造结束了,商会的历史使命也就终结了。

 

1953年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央政府主管的“中国民间商会”,即后来的“全国工商联”,为省部级单位,设有党组,省市县都有对应的机构,从此商会失去了独立自治的民间法人社团性质,到“文革”期间,这个组织也被解散了。

 

改革开放后

工商联恢复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民营经济的崛起,政府放开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允许成立经济类、慈善类和社会福利类型的社会组织,所以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等陆续成立。

 

近几年

又放开了地级市成立异地商会的限制,目前异地商会办得最为活跃和最具实效的是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省市,已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与利益诉求集团。

 


其实商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帮会,是企业之间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做大做强的民间组织。它是政府的帮手,也是政府的对手,可以帮助政府管理协调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向政府争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扶持政策。


但是商会不能仅仅只关心自己的企业发展,关心自身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些慈善事业,还要有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

 

中国特色商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林拓认为,现代商会的诞生根植于国家特色,具有不同的基因及其特质。


100多年前,中国商会在成立之初的核心追求就是“民族富强与抗争的使命担当”,因而自诞生之日起就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在应对金融市场动荡、收回关税自主权等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体现了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经济活力的充分释放与区域转型发展,在助推大国经济体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国商会内生于文化传统与群众实践、根植于社会形态与经济形态、着眼于市场经济与企业人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共同成长,成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现在正是商会发展的大好时机,但仍需注意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商会制度的改革、商会立法、商会建设等诸多问题。商会应当“回归本性”,同时商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倒逼政府某些职能的转变。当前商会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商会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当前来看,商会组织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工商联、行业协会和贸促会系统的商会组织较为活跃且影响力较大,而民间商会则在东南沿海等地区较为活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较为明显。这也与商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商会作用发挥不够、管理关系不顺畅等诸多因素相关。我们必须承认,商会、工会、政府之间存在互动博弈的关系,商会的协调功能机制应当更好地发挥作用。

 

永远不可忽视的是,商会的核心成员是企业家,这是一个最具基本共识也是最务实的群体和阶层,由他们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是最有成效的,它比知识界和知识分子更具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会渗透力和延展力。商会在助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但是近代中国经济的领航者和牵引者,也一直是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社会和谐与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