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悟石书院】父亲节赏古人笔下的38个"父",颂父之美德!

2017-06-18 中科国腾CASGTVAC


▲商·殷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

▲周·(木土犬)驭觥盖

《汝坟贫女》

梅尧臣(北宋)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周·散氏盘铭文·散氏盘铭文

▲周·四十二年逑鼎乙

▲元·赵孟俯·六体千字文


 《好了歌》

  曹雪芹(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清·邓石如·张子西铭

▲汉·曹全碑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汉·张迁碑

▲马王堆帛书

▲鲜于璜碑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三国·皇象

▲元·赵孟俯·六体千字文

▲张猛龙碑


▲始平公造像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晋·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隋·董美人墓志·董美人墓志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唐·欧阳询·皇甫诞碑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元·康里巎巎

▲元·赵孟俯·仇锷墓志铭

▲晋·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唐·李邕·李思训碑

▲唐·欧阳询·千宇文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宋·祝枝山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宋·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

▲元·赵孟俯·秋兴赋

▲明·董其昌·自题临古

▲明·文徵明·午门朝见诗

▲唐·怀素·自叙帖

▲唐·孙过庭·书谱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元·赵孟俯·六体千字文

▲明·沈粲·千字文

▲清·何绍基

▲清·弘历·草书千字文


▲现代·启功

▲现代·毛泽东

要比父亲哪家帅,最是挥毫泼墨时

书法,作为中国的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已传承两千多年,兴盛不败。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有诸多“父子书法家”更为中国书法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在父亲节,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书法史上的父亲书法家和他们培养的书法家儿子们!


一、东晋“二王”

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父亲: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子王献之,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合称“二王”。王羲之书法如下:


儿子: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书法如下:



二、“大小欧阳”

父亲欧阳询&儿子欧阳通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湖南人,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书法完美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严谨工整,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被称“唐人楷书第一”。书法如下:

儿子: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工楷书,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等,欧阳通工于楷,尽得父法。晚年颇有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犀象骨做管。书法如下:



三、盛唐二主

父亲唐太宗&儿子唐高宗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高祖要渊次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书法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钟意于王羲之。善行草,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书法如下:

儿子: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本人善书法。书法如下:



四、北宋“大小米”

父亲米芾&儿子米友仁


父亲: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书法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他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作品酣畅淋漓。代表作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等。书法如下:

儿子:米友仁,北宋书法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书法如下:



五、北宋“三苏”

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书法如下:

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书法如下:

儿子: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书法如下:



六、文徵明父子

父亲文徵明&儿子文彭、文嘉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书法

文彭书法

文嘉书法



七、赵氏父子

父亲赵孟頫&儿子赵雍


父亲:赵孟頫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元封魏国公,谥文敏。精通音乐,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书法如下:

儿子:赵雍,字仲穆,赵孟頫之子。生年不详,约卒于1360年,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绘画有父风,兼工书法,真、行、草书承家学,其书有“精妙”之称。书法如下:




八、宋徽宗父子

父亲赵佶&儿子赵构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赵佶书法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赵构书法



九、大清“二梁”

父亲梁诗正&儿子粱同书


父亲: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著有《矢音集》。其子粱同书亦是大书法家。书法如下:

儿子:梁同书 (1723~1815),字元颖,系大清名臣梁诗正之子。博学多闻,尤以书法驰誉,梁同书擅长行楷,最初学习颜、柳笔法,中年则用米芾之法,晚年人变化自然之境,负盛名60年而不衰,求字者络绎不绝。他喜用长锋软毫,蘸墨饱满,运笔快速,并认为锋长则灵,软毫则遒,墨饱则腴,笔快则意出。梁同书书风娴熟,字体俊迈洒脱,不假修饰而自有一种娟秀之态。书法如下:



十、傅山父子

父亲傅山&儿子傅眉


傅山,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

傅山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傅山书法

傅眉书法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

微信号:casgt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