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悟石书院】书到今生读已迟,黄庭坚禅书一体的破与立!

2018-01-30 柯瑛 中科国腾CASGTVAC

功成事遂人间世

欲梦槐安向此游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还是一位孝子。在他一生中,曾发生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春渚纪闻》卷一记载:

黄庭坚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庭坚贬谪涪陵的时候,还曾经梦到过这位女子,向他亲口叙述前世的经历。她自称经常念诵道家经典,只愿再生变为男子,而且要变成一位名扬天下的男子。显然,她的愿望实现了。


从小爱吃芹菜炒面


从小以来,黄庭坚就不知为什么,很喜欢吃芹菜炒面,而且常作同样的一个梦,就是到乡下的一间小茅屋去,那里会有一位老婆婆,很殷勤地招待他吃芹菜炒面,这件事常使他大惑不解。

某年,中举后的黄庭坚,被派去作县官。有一天中午午睡时,又作了跟以前相同的梦,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所作的梦,看得很清楚,是由本县县城出去的,所经的路线,记忆格外分明。进入那间小茅屋时,仍然看到自己最爱的芹菜炒面,在老婆婆殷勤招待下,一口气吃下三大碗,正在品味着犹留在口中的芹菜味时,突然梦醒了。


寻梦去吃面


黄庭坚很肯定,今天中午没有吃过芹菜,那为什么会有这股芹菜的香味呢?是梦呢?还是真的?左思右想实在不得其解,既然通往小茅屋的路线记得很清楚,干脆下午请个假,以探个究竟。

循着梦中的路线,很容易地就找到了前往小茅屋的路,不仅路很熟,甚至前面还没到的路景,叉路、小桥等等,均能了如指掌。最后出现的小茅屋,与梦中所见的,完全相同。

敲门后应声而来开门的,正是梦中招待黄庭坚吃芹菜炒面的那位老婆婆,甚至刚才在梦中自己来吃掉的那三碗芹菜炒面,仍摆在屋中的一处供桌上。

黄庭坚请教这位老婆婆说:「供桌上的三碗芹菜炒面,是在拜什么人?」

老婆婆回答说:「今天是我的女儿去世二十五周年的忌日,每年在她的忌日,我都会炒了三碗她生前最爱吃的芹菜炒面,来当作祭品,今年我也没例外。」

「您女儿去世那么久了,为什么您老人家仍旧还在祭拜她呢?」黄庭坚很好奇地问着。

「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老婆婆说:「我女儿生前不肯结婚,只爱吃素拜佛,天天诵一本叫《金刚经》,在三十岁那年她就死了。


前世今生轮回


在临死之前,她告诉我说:『二十五年后,她会再回来陪我度过晚年。』她真爱说笑话,人死了就是死了,怎能再回来呢?若她说的话真的有灵信,今天就是她死后满二十五周年了,现在也该回来啦!怎么到现在都没看到她半个人影呢?」

黄庭坚再请问:「您女儿生前有没有留下什么遗物?」

「她留有一个木箱子,说她二十五年后会回来开这一个箱子,我也宁愿信其有,所以把它保存得很好。」

老婆婆顺手拉开女儿生前卧室的门帘,箱子就放在她生前的卧室里,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的黄庭坚,似乎前世的情景,一幕一幕如电视的连续剧,历历分明地演过一遍。老婆婆仍继续说着:「开这箱子的钥匙不知放在那里,所以我也不知道里面放些什么东西?」

黄庭坚顺手拿了一把椅子,垫在脚下,右手沿着屋上的第三根梁柱摸去,随即找到了开木箱用的钥匙。

木箱子打开了,最上面是一本手抄的《金刚经》,《金刚经》底下,压着一篇已经写好的文章,打开一看,黄庭坚楞在原地好久好久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一篇文章,正是与他中举时所写的那篇文章,无一字差错。

黄庭坚把前世的母亲,迎回官府奉养,犹如对今世母亲一样的孝顺。


前世已读书,今世不太迟


后来,黄庭坚在府衙后园植了一便片竹林,并建了一间凉亭,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庭坚的石碑刻像,他自已在刻像上,题了文说: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这个文的意思是说:自己好像是出家的和尚,但却留着头发;自己看起来像俗家子弟,但思想却脱离凡尘;我在梦中作了比梦还奇异的梦,我已体会到自己除了身体以外,还有灵魂存在。)

这是他自己发现他的前世之后所写下的感想。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笔者很喜欢他的“祭妹文”)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的大文学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噎读了很多书了,如果这一世才开始读,噎太晚了。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中国书法的两个高峰期:晋、唐,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的典范作品和杰出的书法名家。

王羲之温文尔雅的魏晋风度,是那么稳定地统治着书法王国并为一代代书家所顶礼膜拜、倾心向往。然而,当年轻而雄心勃勃的黄庭坚刚刚登上书法领地时,他看到的是宋代书法的一片混乱的节奏:以李建中、蔡襄为代表的传统派,高喊着承唐继晋,以恪守古风而自得;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创新派则举起尚意抒情的大旗,独辟蹊径,力图开创书法领域的新局面。

宋代书坛上的传统与创新两大派别之间的对垒特别是作为宋代书法主流的尚意书风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这种现象,对于创造欲极强的黄庭坚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诱惑——他意识到,在这片艺术土地上他可以驰骋纵横,大有作为。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或许是由于师承关系,或许也由于他与苏东坡之间在书法上有着一点相通的“灵犀”,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东坡一边,并以尚意书风阵营的一员主将的战斗姿态和卓绝艺术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遗产。同时,更由于他在宗教方面的深湛修养,使他的书风即便在尚意阵营中也独树一帜、而与苏东坡等人区别开来。

如果说东坡书法中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无为而治、大味必淡的老、庄色彩的话;那么黄庭坚的书法,则由于其禅宗造诣精深的先决条件,而显示出浓烈的见性成佛、机锋迅捷的佛家三昧。在共奉尚意抒情为准绳的前提下,两位大师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黄庭坚书法的追求是惊世骇俗的。他的以纵代敛、以散寓整、以欹带平、以锐兼钝,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违于晋唐楷则。结构着意于倾斜而不失平衡,用笔锋利爽截而富于弹性,这种意气风发的格调,是儒雅的晋人和敦厚的唐人所不屑为也不敢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背叛”比苏东坡更甚。所谓“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

黄庭坚曾经自称是“菩提坊里病维摩”,对佛教禅宗的义理有很精深的造诣。在书法上,我以为也颇能见出他那面壁十年、一心修持的达摩精神。

清人笪重光有云:“涪翁精于禅说,发为笔墨,如散僧入圣,无裘马轻肥气,视海岳眉山别立风格。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品评山谷书风,此可谓曲尽其妙。

褚遂良的美女婵娟是仕女气;颜真卿的冠冕垂笏是庙堂气;赵孟頫的丰腴艳润则有似笪重光所云的裘马轻肥气。黄山谷给后人是个什么印象?“散僧入圣”。僧者,素食故瘦羸也;僧而散,则清癯之外复有一种潇洒气度。

我们据此便可以把握山谷书风的基本特征:一、瘦:笔画锐利,老僧之形;二、散:结构跌宕,洒脱自如。

于此看来,笪重光此评堪称简明扼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笪重光认为黄山谷的书风根源于他的“精于禅说”褚、颜、赵等书法是没有宗教气氛的。即便带有宗教气息,倘若只指泛泛的佛教而不落实到禅宗这一点上,也还不能算是揭示出山谷书之真谛;仅仅是“僧”还失之笼统;只有僧而“散”,静心苦修的老衲忽然顿悟而呵佛骂祖起来,这才是禅家的面目。对黄山谷的书法,不论是笔墨技巧还是基本风格,均可作如是观。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黄庭坚的行书与草书相比,行书多用侧笔,结构中宫紧缩而四维开张,人称“辐射体”,顿挫明显,节奏感强。草书则纵横使转,矫若游龙,而结体长扁宽狭、变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最能见出他的才气横溢。

但不管体格如何变幻,其瘦削与欹侧的特征是一以始终的。他从不用浓墨肥笔,也不取宽厚端肃,总是在细劲强健的线条纵横中;在空间布白的占领中;在挥毫疾迟快慢的速度变化中;显示出自己精美绝伦的技巧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抒情意趣。这一点,用笔丰满墨色浓重的苏东坡书和笔法紧凑顿挫内敛的米元章书都是不具备的。

山谷的“禅书”,不但在精神上独步一时,即便在形貌上也迥然有异于众家;从而以其独特的书法观、独特的线条表现、独特的空间占领、特别是那独到的禅味,在众多的大师中冲开一重天地,“直达如来境”了。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乏遁迹空门的书法大家。六朝的智永和尚号为右军后裔,其楷书也确乎是大王衣钵;唐僧怀素为一代草书大匠,在艺术上也堪称是出类拔萃;宋代佛印、参寥、言法华、南禅师等高僧,据记载都擅长书法,至明清则此道中人更多。但以他们的作品与黄庭坚的“禅书”相比较,则这些宗教书家是以僧人的身份作尘世书,在他们书风中是很少宗教气息的。

黄山谷参禅而终未寄迹佛槛,而他的书风却禅气十足,倒可称为是以凡人而作佛相书,这种对应的现象是颇足发人深省的。可见书法之有无宗教气息,并不在于作书人的身份;而取决于书法中显示出的艺术精神。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下同)

禅而为书,与宋代士大夫阶级参禅耽道的社会风气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宋前禅宗并不发达,且文士也未与宗教结合得如此紧密;故宋前书家缺乏禅书一体的客观条件。至元以后,则禅学的风行和廓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本身的特征淡化,缺乏宋时禅宗那种纯粹的风度;也使文化艺术之与禅接近显得特色不明。相形之下,宋代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时代。

宋四家中如苏东坡、米元章都曾经试图在书风中渗入禅意,但又限于其本身的艺术条件而未获大的成功。黄庭坚正是在这时脱颖而出,以其近于禅意的审美趣味、艺术体格与对禅学的深湛造诣,在书法领域里自成一军,构成了特征明显的“禅书”。

这种成功,无论是晋唐、元明书家还是同时代的各位大师如苏、米等,都是望尘莫及的。也正因如此,黄庭坚的“禅书”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特别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
微信号:casgt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