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悟石记忆】永远不要忘记“两弹元勋

2018-02-20 中科国腾CASGTVAC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两弹元勋”,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是初中课本里就讲过的知识点,每个人应该都知道其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大多数人可能听说过他们当时“很艰苦”,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艰苦”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了去感受这两个字的力量,央视记者在春节前夕走进了“两弹”的诞生地——“三线”建设时的902基地,现在的“两弹城”,多位我国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曾在这里工作过。

△902基地院部旧址 现被称作“两弹城”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而在这里,“艰苦”并不是这段历史的重点,它背后从未被条件限制的“想象力”才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55ieg7s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戈壁滩到山沟沟,算人间天堂了

90岁的雷开学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到这里之后的感受,他说,坐了几天的闷罐火车到了这里,车门才打开一道缝的时候,他就乐了。

“山真绿,好多的树,而且,这里海拔低,可以把米饭煮熟。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天天生活在敌人定点清除的威胁下了。”

△央视记者吴杰采访90岁的雷开学老人

902基地是从青海的戈壁滩上搬来的,和那里比,四川省梓潼县的山沟沟,算人间天堂了。没有任何抱怨,这里的人带着积极和乐观,做着最苦最难的事。

“靠山,隐蔽,分散,进洞,远看像村镇,近看像民房,大家要从附近的村镇里坐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凑到一起开一场协调会”……这并不能称作是体面的生活。强大的民族,除非是科研条件迫切需要,是不会让科学家藏在山沟里工作,过着一边做研究一边过种菜挑粪的日子的。而正是怀着“强我中华”的渴望,一群世界级的科学家才会甘愿待在这里。

△902基地的厂房和实验室在青山环抱中

△生活条件艰苦的科研人员家属

邓稼先手稿:“明天我要做一个小手术”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旧居,就在这里。

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从摆设上,实在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有一对沙发,一部电话,一台手摇计算机。

△邓稼先曾在“两弹城”使用的办公室

还好,墙上这些邓稼先手写的字条,值得我们驻足留意。

“明天我要做一个手术”,思前想后,邓稼先在手术前,加了一个“小”。他不想让大家担心,但那时的他,已经罹患直肠癌晚期,工作人员说,他的血小板几乎完全丧失,体内不停出血,用年轻人能理解的话说,他的生命值一直在减少。

上面是另一张邓稼先的手稿,里面对病情也只说了一句话,“今天我打了化疗,打完挺不舒服的”。可能这是记者见到的,这位科学大家第一次,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病痛。而其他时间,他说的依旧只有工作。

因为他们 中国才有现在的模样

在上面这份邓稼先的手稿中,提到了“星球大战”,即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电磁轨道”应该指当时提出的电磁轨道发射技术。有人说,这是个对西方世界都有着“幻想”意味的科学发展规划;有人说,这个计划订得太高远,让当时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都望尘莫及。而邓稼先那一辈科学家,拿着一年仅有9000万的科研经费,却要跟踪这样一个高深的科技规划。

就在邓稼先写下这篇手稿的同一年,同样在这个山沟里的研究院工作的另一位科学大家——王淦昌和另外三位科学家共同向党中央上书,要制定中国自己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今天,我们把它叫做863计划。

我们能看到的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大型运载火箭,核聚变试验装置等大国重器,就是这份计划的产物。

△核聚变试验装置“聚龙一号”试验时发出的电光

贫穷,并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力;贫穷,没有限制他们殚精竭虑为未来布局的战略眼光;贫穷,更没有限制他们把知识,青春,甚至生命贡献给祖国的决心;这些是,贫穷无法限制的东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17srana1&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四川夹江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基地代号“909”,上世纪70年代,这里研发出了我国最早的核动力反应堆,由此发出了第一度核电,更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动力之源。如今,也正是这里,孕育出了“华龙一号”,使我国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今天,央视新闻独家解密中国核潜艇研制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能说的秘密

他们是“搞水电”的神秘人

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秘密研发基地,直到十年之前,这里才逐渐解密。

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青衣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于是核潜艇的核心技术——核动力部分的研制基地确定在这里建设。

1968年,从西安交大工程物理系毕业的高星斗来到四川夹江,成为“搞水电”的神秘人之一。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高星斗 78岁:

我们对外名称就叫水电研究所,我们是研究水电的。不能说研究反应堆的,更不能说是研究核潜艇的。

从零到一的开拓

他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如果说核潜艇是巨龙,那么核动力装置就是这条巨龙的心脏。这颗心脏能不能达到令潜艇持续航行的要求,在下水前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这对于当年毫无经验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巨大考验。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吴观和 80岁:

核燃料它很特殊,外面没有生产这个东西,更没有专用的设备,所以只有自己干。胆大出山虎,心细绣花姑。

图中的这座厂房当年就藏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锈迹斑斑的墙体,是它进行实验的地方。

陆上模式堆必须人机共在,实验过程往往惊心动魄。那时,高星斗和同事们为了保障设备运行,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高星斗 78岁:

堆舱里面有300多个阀门,管道分成3层布置。眼睛用黑布蒙上,上面发布命令,让你摸哪一个阀门,你在五分钟之内就要摸到。监考的人打着手电看,看你摸对了没有。

第一艘自主研制的核潜艇下水

四万多个零件 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

1970年8月30日,陆上模式堆实现了满功率运行。

仅仅四个月,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如今,当我们回顾对科研人员的采访时,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与兴奋,那是一代科研工作者从零到一的开拓,久久为功的释放。

“孩子们,辛苦了”

一句跨越时空的问候

高星斗的儿子高武在夹江出生,过去十几年,他和同事一直在从事反应堆的退役工作。当年他们的父辈建设并维护了第一代陆上模式堆的运行,现在,他们研发了整套退役技术,护送它完成历史使命。而正是三年前拆除屏蔽墙的过程中,他们在铅块底下发现了这样一句字迹模糊的话:“孩子们,辛苦了。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工程师 高武:

看得哈哈大笑,老一辈可能知道我们要干这个活,提前给我们写下这句话。

我们不知是谁写下了这句问候

我们只知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

其中很多人告别妻儿

只身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

甚至不知道

自己将要执行的绝密任务是什么

这些年轻的学者和建设者

唯一确认的是

他们即将开创的事业

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高星斗 78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把它完成了,很光荣!”

吴观和 80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必须得有人干,可以说是无怨无悔。”

黄士鉴 79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原总工程师

“我们干了一件事,当年就是这么默默无闻,现在回过头来又觉得它惊天动地,走过来了,而已。”

更多解密内容 点击视频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55fb766q&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
微信号:casgt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