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悟石思想】勿忘国父毛泽东!

2018-03-08 中科国腾CASGTVAC

妇女节,勿忘国父毛泽东!

  

今天是中国劳动妇女的节日,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广大中国妇女不能不想起自己的伟大领袖和大救星毛泽东主席。是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倒了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从而使广大妇女有尊严地生活。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广大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压迫、屈辱和欺凌。“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甚至被出卖被迫成为性奴隶等,就是中国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拯救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兴起,给中国妇女的解放带来了契机。

毛泽东自年轻时代就致力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基于要改变男女平等的理念,早在1919年的毛泽东作为时评写手,不时用锋利之笔,痛批了封建礼教,鼓呼妇女起来坚决与封建作斗争。也就在这年,一个叫赵五贞的少女不屈于买卖婚姻,自杀于出嫁途中的事件引起轰动。这事件使触动到毛泽东联想起自己刚过世的母亲,封建婚姻给她的不幸,于是连上多篇文章痛批封建礼教。1919年7月至8月,他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就妇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对当时中国妇女的悲惨处境描绘道,“我们是女子,我们更沉沦在苦海!我们都是人,为什么不许我们参政?我们都是人,为什么不许我们交际,我们一窟一窟的聚着,连大门都不敢出。无耻的男子,无赖的男子,拿着我们做玩具,教我们对他长期卖淫,破坏恋爱自由的恶魔!破坏恋爱神圣的恶魔!整天的围着我们,用什么‘贞操’却限于我们女子!‘烈女祠’遍天下,‘贞洁庙’又在哪里?……苦!苦!自由之神!你在哪里!快救我们!”这是痛苦绝望的呐喊,但毛泽东对妇女解放抱以必胜信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革命洪流中。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男女不平等现状?毛泽东在党的初创时期就进行孜孜探索。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指政权、族权、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地主政权,是一切权力的基干。地主政权既被打翻,族权、神权、夫权便一概跟着动摇起来。”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要求保护青年、妇女、儿童的利益,救济失学青年,并使青年、妇女组织起来,以平等地位参加有益于抗日战争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使青年和儿童得到有益的学习;……”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他号召广大妇女“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新中国的建立,迅速荡涤了旧中国的一切污泥浊水,或明或暗的娼妓几乎在一夜之间绝迹。从此,新中国赋予了广大妇女和男子一样的社会地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更是发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代强音。

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破除了多少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主张男女平等,享受同样的待遇。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妇女踊跃投身到时代的洪流,成为击水中流的巾帼英雄。如杨开慧、贺子珍、李云鹤、蔡畅、康克清、刘胡兰,赵一曼,江姐、赵梦桃、任长霞等等,她们成为了共和国的骄傲和光荣。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形成了他的妇女观。为了彻底解放妇女,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通过立法手段,从政治、经济、法律等个方面,为中国妇女建立了有力的社会保障体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政治方面,赋予妇女参政权,积极引导妇女参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毛泽东认为中国妇女所受的“四权”(即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压迫中,“地主政权,是一切权力的基干。地主政权既被打翻,族权、神权、夫权便一概跟着动摇起来。”因此摧毁地主阶级专制的政权,赋予女性参政权,是妇女获得解放的先决条件之一。1929年8月,毛泽东领导的中央苏区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组织法》中明文规定:“凡年满十六岁的男女,而非剥削劳动者(资本家地主重利盘剥者)非宗教徒和反革命者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此,这一庄严承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和贯彻的原则,到新中国成立,人民民主政权得以确立,中国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地位得到根本确立。从此,中国妇女摆脱了“四权”压迫,成为了拥有与男人平等的政治地位的国家主人。毛泽东早年的心愿成为了现实:“延安妇女今天有这样的自由、平等,能开会、能讲话,必须全国妇女都能这样做,延安妇女应当推动全国妇女起来共同奋斗努力。”新生的中国广大妇女积极加入到新中国各级政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既是人民政权性质的应有之义,又是毛泽东妇女观在社会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其次,在经济方面,赋予妇女独立的经济权,并在同工同酬原则下,鼓励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家庭地位。当男人是社会、家庭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相应也就垄断了社会和家庭的权利,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庸和私有财产的一部分,被剥夺了参与社会劳动与继承财产的权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末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列宁也说:“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与男子真正的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妇女解放的理论,提出妇女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经济上的解放,其途径就是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认识到,经济是女子被压制不能翻身的总原因。1927年,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夫权这种东西,自来在贫农中就比较地弱一点,因为经济上贫农妇女不能不较有富有阶级的女子多参加劳动,所以他们取得对于家事的发言权以至决定权的是比较多些。至近年,农村经济益发破产,男子控制女子的基本条件业已破坏了。”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时,就制订并颁行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土地“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从此,这成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制订的土地法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所辖范围内。妇女“破天荒”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在中国妇女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农村妇女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有力的物质保障。 

再次,在法律方面,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制度上的男女平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男女平等,则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起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男女平等作为革命的目标之一。1932年毛泽东签署了工农民主政府关于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组织纲要和关于保护妇女权利和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组织和工作的训令。1945年,毛泽东又指出:“保护青年、妇女、儿童的利益……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建国前夕,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铲除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家庭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现男女婚姻自由”。1950年,毛泽东签署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1954年,由毛泽东亲自主持并审订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在这之后,国家又颁布了《继承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法律体系中得到广泛体现,中国妇女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法律、制度上的解放,为现实中的男女平等提供了保障与前提。 

最后,在组织方面,建立的各级妇女组织是推动妇女解放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毛泽东指出,“我们于今醒了!我们要进行我们女子的联合,要扫荡一切强奸我们破坏我们身体精神自由的恶魔。”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中,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妇女组织在妇女解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农民运动一起,许多地方,妇女跟着组织了乡村女界联合会,妇女抬头的机会已到,夫权便一天一天地动摇起来。”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妇女庆祝“三八”节和陕甘边区第一次妇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妇女在抗战中担负了重大的责任,必须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必须有大批妇女干部领导妇女工作”。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要求把“青年、妇女组织起来,以平等地位参加有益于抗日战争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在毛泽东关于建立群众组织思想的指导下,不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上到下建立了各层妇女组织,特别是新中国政权建立后成立的各级“妇联”组织,成了国家机关的一部分,使得其效能的发挥也就更坚实的保障。这些组织在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中,对妇女自身解放和国家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恩格斯曾引用过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的一句名言:“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共产主义就是为着解放全人类的,而妇女则占据着人类的一半。男女的真正平等必然要在公有制的社会里才能实现。而毛泽东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女权高度发达的社会,可以说,毛主席把妇女地位抬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实现妇女解放并不能一劳永逸,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公有制地位的丧失,人民主权地位的丧失,社会上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腐败官员和不法富豪包二奶、养情妇,变相重婚,让人痛心疾首。这些社会垃圾急需扫除,愿各级党委政府从毛泽东致力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受到感召,扫黑禁娼,着力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可以讲,随着毛主席的去世,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一步一步在下降!几千万的妓女、二奶其实是受官权资本主义的迫害,消灭这些丑恶现象,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和官僚特权!

而这一切,必须、必然地要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才能完成!毛泽东的旗帜是无产阶级的旗帜,毛泽东的旗帜是妇女解放的旗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34ge3wd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革时期的电影

我们先不说样板戏,我们先看看文革期间的文艺生产,看看文革期间是不是只有这八个样板戏。我简单查了一下材料,这个材料不一定准确,具体数字可能有出入。现在我们能统计到,文革期间,以中国的艺术生产能力,中国一共拍摄了92部电影。其中,30部戏剧类的,1部舞台艺术片,还有其它61部是故事片。

其中戏剧类的:现代京剧13部、现代舞剧4部、地方戏13部——这个比例是非常合理的。我说一说剧名,老同志也许有印象:湖南花鼓戏《送货路上》、越剧《半篮花生》、粤剧《沙家浜》、湘剧《园丁之歌》、河北梆子《渡口》、淮剧《人老心红》《捡煤渣》、维吾尔语歌剧《红灯记》、河北梆子《宝莲灯》(传统戏)、吕剧《管得好》、莱芜梆子《三进庄》、黄梅戏《小店春早》《红霞万朵》。

文革期间拍摄的故事片,我们不能一一来说它们的名字,我说一串,勾起大家的回忆:《决裂》《沸腾的群山》《艳阳天》《红雨》《无影灯下颂银针》《向阳院的故事》《黄河少年》《年轻的一代》《沙漠的春天》《阿勇》《芒果之歌》《青松岭》《创业》《钢铁巨人》《难忘的战斗》《平原游击队》《战洪图》《侦察兵》《渡江侦察记》《春苗》《山花》《阿夏河的秘密》《第二个春天》《海霞》《激战无名川》《金光大道Ⅰ》《金光大道Ⅱ》《南征北战》《车轮滚滚》《火红的年代》《战船台》《春潮急》《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等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220qtj6l&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说的还只是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还有大量的译制片。八十年代我们看中国的译制片水平为什么那么高,不是文革时代打下的基础吗?文革期间有大量的译制片。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玩电影名接龙游戏,把电影名串起来,说成长长的一段话:

我是一个《卖花姑娘》,出生在《劳动家庭》,住在《鲜花盛开的村庄》,爸爸是《轧钢工人》,妈妈是《南江村的妇女》,姑姑是《金刚山的姑娘》,弟弟叫《阿福》。为了《打击侵略者》,我参加了《地下游击队》,首长给我戴上了《闪闪的红星》。我和这些《勇敢的人们》点燃了《森林之火》,迎来了一个个《战斗的早晨》。在《摘苹果的时候》,我们登上了《青松岭》,仿佛听到《前方在召唤》,于是,我们迎着《海岸风雷》,涉过《多瑙河之波》,朝着《广阔的地平线》前进。在路过《琛姑娘的松林》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敌人的《脚印》,立刻派《侦察兵》侦察。我们利用《伏击战》《奇袭》敌人,在《铁道卫士》的帮助下,打破敌人《看不见的战线》,终于使敌人《原形毕露》了。

这是我小时候过的生活,却有人说我们小时候过的是地狱一样的生活,有人说我小时候生活特别贫乏。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出口成章,张口就是典故?就是由这些优秀的艺术所哺育的。当然,不是说文革时候所有的艺术都是精品,也有庸品,也有次品,但它的精品率是非常高的,精品率高不来自于大投资、大制作,而是来自于人民的良心。

那个时候的票房其实也是很高的,但是那个时候不重视票房。你想,一场电影就一毛钱两毛钱,这么便宜的价格,很多电影的票房可以上亿——那不就是大片吗?今天的很多电影,票房几千万,导演就高兴得不得了。有些电影上映的时候,还要想方设法动用关系,其间有很多黑幕,就为了这点可怜的票房。而这个票房早就达到过,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世界电影大国。就像《闪闪的红星》这样的电影,票房多少个亿,而我们从来就没有吹嘘过,因为我们不把这个东西看得多么重要。

文革时期的文学

关于文革时候的文学,也有一个谬论:文革的时候只能看一个作家的作品,叫浩然,再加上一个已经死去的作家,叫鲁迅。浩然的作品叫《金光大道》,所以他们概括为“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就像“八个样板戏”一样,这是对文革文学的概括。

文革的作品我就不说了,因为我在这里列出了几百部、上千部。文革时候的作品是汗牛充栋。我这么爱读书的人,我都多数没读过,我只读过其中的一部分。而我只读过其中的一部分,就成了一个略有修养的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大学里的文学史不讲这些作品。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曾经喜欢的、全国人民都喜欢的那些作品,现在大学里的文学史里竟然没有!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所以,我看不起大学里面的这些教授,他们是不读书的教授。我说不读书不是瞎说的,我跟他们交流过。我说,咱们的文学史怎么不写某某书、某某书?他说,那是什么书啊?说明他没读过。我再说两本,他又不知道。说明他没读过。包括一些我很尊重的教授,学问做得不错的——还不说那些坏教授——大量的当代的文学作品他没读过。他比我岁数大,那时候我是小孩,他是大人,他已经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或者讲师了,他竟然不读这些书。后来他写文学史,写到文革的时候,他写八个样板戏,全都写错了。是我给他写信他改正过来的。所以毛主席为什么说“北大池浅王八多”。我到了北大,我经常觉得我对不起劳动人民。我觉得我毕竟不种田、不干活,拿着国家的工资,不算多也不算少,我起码不能做没良心的事。那么多的小伙伴、那么多的老百姓都读过《烈火金刚》《沸腾的群山》《闪闪的红星》,他们怎么没读过呢?还要我们这些人提醒他们,才补充进去。他们怎么没有读过《平原游击队》呢?你可以说这书不好,你可以有理有据地说这书写的哪不好哪不好;但是亿万人民读过的东西,在你的书里竟然没有!这不是一个专业的态度,这不是实事求是。那我们和国民党还有什么区别?

在台湾的文学史里面多少年没有鲁迅、没有茅盾、没有郭沫若,台湾两代青年一直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叫林语堂,其次是梁实秋。那你叫隐瞒历史。你可以说鲁迅不好,你可以批判他,但你不能掩盖事实。

我们现在的很多观点为什么没必要争论呢?因为事实都不对,都不清楚。你首先说文革没有作品,那我们还争论什么?事实上文革中的作品是非常繁荣的。当然,出版的数量绝没有今天多,不可能跟今天比。今天出版的都是垃圾。今天你到书店里看看那书有多少!很多家长都发愁不知道买什么书,我就告诉他们:不用买,那都不是书,只能叫印刷品,不叫书。

 二十二个“样板戏”

下面我们说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这个词出现于1967年5月24号《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说:“八个革命样板戏同时在京上演”。这篇文章里五次出现“八个革命样板戏”字样。这就是它的经典来历、经典来源。哪八个剧目呢?不都是京剧。有五个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这三个谁都能说出来,不容易说对的是《奇袭白虎团》和《海港》。剩下那三个不是京剧,但是也好记。两个舞剧,一红一白:《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还有一个叫交响音乐《沙家浜》。在八个样板戏里《沙家浜》占了两个,一个是京剧《沙家浜》,一个是交响音乐《沙家浜》——这是中国艺术一个伟大创举,它不是京剧,不是舞剧,不是歌剧,它叫交响音乐《沙家浜》。我估计很多人没听过。但幸好今天我们有网络,可以下载。大家可以听听交响音乐《沙家浜》,气势恢宏!它用中国人的方式向中国人普及交响乐。

1976年又陆续增加了很多样板戏,有人把它分成第二批、第三批。到1974年,《红旗》杂志有一篇文章,叫《京剧革命十年》,它说:“无产阶级培育的红色样板戏已经有十六七个了。”我现在总结一下,一共不止十六七个。后期样板戏,有京剧的:《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红云岗》——这是几个大戏;小戏有《审椅子》《战海浪》《江津渡》。有清唱剧:《智取威虎山》——其实也是革命交响音乐,还有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这从艺术形态上说都是创新。钢琴伴唱《红灯记》,人类历史上没有过这种艺术形式,古今中外没有。那个时候的艺术工作者就创新出来了,而我们现在就没有创新。还有芭蕾舞《草原儿女》《沂蒙颂》。前后加起来,样板戏一共二十二个:其中京剧十四个——十一大、三小;芭蕾舞剧四个;其它四个。其中剧目重复的有五个。

从1970年开始,这些京剧和舞剧统一称为“现代革命京剧”“现代舞剧”。所以样板戏变成一个民间的俗称,导致后来称呼混乱。这个要理清楚不容易,但是起码大家都应该知道:不要再说文革期间只有八个样板戏,更不要说八个样板戏都是京剧。起码你应该知道还有两个舞剧吧?

美国人眼中的文革

前不久,美国纽约大学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叫“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革命”。发起这次研讨会的是美国的几家文化组织。这个研讨会的背景是,西方文化遇到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遇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各国都在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手段。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开了这个研讨会。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不是反对政府、反对政府干预嘛,可是它自己遇到危机了,政府出来干预了。所以这被看成是全世界正在向左转,全世界在回归社会主义。我们看到:中国有时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全世界都在畅销《资本论》,《资本论》大卖,全世界都在转向社会主义的时候,可是中国跟世界不一样。与之对照的是,西方人认为: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问题十分严重——道德堕落、贪污腐败、环境破坏、工人罢工等等。

在这个会上,他们重点探讨了文化革命的价值,特别肯定了在毛主席延安文艺讲话的背景下,“文革期间,人人都是艺术的接收者。无论歌舞还是美术,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表现出真正民主,艺术家们甘愿为社会贡献,到街头、田头演出。八个样板戏得到大力推广(他们又说八个样板戏,这是不对的)。而今天的中国,艺术高度商业化庸俗化,和普通人民大众没有关系,无法企及。”

有一个美国学者说:“去年我到北京音乐厅看演出,当演奏起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选段时,引起全场强烈共鸣,人们跟着唱,表现出对那个时代的强烈怀念。很说明问题。”这是一个美国教授,他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感受。他说:“今天中国物质至上、社会不稳,劳动阶层一直怀念着毛泽东时代。”这是美国学者看到的中国的问题。

另一个美国教授,说他现在看中国,看到了三十年代上海殖民主义的重现,资本主义重新征服了中国。他认为文革是为了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差别。他说今天这三种差别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分化。

另外一个学者说,文革是对中国女性的一次彻底解放,这个我就不展开了。他说毛泽东鼓励妇女在各个领域与男人平等。还有人说,中国文革的教育制度,使每个人都有上学的机会,文化普及,工农兵能上大学。对比起来这又是今天的一个倒退。还有讲到干部参加劳动、干部腐败等这些问题,包括犯罪率的问题、道德沦丧问题。我就不细细介绍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13ngy5d1&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

微信号:casgt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