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悟石书院】书法的虚静韵味,看得懂的都是高手!

2018-03-16 何奈 中科国腾CASGTVAC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北宋.苏轼《论书》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唐.徐浩《论书)


徐浩《不空和尚碑》局部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

——清.王淑《论书滕语》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

——《书学详说》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

——唐.孙过庭《书谱》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

——唐张怀灌《文字论》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

——明.项穆《书法雅言》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北宋.黄庭坚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

——清.笪重光《书筏》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

——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书有筋骨血肉,前人论之备矣,抑更有说焉?盖分而为四,合则一焉。分而言之,则筋出臂腕,臂腕须旋,旋则筋生;骨出于指,指尖不实,则骨骼难成;血为水墨,水墨须调;肉是笔毫,笔虚圆健。血能华色,内则姿态出焉;然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故其始学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损毫侧管,则饨慢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清.冯武《指意》

 

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唐.李世民《笔法诀》

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

——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鹰隼之彩而翰飞戾天者,骨劲而气猛也;虺翟备色而翱翱百步者,肉丰而力沉也。若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矣。

——宋.朱文长《续书断》


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清.冯武《书法正传》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梁武帝《又答论》


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

——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

——清.梁献《学书论》

宋 苏轼《获见帖》

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

——清.华琳《南宗诀秘》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晋.卫烁《笔阵图》


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

——清.王淑《论书滕语》

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


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

——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宋 米芾 《伯充帖》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

——清.刘熙载《艺概》


字要骨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贴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凡人物之生也,必柔而润,其死也,必硬而燥,草木亦然。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唐太宗曰:吾少时观阵,即知强弱。今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清.梁章钜《学字》


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予所以谓临摹古贴,笔画地步,必比古贴长过半,乃能尽其势而转其意者也。至学拳已成,真气氧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书家自运之道,亦如是矣。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书法中的“虚”,泛指其境界的高远、空灵;

书法中的“静”,谓之其意境的儒雅、安谧。

对于书法而言,静谧的观点和灵动的生命张力,是书法艺术两元的融合。自魏    晋以来,我国的艺术深受老庄、释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形成了“虚静”之美的鲜活之魂。

庄子曰: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共波。”

静默为禅,空灵如水,揭示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心灵空间。禅宗视自然界万物为幻象,释家却在空山落叶的寂寞中打禅入静。这种心境在滚滚红尘中嵌入艺术的心灵石壁,豁显其自然、安和与静谧。晚唐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宋代画家米友仁也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的话:

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

与碧虚寥廓同其流荡。”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则说:

欲作草书,必先释智遗形,

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

他还说:

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他深刻而生动地阐述了书艺中静动之美的哲学辩证关系,为书家指明了一条动静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只要书家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恣意挥洒,形其自然。

书法一要字法、笔法、章法,二要修养、学养。书境是心境的艺术体现,只有好的心境才能有好的书境。假如心境不佳、学养低俗、心事沉沉,肯定创作不出幽雅、清宁、脱俗、刚劲、飘逸的书法佳作来。

书家在创作任何一幅作品时,要熟知诗词歌赋的内涵,充满激越高昂的情感,将其意蕴贯穿于书法的线条中,就能淋漓尽致地、生动地、刚柔并济地力透纸背,具有音乐韵律之美、静虚空灵之美、神采飞扬之美。

掌握书法作品中的虚与静,非一日之功,一定要在临帖中思索、在出帖中感悟、在创作中出新。只有日积月累、探其规律、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才能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虚实的平静与安宁,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书法的唯美与韵味。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生命精神外化的一种形态,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一种展示。古人说“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故,书法是力的艺术,以线立骨,以线传情,以虚掩实,以静示动。这种力是含蓄的力、内敛的力。这样,书法才能彰显美感、流畅,达到“幽思人于亮间,逸气弥于字内”的最高境界。

插入作品简介:


宋骞:字谦、宜谦,号君宜、正谦居士、别署金陵忍冬楼主.1964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绍兴.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幼冠之年立雪于李味青、秦士蔚门下,数十年笔耕不辍。自晋唐入手,上朔秦汉,直追商周甲金,下至元明,直至民国。金文碑版,真草隶篆,无不涉足。宋谦生于金陵,得六朝古都文渊浩淼之韵,纳六朝文化雅集,诗词歌赋与书画之风,书法已形成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书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所为之。它倾注了作者的恒心、耐心、慧心,胸中有书,下笔自然不俗,此时作者人生经历,人格修养,精神面貌完全融于笔端时,书风便自然形成。纵观宋谦作品,行草俊逸丰茂,劲建刚直,潇洒自如,清新悦目,飘逸流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书法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作者能够在极度微妙的线条变化中,能有节奏地、有理性地控制线条,使无形的笔墨在书家的情感和笔力运用中产生富有活力、富有灵性的线条,给人带来视觉之美和心境之美。宋谦作品中每一根线条的起伏转折,轻重缓急,张弛幅度,无不以心绪为主宰,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情感和性灵的流露。

观赏先生书法时,扑面而来的是虚实相间之感,跌宕起伏,相互顾盼,大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之态。

形美是宋谦书法的又一特色。当今书法作品中,许多书者为求奇、求速,信笔为体,聚墨成形,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急功近利,造型无羁,形成了狂态、病态之体。而我们从宋谦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蕰含深厚,对传统碑帖下过很大功夫,他能够师承于古,融会贯通,博采众家之长,以自己清醒的思路和审美意识去进行创作,使他的每个字端庄中和,合比例,守常规,呈现出优美、大方的造型。这种优美的产生,彰显出他的自身功力和他的有意识积累,是“笔成冢,池尽黑”的厚积簿发。

宋谦的作品还呈现一种意之美。古人云:“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而“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也是这个道理。宋谦书法,细细品味,能够从中发现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东西,提按转折,方圆枯湿,刚柔曲直,虚实变化,有如游丝枯枝,有如鸳鸯蝴蝶,有如山涧卵石,这种以字的结构和线条表达物象的艺术作品,可谓传神之笔,艺术精华。

宋谦不但精于书法,而且擅长篆刻,同时甲骨文书法也十分精妙。他的篆刻奇崛雄伟,韵味高古,于方寸之间尽显诗情画意。

它倾注了作者的恒心、耐心、慧心,胸中有书,下笔不俗,十分精妙。他的篆刻奇崛雄伟,韵味高古,于方寸之间尽显诗情画意。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籇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理事,江苏甲骨文印社副秘書長,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唐画院副院长,南京市书法家協会理事,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副秘書長,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衷心祝愿宋谦在艺术创作方面能够全力以赴,以现有的业绩为起点,创造出一个跨越式发展的美好前景。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

微信号:casgtva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