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WeChat ID shmhedu Intro 旨在成为“闵行区教育资讯发布的载体,与民沟通的桥梁、群众工作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 上周,“小学升初中”(简称小升初)的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而网络上一大波关于教育的话题再次被频频刷屏,引发家长的共鸣和焦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的孩子,每逢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一关似乎都不亚于高考,也都愁煞了家长。  中国式教育难道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同样的环境下,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我们展现一些相对不焦虑家长的心路历程,试图为中国式教育,提供另一种思考。 二孩家长:因材施教更重要   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逼迫孩子去上“可有可无”“读了总比不读好”的学习班,是否真正值得 就在小升初最紧张的那一周,何迪看到微信群里有人问:这年头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   她沉思了一会儿,主动跳出来说:我。  短暂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作为家长,伴随孩子一步步成长,难免有担忧、思虑、急躁,甚至自我反省的时候。为孩子操心揪心,本是人之常情。  何迪同样也会为孩子的成长烦恼,为孩子的表现或喜或忧。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不焦虑”的家长并不存在。但现在一些“打了鸡血似的家长”已经焦虑到不正常的地步,而何迪自认,与他们相比,自己应该属于“相对不焦虑”了。  “因为我生了二胎。”她总结原因。  7年前生下大宝时,何迪曾经也为孩子的教育问题高度紧张。不断接到的广告讯息暂且不说,就连抱着孩子去一趟大卖场,都会有人送气球,随后让她填早教相关的单子。熬不住周围的“焦虑氛围”和铺天盖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何迪还是让1岁多的孩子去上了早教班。这是一条“焦虑家长的传统之路”。  大宝4岁多时,何迪生了二宝。此时她已经发现,早教班对大宝几乎没用。“大宝的成长轨迹告诉我,当初读了并没有多大用。刚当爸妈的人比较容易受到蛊惑。”再者,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带两个孩子,何迪实在分身乏术,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再让二宝走遍大宝并无成效的早教路。  渐渐,何迪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对比,这让她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深怀疑。  两个孩子天赋完全不同。大宝是个很特别的男孩子,性格内向,口头表达能力弱,这一点即便早早上了早教班,依然没有改变。但是他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心算尤其厉害,平时喜欢玩拼图,两岁多时就可以拼5岁孩子才能拼的东西。如今已经7岁的大宝,并不爱看动画片,而是喜欢看地球起源之类的纪录片。  在大宝身上,何迪看到了“科学家的天赋”。“我以前不理解怎么科学家平时生活能力这么差,但是我家大宝就是这样一根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至今走路都会不小心摔跤。”  而二宝和大宝完全不一样,是个有运动天分的女孩子,胆子大,爱冒险,游泳、轮滑一学就上手。不像大宝,一看到运动就特别害怕,哭着躲着怎么都学不好。但在另一些方面,二宝又明显不如大宝,比如,大宝2岁不到就能玩转的拼图,快3岁的二宝还是玩不了,并且丝毫不感兴趣。  “我后来意识到,不用把后天教育看得太了不起。拔苗助长,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都学,并没有用。因材施教比拼命学习更有效。”  最近,何迪正在做一个决定:取消孩子们每周日的一节兴趣课,把周日的时间完全空出来,以后,每逢周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因为“一家人彼此陪伴更重要”。  从一个焦虑的家长,变成相对不焦虑的家长,她发现自己并非特例,周围二胎家长大多都没那么焦虑。“两个孩子,会让你渐渐看清教育的本质和局限。” 从事性别和家庭研究的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认为,教育的后果往往有滞后性。  父母现在的教育方式,可能要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长大以后,才能看到后果,所以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对不对。几年后对外人提起时,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当初的决定“其实没用”,反而还会自我安慰“读了总比不读好”。  然而二胎家长,已经在大宝身上验证了一些效果,面对第二胎时,他们不能回避,也不能自我安慰,必须为二宝认真思考,曾经走过的路究竟有没有用?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逼迫孩子去上“可有可无”“读了总比不读好”的学习班,是否真正值得?孩子的成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是不是遗漏了更重要的东西? ▲保持自己节奏、相对不焦虑的家长,都有一个相似的观点:为什么要从众?(视觉中国 图) 自我型家长:我还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想清楚人生应该怎么过。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也不应该完全被孩子带着走 孟恬对孩子一直采取快乐教育。读小学五年级之前,儿子没上过一个补习班。原因并不是儿子成绩足够好,而是“我懒,不愿意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做一件事”。  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有几个前提。首先,夫妻俩先天的教育观念,就和大部分中国家长不一样。  孟恬夫妻俩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都毕业于名牌大学。  “因为我们自己是真学霸,所以我们都知道,学霸是天分,不是补出来的。”孟恬说,她可以轻松驾驭每一门学科,不搞题海战术,也以高分考上名牌大学的高分专业。而她的丈夫更是厉害,一路保送,一直送入名牌大学。  起初,发现儿子没有学习天分,成绩一直中等,两位学霸“有点不太适应”,“还是有点失望,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没学习天分呢?”孟恬解释,“但我们都知道真正学习好的人是什么状态,所以也了解,多补课作用并不大”。  曾经有人归纳:中国父母觉得,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够努力,只要努力,成绩一定会提高;而西方父母认为,成绩不好是天分有限,既然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那不如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  孟恬夫妻俩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后一种。身为曾经的学霸,在学习这件事上,他们比较相信天分,不认为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成正比的回报。  也许,有的家长会想:稍微努力一下,能够提高5分、10分也好。  “我奉行一种理念:除非是你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视之为毕生理想,不然,世界上没什么事值得投入十二分精力去做。尤其当你为了一件讨厌的事情,被逼投入十二分精力,因此牺牲了大把本可以享受人生、感受幸福的时间,你将来一定会后悔。”  孟恬不仅自己这样想,对儿子的教育也这样践行。看出儿子真心不喜欢学习,确实没有这方面天分,她不愿意让儿子经历不小的痛苦,牺牲所有业余时间,付出好几倍努力,最后只为了成绩能提高四五分。  “这不值得。”她说。  去年暑假,孟恬与一位同事偶然聊起孩子的话题。同事滔滔不绝地告诉她,即将面临小升初的一学期,自己如何为孩子选择奥数班,如何火眼金睛辨别老师好坏、调换课程,如何让孩子考出了英语笔试证书,又如何研究政策,分析对口的学区……孟恬听懵了,方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门道”。从那时起,她才开始查阅资料,关心政策。  “我是不是太不上心了?”有时候,她也这样反问自己。鬼使神差下,孟恬有些动摇,给五年级的儿子在外面报了班。但与同事不同,她没有事无巨细地关心儿子的学习进度,从来不坐在补习班教室后排一起听课,也不清楚老师的教学水平。  她愿意让儿子尝试一下课外补习班,但投入的精力“再多也不乐意了”,“我还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日子要过呢”。孟恬说,她分析自己内心深处,“可能还是因为懒,我不愿意牺牲自己看美剧、看电影、享受生活的时间,只为了逼迫儿子去补课。”  儿子有儿子的人生,她也有她自己的人生。夫妻俩并不觉得,人生价值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而活”。  巧合的是,何迪也认同这种观念。她发现,越是全职妈妈,越容易把孩子当成工具,而不是独立的一个个体。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迫孩子去做到。孩子一旦做不到,焦虑就接踵而来。  “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想清楚人生应该怎么过。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也不应该完全被孩子带着走。”何迪说。 (文中除沈奕斐外其余均为化名) 来源:上海教育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